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的核心胜任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15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300名养老护理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调查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两者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3%。292名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总分为(106.44±15.35)分,各条目均分为(3.94±0.5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6.95±6.30)分,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GSES总分均呈正相关(r=0.232~0.432;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64,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是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提高养老护理自我效能感可优化其核心胜任力,助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医养结合 养老护理员 核心胜任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如何快速提高游泳裁判的准确计时能力,认为要在短时间内提高计时裁判的准确性,一要思想重视、工作认真,二要练习方法得当,三要总结经验和加强监督

  • 标签: 游泳 裁判员 计时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了解陕西省健身教练急救知识掌握现状与需求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多个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教练和健身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健身俱乐部对运动损伤急救的重视程度不高,健身教练掌握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情况不容乐观,相关急救知识培训与考核不足等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予以改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城市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周边便利抽取9家养老机构,随机对入住的23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调研养老机构的237名老年人,仅1名(0.4%)非常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有195名(82.3%)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除性别外,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需求得分和满意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6项中医药特色服务中,需求得分前3位的项目是穴位按摩(3.54±1.21)分、中医健康宣教(3.29±1.08)分、中药离子导入(3.23±1.26)分,满意度得分前3位是中医健康宣教(3.38±0.94)分、传统运动保健(3.33±0.95)分、艾灸(3.32±1.15)分。药物使用指导(r=0.996)和中药代茶饮(r=0.988)项目的相关系数位居前列,而中医体质辨识(r=0.305)和穴位按摩(r=0.484)相关系数明显低于其他项目。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服务认知程度较低、需求程度较高,老年人自身状况与医疗支付能力是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养老机构开展中医知识教育、开发中医药特色产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对城市中医医养结合的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卫生服务需求 中医药特色服务 医养结合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城市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周边便利抽取9家养老机构,随机对入住的23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调研养老机构的237名老年人,仅1名(0.4%)非常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有195名(82.3%)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除性别外,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需求得分和满意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6项中医药特色服务中,需求得分前3位的项目是穴位按摩(3.54±1.21)分、中医健康宣教(3.29±1.08)分、中药离子导入(3.23±1.26)分,满意度得分前3位是中医健康宣教(3.38±0.94)分、传统运动保健(3.33±0.95)分、艾灸(3.32±1.15)分。药物使用指导(r=0.996)和中药代茶饮(r=0.988)项目的相关系数位居前列,而中医体质辨识(r=0.305)和穴位按摩(r=0.484)相关系数明显低于其他项目。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服务认知程度较低、需求程度较高,老年人自身状况与医疗支付能力是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养老机构开展中医知识教育、开发中医药特色产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对城市中医医养结合的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卫生服务需求 中医药特色服务 医养结合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胆结石护理中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应对效果对比。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1年4月,选取这期间内来院治疗的胆结石患者90例,按照统计学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使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整体心理状态更好,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2.22%。两者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胆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整体护理成效,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胆结石;效果对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85.0%,循证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7%,循证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胃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对 ICU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的价值。 方法:以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的 100例 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保证其临床资料完整性。将 ICU重症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 n=50)与实验组( 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较,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 ,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 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案中,心理护理方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案,是患者更满意、护理质量更高、预后更好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上更具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 护理效果 护理价值
  • 作者: 李萍 姚志琼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  6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神经外科护理为研究方向,提出了优质护理与护患沟通护理的方式,期望能够为神经外科护理提供新的护理思路。方法:随机选取入我院进行神经外科治疗的患者86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按随机均等分组法,观察组为优质护理联合护患沟通护理(43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43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0%(40/43),对照组为76.7%(33/43),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0.23±3.32)分、焦虑评分为(40.20±4.42)分;对照组抑郁评分为(50.81±4.39)分、焦虑评分为(49.78±4.38)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联合与护患沟通护理,能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优质护理 护患沟通 护理满意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予以重症脑卒中患者动态急救护理对最终护理效果产生的具体影响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根据硬币法将8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予以A组基础急救护理,予以B组动态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B组患者的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A组患者更短;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B组提升幅度较A组更大(P<0.05)。结论:为重症脑卒中患者行动态急救护理能有效缩短其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在促进其机体康复的同时更好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 标签: 动态急救护理 重症 脑卒中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此100例患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运用临床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则运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哮喘患儿的急诊次数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急诊次数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儿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患儿中运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减少患儿发生急诊的次数,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小儿哮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共纳入76例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1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优质护理为观察组,各38例,比较不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均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2.11%)较对照组更高(73.68%)(P<0.05)。结论:经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恢复其语言及运动功能,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血栓 语言功能 运动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外周介入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外周介入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8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和住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情绪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7.1±3.2)分,优于对照组的(40.2±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策略对外周介入术患者的手术开展具有更好地保障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周介入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患者进行亲情护理之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并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人数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亲情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了亲情护理之后,身体各项指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都得到了控制,说明患者的应激反应下降,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了亲情护理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有很大的提升,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患者采取亲情护理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亲情护理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应用循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选取这期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阑尾炎84例,将其客观性随机1:1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循环护理方法,试验组使用循环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生活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将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64.29%远远不及试验组95.2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循环护理的方法有着良好的效果,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环护理 急性阑尾炎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和满意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在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后,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优质护理组中仅有5人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1.66%,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效果和满意度,为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