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核心思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核心思路分析

高洁

滁州市第二实验小学,239000

摘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建设能切实将这一课程的立德树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正确三观、坚定政治立场,且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本文主要就如何促进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建设展开探究,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建议

2020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并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建设,以期能通过整体布局与统筹规划,在统一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的基础上,打破不同阶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壁垒,有效衔接大中小各学段课程内容,以促进整体教学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大中小学段的统一性

(1)教学目标统一性。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也是大中小学思政法制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思想道德与法治一体化建设应坚持以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同时还要通过法治道德教育与爱国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大学阶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均围绕上述目标展开。
    (2)教学内容统一性。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只有确保内容统一,才能促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因而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具有统一性,要将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础内容,融入爱国、爱集体爱情及道德法制等教育内容,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认知特点科学组织教学活动。

(2)教学方式统一性。好的教育方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往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需求,与青少年心理特征及需求不符。因而无论是在大学阶段、还是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都必须改革原有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启发引导,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学习到知识,还要真正将这些内容内化于心,并以其来指导自身人生发展。
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大中小学段的差异性

(1)教学目标差异性。小学阶段课程关注学生道德启蒙与行为养成,使其能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身判断对错美丑的能力,并具备爱国之情与道德法律意识。初中阶段课程教学目标为坚定学生政治立场,筑牢思想基础,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公民义务权利、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定,具备社会协调能力,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中阶段学生教学目标要放在理论思维水平及政治素养提升方面,要让学生具备高度政治认同感,并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与理论思维水平。大学阶段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使命担当感与理论素养,确保其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并能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转为自身行为指导。

(2)教学内容差异性。小学阶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按照个人、家庭、班级、社会、国家、世界、自然顺序安排,也会对我国特色主义社会由来发展成就等进行讲解。初中阶段课程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个人与集体、社会公德、时代特征及法律常识。高中阶段课程内容系统讲述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意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我国传统文化等。大学阶段课程内容为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思想。
    (3)教学方式差异性。小学阶段应尽量选择直观感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初中阶段教学时应侧重体验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亲身体验中具备道德法治意识、爱国情怀。高中阶段教学时要强调知识普及,需要教师为学生系统讲述理论知识,并借助任务驱动教学等。大学阶段教学时应尽量采取启发式教、问题式教学方式,也可通过志愿服务、研修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理论和实际,实现知行合一。
三、促进大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的建议

(一)阶段教材彰显特征同时做到融会贯通

应科学编排以及有序衔接大中小的教材内容,不但要保障不同阶段教材的统一性,同时还要将其特征凸显出来;课程内容衔接时一定要遵循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材编写时也要处理好不同学段内容侧重点与各学段内容衔接关系、同一学段不同课程内容的区分关系。如“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章节教材内容发设置,可使学生明确宪法为根本法,其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的为学生讲述了宪法地位、公民权利义务、国家公权力来源等相关法律问题,使学生能对我国重要法律规范有所了解,并明确法律在自身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这一阶段教材内容不应是孤立的,其要为初中阶段法制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而初中七年级下册内容依然以生活与法律关系着手,并使学生能通过这一阶段学习具备法治意识。而之后再到高中、大学,学生生活领域增大且经验增长,所以有关于法律相关教材内容的选择范围也应不断扩大,教材内容设计不但突出了各阶段特点,且层层递进、相互衔接。
(二)教师应明确课程各阶段目标要求科学选择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时要具备整体意识,避免割裂这一课程在不同学段的联系。而是要能将教材研究透,不但要理解教材深层意义,还要了解其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科学进行教学设计。老师还要对各阶段学生认知规律充分了解,并根据教材内容科学采取教学方式,也要确保教学目标符合现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实践教学中应兼顾不同学段衔接,知晓各阶段具体目标要求,在高效完成本学段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兼顾与其他学段内容的衔接。

此外,还要结合各阶段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式,如小学六年级上册“国家观念”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在对教学专业性保障基础上,对法律知识和学生认知间关系进行平衡,不但要能将其中的法治精神体现出来,还要对这一阶段学生接受程度进行考虑,尽量采取故事讲述法、生活观察、社会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展开教学。而在初中、高中、大学阶段,教学形式也可从之前的儿童立场逐渐过渡到成人立场,可通过知识竞赛、任务驱动、体验等方式展开教学,但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式都要体现出以生为主的原则。

结语

总之,大中小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能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在各学习阶段均能得到有效培养,并成为具备较高道德与法治水平,具备爱国之情、报国之心的优秀人才。因此各阶段教师有必要投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究与实践中,并要不断进行反思优化。

参考文献

[1]吴珊妮,唐俊峰."一体化"视域下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建设[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3,43(3):143-147.

[2]周艳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2023(8):208-210.

[3]常晓霞.区域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2(1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