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5
/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探究

曾志鑫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文峰学校      36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革新和素质要求的推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被逐渐应用于实践中,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内容方法等种种因素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的一些探究活动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最后汇报时问东答西,并且一意孤行不听他人的发言;结束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种种实例都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贯彻性和实践性的不足。那么,针对这些问题,以下具体的对策可以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做到让学生真正在探究中学习,探究中合作和探究中交流。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关键。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引入小组合作,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将更多新鲜元素融入课堂,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小组合作模式,开发学生潜力,组织各类小组合作活动,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数学任务,学生按时完成,没有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使得数学学习枯燥无趣。新时期,小组合作成为教学的热门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逐渐消除两极分化。而且小组合作可以降低数学知识难度,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将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享受,真正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懂得合作,才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实现共赢。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小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对合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培养其尊重、包容、协作的精神品质,将合作融入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小组合作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增强学生的思维延展性,锻炼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全面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一)小组分工要合理,明确自己的任务

在每个小组中,由于中年级段学生处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阶段,学生合作意识淡薄。那么,在每次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往往都做不到倾听和尊重他人,这将会变为一场辩论赛,这样就失去了意义;相反,组内成员如果都比较内向,则会变得无人做主,导致最后难以得出结论。以“认识分数”为例,小组4人如何通过学习单呈现出不同形式的汇报结果,“‘二分之一’你可以如何表示?”有的学生采用画图的形式,有的学生通过描述把一块蛋糕一分为二来展示,等等;所以,学生要学会在小组内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做什么工作,如记录,汇报,发言等。所以合理分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发挥其作用。

(二)设计探究任务,丰富学生的合作学习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重视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给学生提供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技能训练。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适合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应用。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教学的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探究任务,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认知资料和辅助工具,引导他们汇聚小组成员的力量,全身心地投入任务的探索和解决中,从而丰富合作学习体验。第一,设计研讨型探究任务。这种任务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点,精心设计各类问题,比如对图形特点的总结,对公式、定理的推导,对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分析等,让各小组围绕问题,开展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并经过信息交换、分析的过程,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和结论,从而解决问题,提升合作研讨能力。第二,设计操作型探究任务。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又具有活泼好动的特征。教师应该从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的角度出发,设置操作型探究任务,包括学具操作、绘图、制表、资料搜集、模型制作等,比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法则时,教师就可以给各学习小组发放小棒或小圆片等学具,引导他们合作动手摆一摆,动口数一数,动脑算一算。经过实践探索和互动讨论,将运算法则内化于心,这样在操作型探究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不仅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而且能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三)优化合作过程,增强师生互动

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小组合作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了合作形式,使合作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开展小组合作,在课前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并将微课提前上传至班级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上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反馈中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开展针对性的学习,进而主动构建知识,翻转课堂,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当下,微信、钉钉等新媒体平台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路径,教师可以依托这些媒介开展线上小组合作,按照课堂的小组划分创建小组合作群,并为学生布置课后学习任务,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或者对课堂上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延伸课堂教学,深化知识理解,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现代工具。

(四)鼓励小组竞争,培养求知意识

首先,组内竞争,取长补短。组内竞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地学、愉快地学,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可以多设计一些奇妙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同一组的学生比一比谁最先想到方法、算出结果,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导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竞争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拓展数学思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比如,在教学“周长”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24厘米这一数字,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周长,要求学生自己分配长方形的长和宽,并与同小组的学生进行比较,看谁写出的方案最多,营造竞争氛围,让学生带着不甘落后的心理参与组内竞争,主动思考、主动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其次,组间竞争,升华素养。如果教师只顾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不注重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学生会产生学习厌倦感。实践证明,学生在竞争氛围中思维更活跃,比平时更能投入学习。所以,在基于小组合作的深度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组间竞争活动,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积极加入团体,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听课质量,从而实现新课改下的高效学习。有趣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的小组合作方式,明确的活动内容可以使小组合作配置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经验的累积和学生全面的、持续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小组学习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胡建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7(03):112-113.

[2]何俊燕.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学周刊,2016(12):62-63.

[3]梁卓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64-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