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血流动力学的基础原理出发,探讨脉压/中心静脉压(PP/CVP)比值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心排血量(CO)的关系,进一步评估PP/CVP比值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继发低心排综合征(LCO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患者,根据患者术后6 h心排血指数(CI)分为LCOS组(CI<33.34 mL·s-1·m-2,25例)和非LCOS组(CI≥33.34 mL·s-1·m-2,12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PP/CVP比值与PiCCO监测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变量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LCOS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50例心脏外科术后行PiCCO监测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LCOS组PP明显低于非LCOS组〔mmHg(1 mmHg≈0.133 kPa):40(37,44)比55(46,64)〕,CVP明显高于非LCOS组〔mmHg:12(11,14)比10(8,12)〕,且LCOS组PP/CVP比值明显低于非LCOS组〔3.3(2.9,3.7)比5.5(4.6,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P/CVP比值与CI、CO和每搏量指数(SVI)均呈中度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60、0.592、0.600,均P<0.001);而CI与PP呈正相关(rs值为0.509,P<0.001),与CVP呈负相关(rs值为-0.29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与PP、CVP、SVI、心功能指数(CFI)单独预测相比,PP/CVP比值预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LC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为0.94±0.02,P<0.001),其临界值为4.41时,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6.00%。结论PP/CVP比值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CO呈中度正相关,且PP/CVP比值可以作为心脏外科术后发生LCOS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低心排综合征 心排血量 脉压 中心静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床旁超声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最佳证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相关学会网站及数据库中与床旁超声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相关的指南、证据总结、团体标准、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和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评价标准(2016)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结合研究小组的判断,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依据JBI证据预分级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分级与推荐级别分级。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团体标准、6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及5篇随机对照试验。从护士应用床旁超声的可行性、超声评估胃肠道的基础、超声评估胃内容物、超声评估胃动力、超声评估肠道、超声指导肠内营养方案6个方面进行汇总,总结出33条证据。结论经过系统培训的护士可应用超声实时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超声指导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方案有待规范与完善,更多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 标签: 超声检查 重症患者 胃肠道 肠内营养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对重症产生了新的思考与认知。我们将重症理解为损伤或疾病发生发展为致命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桥梁是广泛的机体失调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机体反应是重症病理生理学的要点与重点,血流动力学是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与重心,两者形影不离,相互关联。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宿主/机体失调反应”和“重症单元”两个新概念,并强调制定血流动力学干预措施的新要求,从而突出了机体反应与血流动力学对于重症的关键作用,亦丰富了重症体系化认知的内涵。

  • 标签: 重症 应激 血流动力学 宿主/机体失调反应 重症单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心肌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患者入ICU 24 h内完成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三尖瓣收缩期位移、心指数等。收集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等。Cox回归分析患者45 d死亡的危险因素。生存曲线分析脓毒症相关应激性心肌病(ST)和脓毒症心肌病(SC)患者45 d病死率及有无右心功能不全者的45 d病死率。结果根据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将患者分为左心室功能正常组(174例,66.9%)、SC组(66例,25.4%)、ST组(20例,7.7%)。与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比,ST组和SC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高(P<0.05),但ST组与SC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C组比,ST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33(28,41)% 比45(38,48)%]、心指数[2.29(1.99,2.53)L·min-1·m-2 比 3.04(2.61,3.61)L·min-1·m-2)低(均P<0.05),但右心室三尖瓣环位移较高[18.6(16.0,21.2)mm 比 15.1(12.5,19.0)mm,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右心功能不全是脓毒症患者45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92,95%CI 1.088~3.647,P=0.02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45 d病死率,ST组为25.0%(5/20),SC组为30.3%(20/66),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为18.4%(32/17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有右心功能不全者45 d病死率为38.0%(30/79),右心功能正常者45 d病死率为14.9%(27/1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SC患者比,ST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更差,心指数更低,而右心功能较好,未发现ST或SC与45 d死亡存在相关性。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脓毒症患者预后较差,应关注患者的右心功能。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 右心功能
  • 简介:摘要重症超声在重症医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重症专业医生不可或缺的检查、评估与监测手段。但由于超声本身较强的操作者依赖性,且很多医生未能接受规范的重症超声培训,导致认识与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规范重症超声培训及严格质量控制非常关键。为此制定了本标准,以推动重症超声更好地发展。

