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对策

张俊义

保定市徐水区瀑河乡解村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语文这一课程是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科目,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若学生没有学好语文这一门学科,那么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因其知识灵活多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全部知识展示给学生,再加上语言文字对小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导致学生降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呈现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对策

1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价值

1.1扩充语文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通常来说,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依靠课本和教师讲解来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通过课本,难以从其他途径学习与语文有关的知识。而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能打破依靠教材教学的弊端,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充与延伸。在实践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借助电子书籍、在线词典、网络文章等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为广泛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以此拓宽学生知识面和阅读经验。

1.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而言,其在学习中对教师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缺乏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且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注重“学习是乐趣”,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此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接触互联网资源、学习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思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如借助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就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和互动,以此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动机。

2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对策

2.1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设置恰当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得学生能有兴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传统的小学语文情境创设往往以教师语言引导为主,剩下的都需要依靠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就较难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语文情境中进行学习。所以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因为信息技术能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其想象力,并能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下收获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时,有些学生虽然已经会背诵这首诗,但是对其中的诗境还不了解,所以会经常有学生会问“为什么床前会有明月的光亮?”“为什么当李白低下头时会看到霜?”“为什么抬头李白看见月亮的时候就会想家呢?”等等问题会出现在学生大脑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诗的意境。所以,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符合这首诗的意境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再结合背景音乐的烘托,给学生创设诗歌情境,然后教师再一句一句解释给学生听,唤起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全诗。

2.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应对课程重难点,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不仅要注重实践性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课程标准,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扩大教材的范围,帮助他们增长见识,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实现个性化成长。信息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深入和全面地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教学重难点是感受作者深深地怀念童年时光,并且思念着故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工具,如播放桂花的照片,帮助学生回忆童年时光,并互动分享他们的故事。教师也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还可以运用微课,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又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圆明园的历史,并与现在的景象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程的重点,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克服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助力实现语文教学发展目标。再如,在教学《鲁宾孙漂流记》一文时,重点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鲁滨孙如何克服困境,并准确把握他的人生际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原始的故事内容,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呈现,学生可清晰地了解主人公如何在孤独艰难的环境下坚持不懈的奋斗,并且感受到主人公对生活的热爱。在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过程中,学生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反思自身的处境,学习主人公勇敢面对挑战、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乐观精神。在深入理解文章重难点知识基础上,精准掌握文章脉络,深刻领会作者的内心及课文主旨。

2.3利用电子书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电子书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它可将学生的课堂内容、课外资料、字典和作业整合到一起,这种工具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高效和便捷。当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采用电子书包,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还可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同时,这种方式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用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上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这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还能增加课堂的乐趣,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应该重点关注的是,教师应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优势,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标注学生不熟悉的单词和精彩的句子,以及写作技巧和难以理解的句子,帮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语言。当课程正式开始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鼓励他们自主探索,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打破既定的思维模式,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讲解和互动帮助学生纠正标注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轻松理解课程内容,并且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使用电子书包,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3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极高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及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盈霞.优化教学让学生着迷---谈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J].名师在线,2022,(26):85-87.

[2]吴红,张兰.在线与在校教育相结合---加速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J].天津教育,2022,(07):43-44.

[3]裴世明.浅谈小学语文如何结合信息技术促进趣味教学[J].考试周刊,2021,(99):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