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媒介交流的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基于跨媒介交流的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张晓真

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学校

摘要: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浪潮下,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的趋势,改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创新点播学生写作知识与技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本文主要从跨媒介交流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角度,尝试构建一个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体系,从而实现学生利用新媒介多角度、强拓展、个性化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跨媒介交流;小学作文;作文教学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获取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媒介环境的多元化使个体不再受限于传统书本学习,而是能够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播、小视频、音频分享等多样的平台进行跨媒介的信息交流。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媒介进行创作、分析与分享的能力显得尤为关键。然而,尽管信息获取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常遭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善表达等问题。因此,如何在跨媒介环境中巧妙整合写作教学,以促进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本论文深入研究的焦点。

一、利用跨媒介自由开放的特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传统的纸笔写作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受制于纸张、卷面的影响,下笔难、涂改多的问题让很多学生迟迟不愿意动笔,作文成为老大难。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利用跨媒介交互的特点,学生在草稿阶段可以在相应的APP上语音输入文字,只需要简单的动动嘴,脑子里构思的语言就可以转换为文字,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在写草稿阶段的心理预设难度,再经过多次修改,一篇佳作就诞生了。每一期的学生佳作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播客等新媒体平台上被汇集成班级作文报,定期推出,通过文字、影像、图片等形式,在视觉和思维上为学生写作打开一片新的天地,由此激发学生写作学习兴趣。

此外,跨媒介交流能够极大的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例如,教学“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作文主题时,部分学生可能面临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无法写出佳作。教师可以基于这一问题对学生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搜索网络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对背景资料的了解,学生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言:“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的作家。”[1]当前,学校写作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往往偏向于特定文体如记叙文和议论文,相对较少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这一趋势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余地。然而,跨媒介交流具备自由开放的特性,有助于唤醒学生创作的内在潜力,使其摆脱文体的约束,自由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

二、及时给予平等多元的反馈,促进师生交流

跨媒介交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互动,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则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在学习发展中拥有更为充分的“发言权”。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这个桥梁上,学生得以自由而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并与教师进行深入沟通。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下水文”等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写作的要领。这种良性的沟通不仅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更能够发现学生的亮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这种互动不仅在当前对写作技能的提升有显著帮助,更在学生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例如,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依托作文本由老师进行圈点批画并给出评语,教师往往批改完全班的作文学生才能看到作文反馈,且针对性不强。对比之下,跨媒介交流的作文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文阅览速度大大提升,对于学生的错别字和病句可以给出更加明显的标识,学生在收到教师的作文修改建议之后也可以迅速作出反应,有效激发学生持续高效写作

另外,在跨媒介交流中,作文批改的主体将经历一种重要的变革。作文的受众不再仅限于学生的语文教师,而可能包括学生的家长、其他同学,甚至可能是未知的网络用户。这些不同主体的评价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作文的观点也会产生多样性。通过接受这些不同主体的评价,学生得以广泛汲取经验,拓展思维,从而推动个体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一变化不仅丰富了作文评价的多样性,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促进了其综合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依托电子化《班级作文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有两大需求系统,即基本需求和心理需求。这两个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基本需求包括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结合这一理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每周一次的作文教学让不少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只有让学生不断在作文写作中获得新鲜感,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才能让学生保持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

《班级作文报》“是学生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纽带,认为学生班级作文报的提升有助于其核心竞争力和优秀品德的培养[2]。通过《班级作文报》,学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文学创作,促进交流,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平台。在参与选题、进行排版和美术编辑中,学生能够培养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成长。传统的《班级作文报》传阅度基本上仅限于班级,而在跨媒介交流的背景下,电子版的《班级作文报》更适合如今传播的需要,且更能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被看到。

例如,杭州丁兰实验中学的王杨军老师运营的“语文山水”抖音账号定期就会以不同的主题推出视频版的学生作文集锦,“暑假生活”、“肖像描写”等主题写作甚至一度登上了热搜,一千多万的网友成为了学生的观众。抖音成为了王老师的“新教具”,学生自然而然地重视起了每一期的作文写作。

在电子化的《班级作文报》小学作文实践中,学生通过课内和课外的练笔,以及多样的激励手段,满足了学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学生的优秀作文不仅在班上展示,更能分享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播客等视频平台上,更多的人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看到学生的作品。当学生的作品得到老师、家长甚至陌生网友的认可时,除了铅字报纸、还有视频、音频等形式来呈现学生的作文,学生体会到了受到关注,得到了许多人尊重的感觉。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中,学生能够实现归属于爱的需求。这样的实践使学生在实现自我成就感的同时,也满足了归属、尊重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持续提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在新媒介全面覆盖我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下,教师要学会依托跨媒介交流的优势和特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利用新媒体平台自由、开放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利用跨媒介交流事半功倍的进行写作,开拓学生写作思路和视野,提升学生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信心,不断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不断进行教学探索,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写作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谈写作》,沈阳:万卷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2]齐泽宏.基于语文班级作文报的培养的阅读教学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