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赛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经我院确诊的符合标准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利赛膦酸钠组(PFNA)内固定治疗后规律随访1年的患者。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服用利塞膦酸钠,将患者分成利赛膦酸钠组(PFNA治疗联合应用利塞膦酸钠)和对照组(单纯PFNA治疗),利塞膦酸钠组39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分别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骨密度值。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RUSH评分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部位骨折等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复查时,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利塞膦酸钠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分别为(-2.83±0.46和-3.16±0.42,t=-3.397,P=0.001);两组随访期间均无再发骨折;83例患者中利塞膦酸钠组患者39例,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44例,其中1例患者出现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食欲缺乏,停药后症状自行好转。结论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服用利塞膦酸钠不影响骨折愈合,并可提高健侧髋部骨密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膦酸类 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血钙骨代谢状态的变化及再骨折的风险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骨四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26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血钙、PINP、β-CTX水平变化情况,随访术后再发骨折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钙、PINP、β-CTX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再发骨折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77%(249/260);治疗后,患者血钙、PINP、β-CTX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术后再发骨折81例(31.15%),未再发骨折179例(68.85%)。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性别、BMI、外伤史、基础疾病、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椎体节段、脊柱矢状面后凸矫正角度、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术前骨折椎体数、手术椎体数、血钙、PINP、β-CTX、骨折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强化椎体数、骨水泥渗漏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术前骨折椎体数、手术椎体数、骨折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强化椎体数、骨水泥渗漏、血钙、PINP、β-CTX均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血钙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AUC为0.820,95%CI为0.770~0.871,截断值为2.12 mmol/L;PINP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AUC为0.915,95%CI为0.873~0.957,截断值为45.51 ng/ml;β-CTX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AUC为0.973,95%CI为0.957~0.988,截断值为463.29ng/ml。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中应用脊柱后凸成形术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钙、PINP、β-CTX水平,血钙、PINP、β-CTX水平对术后再发骨折具有一定监测价值。

  • 标签: 脊柱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1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最常见的脆性骨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OVCF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椎体再骨折作为OVCF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发生率高,且再骨折后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及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防治椎体再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临床问题。椎体再骨折不仅受患者自身因素影响,还与OVCF治疗因素相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从患者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治疗因素三方面对OVCF患者椎体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降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折 再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排螺旋CT对肋骨隐匿骨折和细微骨折好发部位的诊断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共计纳入68例肋骨隐匿骨折和细微骨折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5月,所有患者开展多排螺旋CT检查,首次CT检查时间为骨折发生一周内,后续每周开展一次CT检查,且将薄层骨算法重建图像当做基础,利用容积再现等一些后处理技术,针对各个时期新检出的骨折发生情况以及发生部位开展评价。 结果 该68例患者发生骨折后一周首次检出骨折一共45根,其中隐匿性骨折23根;发生骨折后第三周新检出隐匿性骨折18根;第四周新检出21根,第六周新检出7根;隐匿性骨折主要发生在骨小梁、肋骨角、肋内、外缘以及肋软骨处。细微性骨折主要发生在肋骨角、肋内和外缘处。隐匿性骨折和细微性骨折在骨小梁、肋内以及外缘处发生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隐匿骨折和细微骨折通常发生在肋骨角、骨小梁以及肋软骨等一些部位,诊断中需要运用多排螺旋CT积极对有关部位开展检查,并且,在受伤后2~4周对患者开展复查,防止出现漏诊以及误诊情况。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肋骨隐匿骨折 细微骨折 好发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以及腓骨骨折患者表现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具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7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以及72例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干预研究;分别设为胫骨平台骨折组以及腓骨骨折组。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展开对比,并就两组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年龄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胫骨平台骨折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9.72%)低于治疗前(38.89%)(P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腓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折术后中医药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对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以90例骨折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其中45例是参照组,45例是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添加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后疼痛评分,研究组明显更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活血化瘀药物 常规治疗 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进行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选择的患者进行早期胸腔镜探查,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分析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早期胸腔镜探查,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明显好转。结论:针对骨折并血气胸患者而言,胸腔镜探查和行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血气胸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进行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疗效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选择的患者进行早期胸腔镜探查,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分析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早期胸腔镜探查,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明显好转。结论:针对骨折并血气胸患者而言,胸腔镜探查和行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血气胸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接诊的9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实验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皮肤坏死率、切口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比对照组的17.78%低,P<0.05。结论:通过使用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创伤性骨折 控制性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多发面骨骨折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在医护合作下进行病情观察、加强基础护理、气道护理、颅内感染的治疗与护理、进行肠内营养、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稳定,转上海九院进行颌面部修复手术,恢复良好。结论:通过精准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多发面骨骨折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预后,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面骨骨折 颅底骨折 颅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分别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和不同时间的Harris评分。结果:治疗A组患者的施术时长、施术出血量均多于治疗B组,但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治疗B组相比均更短;治疗A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B组;治疗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B组;治疗A组患者获得的优良率高于治疗B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折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都能够起到良好固定效果,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更加良好,利于患者康复,也是骨折后移位严重患者的更佳选择。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内固定 全髋关节置换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患者在发生了闭合性肋骨骨折以后,通过利用中医骨折三期辩证疗法来探究临床上具体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在进行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是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患者,并且都是闭合性肋骨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对照组。这两组患者都实行了常规性的治疗方式,但是治疗组还使用了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治疗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第一天,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示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的第7、14、21、28天以后,治疗组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讨论 :对于闭合性肋骨骨折患者来说,通过应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身体上的疼痛感。

  • 标签: 中医骨折三期辩证疗法 闭合性肋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后利用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择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单双号抽签法,分成两组,单号50例为对照组,不进行踝关节固定,双号50例为观察组,接受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恢复优良率、关节功能恢复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两组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P<0.05)。结论:将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可加快愈合速度,确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改善肢体功能,降低并发症产生,这种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十分显著,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手术坚强固定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方案用于单纯性闭合性骨折愈合及炎症消退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间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性闭合性骨折患者96例,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循证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炎症及肿痛消退时间、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消退时间及肿胀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同期及本组护理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医循证护理方案用于单纯性闭合性骨折患者,能够有效促进炎症因子下调,减少疼痛及肿胀自觉消退时间,骨折愈合程度更佳,具有一定护理借鉴价值。

  • 标签: 中医 循证护理 单纯性闭合性骨折 炎症消退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施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干预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钙素高于对照组,骨碱性磷酸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S模式可显著提升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为患者获取优质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联络服务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再骨折的发生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对其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骨折复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 (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复位情况,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 脊柱骨折 胸腰段脊柱骨折 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