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微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依托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微探

张秀秀

张秀秀

〔摘要〕单元复习课的目的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整理与疏通,更应该着眼于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尤其是提升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笔者依托单元复习课,通过巧妙点拨,加强思维的有序性;对比分析,关注学生的深刻性;变式转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图文呈现,提倡思维的开放性,以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单元复习思维能力有序思考一题多变

小学生处于数学思维的启蒙阶段,其思维品质的形成,对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思维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单元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思维提升”。为此,单元复习课的目的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整理与疏通,更应该着眼于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尤其是提升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在此着重论述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巧妙点拨,加强思维的有序性

在单元复习课上,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重点往往集中在如何解题上,有时甚至没有搞清楚问题的本质。我们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序性,考虑问题时先做到有序,答案才可能不重复、不遗漏,从有序地想,到有序地说或者有序地写,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如:在复习三上《认识小数》时,在提升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用数字卡片6、2、5和‘.’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试试看。”大部分学生能写出小数,但不能有序的、不遗漏、不重复地写出全部的答案。教师要抓住完整的答案,通过“谁写出的小数最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的问题,了解学生从开始思考时是否就是有序的。

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要及时小结学生的表述,并调整小数的大小。如:先定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

6.526.255.625.262.562.65先定小数部分,再整数部分两个数字交换位置;

65.262.556.252.625.626.5对比发现,两种方法数字排序相同,有序移动小数点可得到对应小数。

同时也要与其他学生交流“这位同学是怎么做到答案不遗漏、不重复”,引发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加强思考时的有序性。

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思考的有序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思想方法的有序性。在叙述感知有序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使其内心萌发出只要有序地观察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的答案,并使之形成习惯。

2对比分析,关注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刻理解概念、规律,深入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使其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在交换律中“乘法分配律”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体现在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分。将两个表达式对比分析,先找其共同点,再找出不同点,认识两者本质的区别,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达式是:a×b+a×c=a×(b+c);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达式是:a×b×c=a×(b×c)。观察两个式子的共同点是有小括号,它改变运算的顺序,但这也是造成学生混淆的关键点。对于学生来说,看到算式第一接触信息就是小括号,潜意识中认为将数字放在小括号内,就是将数字结合在一起,故认为是结合律。但是仔细区分两个算式,发现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

3变式转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单元复习课上,提倡“一题多变”的形式巩固单元知识的重点或难点。“一题多变”,指在题目主干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变换关键内容的呈现形式及题目考查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加深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进行变式训练,对学生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解题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在复习六上《圆的面积》时,下图4往往会出现学生的提升练习里。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解决图4阴影部分的面积,且能独立解题的学生表述的思路较为抽象化,中后生难以理解。

为了解决此难点,笔者以变式题逐一出示图1~图4,求其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交流解题思路时会发现4道题目的内在联系,发现它们的解题基本思路是:S正—S圆=S阴。且发现以图1为基本题,通过图形的变换得到图2、图3、图4。这样处理后,发现学生能利用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清楚表述解题思路,且大部分学生能结合课件理解此解题方法。如学生能很快发现图2与图4的联系,发现图4空白部分面积是图2阴影部分面积的2倍,顺利解决此题。

此案例设计是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潜移默化地渗透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将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以便运用熟悉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同时,通过一题多变,由浅入深、层层挖掘,可以避免学生形成一见复杂问题就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困境,使学生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知识系统,从而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4图文呈现,提倡思维的开放性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是很重要的。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成,而是需要点滴交流与积累,在不断练习中感悟其内在的方法。基础好的孩子可以挑战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

在复习三角形面积时,练习中设计以下这道题:题:下面每个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标出点D,使它和A、B组成的三角形ABD面积等于三角形ABC的面积,这点有()个。

这道题不仅考查学生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同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及关注学生的读图能力、“极限”的思想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设计在《圆的认识》单元复习中也有所体现。题:下面每个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AB长()厘米。标出点C,使它到点A的距离等于

3厘米。这样的点有()个。标出点D,使它到点A、B的距离都是5厘米,这样的点有()个。

这些题目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多学会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在平面上理解点与面的关系,以及打破学生对表格的思维定势,感悟无限的思想。

学生的思维不是用知识能检验的,而是学生内在的想法。在单元复习课上,需要教学的设计,教师的点拨,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