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72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休克;精准判断,有效镇痛;安全转运,避免二次损伤;卧床制动期间皮肤精细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胸廓损伤后的肺部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5.83%。所有患者转运过程中均未发生主动脉破裂或骨折部位移位,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肺不张患者:1例入院时病危,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不能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4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1例术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因肢体护具固定骨折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结论重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维持稳定、精准镇痛、安全转运、皮肤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胸部损伤后的肺部护理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外伤 安全 皮肤压力性损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硕、博3种不同教育层次的学员之间的学习状态稳定性、对于网课的态度、网课需求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方法采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自编问卷,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某军医大学全体学员为研究对象,发放网络问卷进行数据收集。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在学习状态稳定性方面,居家学习时间变化程度博士生(2.41±1.30)<硕士生(2.10±1.17)和本科生(2.15±0.99);网课使用频率变化本科生(4.18±1.10)>硕士生(3.29±1.16)和博士生(3.29±0.98)。②网课态度方面,必要性本科生(4.14±1.01)>硕士生(3.93±1.05)和博士生(3.78±1.03);熟悉度本科生(3.42±0.91)>硕士生(3.27±0.97);适应程度方面本科生(3.79±0.91)>硕士生(3.58±0.94)和博士生(3.63±0.97);喜欢程度方面本科生(3.36±1.04)>硕士生(3.25±0.96)和博士生(3.17±1.01);教学效果方面本科生(2.80±1.04)>硕士生(2.67±1.01)和博士生(2.61±1.03)。③网课需求方面,理想人数本科生(2.52±1.27)>硕士生(2.11±1.21)和博士生(2.01±1.25);上课方式方面本科生(1.77±0.94)>硕士生(2.00±0.92)和博士生(2.04±1.83)。两个维度之间本科生与研究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本科生学习状态的稳定性相对最低;本科生对网课的总体态度最为积极;不同的教育层次对网课的需求不同。

  • 标签: 网课 教育层次 军校学生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72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休克;精准判断,有效镇痛;安全转运,避免二次损伤;卧床制动期间皮肤精细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胸廓损伤后的肺部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5.83%。所有患者转运过程中均未发生主动脉破裂或骨折部位移位,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肺不张患者:1例入院时病危,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不能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4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1例术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因肢体护具固定骨折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结论重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维持稳定、精准镇痛、安全转运、皮肤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胸部损伤后的肺部护理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外伤 安全 皮肤压力性损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作者: 苏彤 邵小南 杨玲 张晓璞 杨承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5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常州 213003,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常州 213003,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常州 2130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 2140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循环微小RNA-1(miR-1)对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早期发生冠状动脉(冠脉)斑块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至6月收治住院的67例SCAD患者,入选患者均完善冠脉造影(CAG),根据CAG结果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单支架植入或仅行CAG。分别于患者术前(0 h)、术后3 h取静脉血,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浆miR-1表达量,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比较PCI或CAG患者术前与术后miR-1、cTnI水平的差异,评估其早期诊断SCAD患者冠脉斑块破裂的潜力,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CAG组38例,PCI组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除外高血压史)、心功能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I组术后miR-1表达量显著高于术前〔2-ΔΔCt:2.11(1.56,2.73)比1.26(1.07,1.92),P<0.01〕,术前与术后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g/L:0.00(0.00,0.02)比0.00(0.00,0.02),P>0.05〕;而CAG组术前与术后miR-1和cTn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iR-1(2-ΔΔCt):1.09(1.00,1.40)比1.21(1.00,1.71),cTnI(μg/L):0.00(0.00,0.02)比0.00(0.00,0.0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miR-1诊断冠脉斑块破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95%CI)为0.794(0.687~0.900),P<0.01,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68.4%,最佳截断值为1.51;术前与术后miR-1差值(ΔmiR-1)诊断冠脉斑块破裂的AUC和95%CI为0.704(0.567~0.842),P=0.004,敏感度为62.1%,特异度为84.2%,最佳截断值为0.39;术后miR-1与ΔmiR-1诊断SCAD患者冠脉斑块破裂的能力相当(Z=1.287,P=0.198);而术前miR-1不能预测SCAD患者是否需要行PCI(AUC=0.630,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miR-1表达升高是SCAD患者发生冠脉斑块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2.887,95%CI为1.044~7.978,P=0.041〕。结论循环miR-1可能具备早期诊断SCAD患者冠脉斑块破裂的潜力。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肌钙蛋白 微小RNA-1 斑块破裂 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