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早期活动的实践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156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及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早期活动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一例出现拔管失败的现象,未出现压疮、管道滑脱、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置换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活动 实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早期活动的实践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156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及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早期活动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一例出现拔管失败的现象,未出现压疮、管道滑脱、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置换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活动 实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将2021年11月~2022年10月我院择期行远端胃癌切除术的8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利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胃液引流量<100ml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确认FDEG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液引流量<100ml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确认FDEG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90.48%)高于对照组(64.29%)(P<0.05)。结论对于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护理效果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腹腔镜胃癌 切除术 胃排空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具有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社区诊治高血压疾病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均等地分类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3.26±1.42岁,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36±1.32岁,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个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回收相关的数据资料,并予以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工作开始之前对照组与干预组在DBP和SBP的数值差异方面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工作与护理服务开始以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护理组的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工作与护理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值、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高血压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时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00例,这些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后在治疗期间分别配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后PaO2和PaCO2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慢阻肺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期间心内科介入护士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共取100例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行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参照组)及由心内科介入护士参与的围术期整体护理(研究组),对比区别护理对患者治疗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经数据对比,患者护理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躯体功能、心理情绪各项指标,研究组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患者满意度,总体满意率研究组比参照组高,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经对比分析,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较明显,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理想,并发症少,情绪稳定,可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患者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 围术期 整体护理 心内科 介入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细致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护理中,对于患者不良心理的应激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9月份-2016年9月份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细致组和常规组,各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细致组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致化护理,对比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之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HAMD的评分都有所改善,细致组患者改善情况比常规组好,P<0.05。结论将细致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细致化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发作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特点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治疗后患听力恢复与血清NSE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单侧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激素、银杏叶注射液及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HBO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0 d进行纯音测听以获得听力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SE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SE变化及与听力变化水平的关联。结果突发性聋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且与听力下降水平相关(P<0.01);极重度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中重度和重度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2.2%)高于对照组(60.0%)(P<0.05);2组患者听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纯音听阈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听阈增益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NSE水平均下降,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SE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NSE下降值与听阈增益值均呈正相关(观察组r=0.686,P<0.01;对照组r=0.418,P<0.01)。结论中重度至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且与听力下降的严重程度有关,而治疗后NSE下降值与听阈增益相关。联用HBO治疗可改善患者听力、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突聋患者血清NSE水平。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报道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入院予以胰岛素强化降糖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诊疗经过。患者为54岁女性,因“口干、多饮、多尿伴消瘦3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T2DM。初始启用胰岛素强化降糖,血糖平稳后转换为利拉鲁肽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控制血糖,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利拉鲁肽是一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以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控制血糖,降糖效果较好,特别是针对伴有肥胖的患者,同时还能带来心血管、肾脏方面的获益。

  • 标签: 糖尿病,2型 利拉鲁肽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