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农村薄弱学校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帮扶农村薄弱学校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王春凤

滦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063500

摘要:围绕推动农村教育体系统筹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要深入贯彻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均衡促进提升的制度,全面分析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狠抓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配备、教学政策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努力提高农村整体教育质量,确保区域内义务教育的有序发展。中心校应当对农村薄弱学校实施重点帮扶,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构建名师送教、学科教研等新平台,缩小城乡教育的质量差距。

关键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帮扶;

引言: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局领导带领下,采取入校帮扶与远程帮扶等方式,通过实现一所优质校帮扶一所薄弱校的目标,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结对帮扶。由于偏远农村学校环境简陋、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结合结对帮扶活动从各方面共享资源,维持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1. 管理帮扶

目前,全国各地区普遍采取县直学校、各中心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结对帮扶”的政策,从侧面反映了以强带弱、深度指导、全面帮扶、主动发展的根本作用,切实提高了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对农村薄弱学校实施帮扶的基础环节便是管理方面的帮扶。向农村薄弱学校输入较为先进的办学方针,交流管理经验,以中心校领导班子到受援学校进行调研指导的形式,帮助薄弱学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提升办学水平作为整体方针,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以及学风,从根源上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办学理念落后的问题。管理方面,首先要与学校制度挂钩。如岗位轮换制度,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以及骨干教师要定期深入研究,定期解决薄弱学校的一些实际问题;选派优秀领导深入联系点进行研究,从制度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找寻问题并解决,促使农村薄弱学校的管理环境得到快速改善。其次,建立定期协调会办工作制度,帮扶领导每月开展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各方面工作改进情况的汇报,针对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等重大决策细致分析。学校行政部门、党支部等要做好经常性研究,协调解决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要构建目标责任制度,将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团队建设、保障教育经费、健全教育体制等工作纳入到项目考核中,主动向各级主管部门反映实情,签订教育帮扶工作目标责任状。要充分发挥监督功能,将工作实绩作为领导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切实考察领导工作水平。

  1. 教学帮扶

优质学校要对农村薄弱学校输送必要的教学帮扶,如选派优秀骨干教师、科研团队等薄弱学校进行听课、观课活动,充分了解受援对象的教学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授课、举办讲座等,为受援学校的教师提供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受援学校教师的综合水平与能力。

要确保帮扶教师的专业素养,为薄弱学校教师提供具体的业务指导。组织优秀教师下乡或者由名师带徒结对,参与集体备课、评课,开展专题讲座等,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用心开展区域教研活动,以辅导教材为重点,做到教案共享。具体可根据年级、学科设置教研组,由骨干教师作为主讲,其他教师逐课研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要确保主题鲜明,提升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教材有深刻理解。每次帮扶活动结束后,主讲教师都要系统整理教案,汇总后经过线上分发给各个学校,以达到备课资源共享的目标。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题、考试题,相同层次统一设计、共同使用。区域内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需要把每个单元、每堂课的课后练习、期中试卷等进行定期上报,经过汇总编辑后以供区域内所有学校统一使用,便于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对于薄弱学科,可请专业教师制作示范课,就如何改善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兴趣进行研讨。统筹协调,重点指导。专业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深入到一线,剖析帮扶对象在实施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如果在帮扶初期遇到抵触情绪或拒绝听课,帮扶小组应当耐心细致,表明根本意愿是大家一起分析学生,从而找到最佳的授课方法。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显著提高教师们的业务素质。

  1. 资源帮扶

要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夯实办学物质基础。要采取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的方针,由中心校和优质校牵头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为薄弱学校提供开放式教育设施、设备,包括试卷、学案、教材、课例等材料,按照相应的规模和服务标准,改善薄弱学校的教学条件。对于规模小、质量差、效益底、布点偏的学校采取“撤并”措施,增强薄弱学校的办学实力。增设课桌凳、更新讲台、设置多媒体教室及其他硬件设施,力争建成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引入宽带上网,为线上教学、团队交流提供支撑。通过多方筹资,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竭力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1. 文化帮扶

结合薄弱学校的具体情况,帮扶方要帮助薄弱学校开发和创建贴合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条件的校本课程,打造校园主流文化,为薄弱学校的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培植基因。强化对农村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氛围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创新进步的校园文化。用心指导学校开展团队活动,促进双方的共同交流。

  1. 学生帮扶

除了上述帮扶形式之外,还可采取学生与学生手拉手帮助的方法,发动学生家长,对薄弱学校的特困生进行资助,促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构建社会合力解决农村教育落后问题。

  1. 结论

为了稳固对薄弱学校教育帮扶的效果,区域教育部门应当协同支援学校建立对应的帮扶领导小组,细化帮扶方案,按照帮扶内容制定日程表,细化评估棒法,监督落实情况,每周上报一次帮扶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总结会议,表彰与问责同步进行。总的来说,农村学校帮扶工作本身是义务教育改革的重大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秉承相互促进、共享资源的原则,逐步改变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 王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09).

[2]从教师资源开发看教育均衡发展[J]. 唐芳柱. 教育界. 2020(10).

[3]浅析当前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基本策略[J]. 王为民.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