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历史思维和历史理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历史思维和历史理解

孟凡香韩文

孟凡香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双语

韩文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学府

摘要:

历史这门课对学生有什么用?怎样的历史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发展是有意义的?这是历史教育所面临的话题。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学科、历史教学本质的理解,深化我们对历史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历史理解

传统的历史课程强调古往今来人类活动的编年梗概和发展演变,过分地把历史看成一种供人接受和记忆的标准信息形态,并通过考试测验加以强化。这种着眼于社会化与政治性意义的历史教育观受到了实用主义价值观的严峻挑战。面对历史课的低谷状态,历史研究者与历史教师开始反思传统历史课的教育问题,进行新的思索和探求。

“历史”本身就包涵着以人为本的理性探究和理解的过程,要求以史料为证据重构历史,强调“发展对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是历史学科的中心。相应地,教学上应该提倡“以探究为基础”的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学生要去“做历史”,而不是接受它。历史的学习因而有助于学生特定思考能力(历史思维)的增进,是学生的教育经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影响学生具体地对历史知识性质、历史思维过程与历史理解旨趣的关注。

一、历史知识的本质

从知识的本质上说,历史不是供人接受的标准信息形态,而是一门“知识类型”学科,这种类型的知识不仅有人名、年代和事件,更有其自身的结构,有其核心的概念和技能——年代与时间,相似与区别,变化与延续,原因与结果,史料与证据等。

所以,历史学科的中心是在于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要学生去认识如何得到关于过去的知识,而不只是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正因如此,历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载体”,还不如说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这里,“知识载体”意味着历史是固化的意识形态或道德观念的承载物。“探究方法”是指按照历史研究的认知方式与心理过程进行的问题解决学习,它围绕着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而展开,这种问题解决过程指明了历史学习的本质。有意义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重心落在关键性的概念、技能和原理上,并引导他们通过史料进行历史思维:明确问题并整理各种支持性证据,突破教科书中的史实并考察历史记载,查阅文献等各种证据并发挥历史想象——考虑历史记载形成的具体情境并比较各种情境里形成的观点,从而发展历史理解。

知识的性质决定了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即“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并赋予它们特定的内涵,即“学习范畴”(包括身边的历史、地方史、中国史、世界史等部分)与“知识、技能和理解”(包括历史编年理解;关于历史事件、人物和变迁的知识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组织交流五部分)。应该说,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划分,既符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原理,也消除了长期以来学科内容和学习方法之间的壁垒。同时,也明确了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突出了程序性知识的重要地位。程序性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中之重,正是这些关键的技能和概念促进、活化、提升了历史事实的学习,使历史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其中,技能需要通过思维过程来锻炼,概念则通过理解来完成。

二、历史思维的形成

既然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思维技能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核心,那么,它在教学中又是如何体现和发展的呢?一句话,就是以史料为载体,以问题为推动。

首先,史料运用是思维培养的载体。

史料丰富多样,其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习兴趣,阐明各种主题和事件。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是过去所发生的事实的证据。史料教学的倡导,强调对历史的探究,注重发现、理解和重建过去,避免历史学习变成对固化信息或僵死教条的接受和记忆。这样,史料的具体功能就在于:一是使学生认识到过去是值得仔细探究的,历史的奥秘是丰富无穷的,不可轻易接受和服从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结论;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史料理解过去的事件与生活方式;三是史料被“广泛地、受指导地、深思地和逐步深化地”用来作为“重建过去”的证据,经由实际的经验逐步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这种“发现”、“理解”与“重建”本质上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探究过程”,即不断为历史事实的存在寻求证据的过程。这种做法,一方面是“确保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根植于对历史证据之性质和用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探究实践,模仿历史学家的历史思维。由此,历史思维附上了证据意识,即不仅要将史料“作为证据”,而且要知道“如何成为证据”,如何对各种史料加以相互比较、相互参验、综合运用等等。其次,问题解决是思维发展的动力。

史料无言,一项史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解释,关键在于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基于史料证据的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

1.引发信息的问题。可称“积累性问题”,要求提取、认知或观察史实,属于只有一个答案的封闭性问题,如(以一个历史遗物为例)年代多久?用什么制造?

2.引发反思的问题。可称“判断性问题”,要求选择、评价及明确表达观点或信仰,这些问题提供的答案是个人的、独特的,如历史遗物体现着当时的哪些事实?我们购买这种遗物值得吗?

3.引发理解的问题。分为“聚敛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两种。前者追求最恰当或最佳的答案,关注的是已被认识或感知的东西,要求说明、解释、比较或相互联系,如当初该历史遗物有何用途?它在当时有多少代表性?后者允许多样的答案,要求想象性地思考、明确地表达假设以及能够解决问题,可能需要预测、推断和重建。比如,遗物的设计可以被改进吗?历史学家曾对类似古代器物作出了哪些认识?

应该说,问题与史料是交互作用的。一方面,问题决定了史料的选取,并连缀了史料。另一方面,问题常常是暂时性的,将为新证据所修正改善。

这样,问题的不断提出与解决促使着史料和问题之间的环状连接和螺旋上升,促使那些值得探讨的各种历史事物的意义凸显出来,也促使学习者心目中的证据概念和历史思维逐步树立起来。

三、何谓理解历史

历史学家要培养对过去的理解力,同时认识史学方法的种种局限。同样,历史教师也试图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以及对历史探究之各种局限性的认识。可见,学生的理解不仅有对历史本身的理解,也有对历史探究、历史思维本身的理解。概而言之,历史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范畴:

年代与时间。理解历史知识是以时间为框架来组织的,并通过时序考察特定的历史情境;考察表示年代的各种方法;理解各种历史分期的特征和依据;解释并创制时间表。

变迁与延续。根据历史情境理解现在;认识丰厚的文化遗产(包括社会、政治、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及其历史根源,理解它们迄今的沿革;理解变迁与延续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因与结果。理解历史事件复杂的因果关系,避免简单化和过于概括化;解释历史事件的因果,并考虑其直接性和间接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为事件建构一个因果关系网等。

共性与个性。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共通性,理清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道德的、伦理的、社会的、经济的;重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不合理性和不可预期性;尊重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在不贬低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尊重文化差异,不偏激抵制其他民族的历史,而是在更宽广的情境中理解自己。

移情与自省。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角度考察他们所面临的情境和问题,体察其活动和行为,洞察其动机、意图、情感、道德观、价值观等;通过历史理解加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史料与知识。进行广泛而批判性的阅读,识别事实与猜测、真凭实据与主观武断之间的不同;理解处理史料的各种技能(包括鉴定真伪、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择取资料、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等);理解史家的证据观念及其论证逻辑的严密性;理解史料和历史知识是相互依存的,过去只能通过史料去系统考察并重新建构(学生常常用直觉的经验来看待历史叙述和资料、认识历史人物),而解读史料也需要历史知识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