  • 标签: 重症超声 应用 培训原则 质控
  • 简介:摘要压力性损伤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超声检查显示不同的皮下结构其回声不同,有助于定位、定性、定量评价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在超声中可表现为组织结构紊乱、低回声病变、筋膜不连续性及不均匀低回声区域等征象;不同的超声征象联合临床分期,为早期实施目标导向性干预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压力性损伤 重症医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重症超声的快速发展,其已覆盖重症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协助管理重症患者,而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的重症医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更好地实施血流动力学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将重症超声应用,并融入血流动力学治疗,进而形成超声血流动力学的概念,是重症医学的进一步突破。本文将对超声血流动力学这一概念进行诠释。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血管置管是ICU常规操作,传统的操作方法是通过体表定位法进行操作,常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随着重症超声的开展,许多临床医生开始应用超声引导下行置管操作,但仍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只有理解超声基本原理,规范操作方法,同时强化练习,可以真正实现“一针、一眼、一导管”的重症治疗标准。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超声
  • 简介:摘要随着重症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开始关注重症超声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超声在重症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可视化的工具,可以定性、定量地评估护理指标,有助于解决现有工作中的护理问题、护理难题,促进重症护理质量的提升与护理学术的发展,为此,专家根据多年来重症护理超声实践的经验和应用,制定本共识。

  • 标签: 超声学 重症超声 专家共识 护理
  • 简介:摘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特点是病毒侵袭后,肺部损害持续加重,引发呼吸衰竭,并发或继发循环改变与多器官功能障碍。重症超声因其动态、实时、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重症患者的病因诊断、病情评估并指导治疗。现以在湖北省武汉市来自全国参与COVID-19救治的重症专家建议为基础,总结出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COVID-19救治的指导建议,皆在为救治COVID-19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 标签: 重症超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的靶器官为肺部,导致肺部渗出、实变,并可累及心血管、凝血等多个系统。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因呼吸驱动过度增强加重肺部损伤,甚至出现气胸;部分患者因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这些并发症均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肺及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重症超声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心、肺及其他器官的流程化评估,快速筛查低氧血症原因。此外,COVID-19患者出现"沉默型低氧血症",导致不能在早期及时发现重症患者的呼吸代偿程度。重症超声通过对膈肌活动的评估,可早期发现呼吸驱动增强,为早期发现重症患者提供可视化诊疗依据,并在诊治过程中动态评估患者病情。

  • 标签: 重症超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膈肌功能 体位治疗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特点是病毒侵袭后,侵害肺泡上皮细胞及以肺间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为主的肺组织,肺部损害持续加重,引发呼吸衰竭,并发或继发循环改变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重症超声通过实时、连续的监测,判读评估相应的病变与病理生理状态,提高对重症COVID-19的认识,为诊断与治疗提供及时、精准的指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 重症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重症护理超声实践框架,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专家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制订重症护理超声实践框架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咨询。结果形成了重症护理超声实践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36。结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好,权威性高,可为ICU护士开展重症超声检查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重症患者 超声检查 护理评估 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随着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期间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认识,发现离ECMO的精准管理尚有距离。ECMO的精准管理涉及原发病及预后的评估、容量状态的优化、心肺功能的维护、最佳ECMO流量及撤机方案等,旨在进一步提高患者撤机率和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重症超声将重症病理生理信息可视化,整合信息将行ECMO患者的管理走向精准。

  • 标签: 重症超声 体外膜肺氧合 管理
  • 简介:摘要重症医学的发展需要各种监测,重症治疗也通过静脉或动脉置管实现。血管置管通常应用体表定位法进行操作,这种操作方法经常出现各种置管相关并发症,有些临床医生甚至会认为很难避免,出现置管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在这个节点我们提出重症治疗新标准"一针、一眼、一导管",最大限度降低导管置管相关并发症,实现这个标准需要改变原来置管观念,树立重症治疗新标准理念,这样才能通过一些方法而实现。

  • 标签: 重症医学 治疗新标准 血管置管 导管
  • 简介:企业党建工作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王小亭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本增值,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则在于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和帮助董事会和厂长(经理)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避免和减少大的失误,并凝...

  • 标签: 企业党建工作 生产经营 与企业 企业党组织 宏观经济政策 管理活动
  • 简介:赵县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王小亭河北省赵县各村普遍建立健全厂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这是在党支部领导下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一般每个村由30-60代表组成,村民代表由村民小组民主选举,每10户左右产生一名,任期为三年.村民代表会...

  • 标签: 村民代表会议 会议制度 赵县 党支部领导 村委会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