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前面经济、政治、军事三大标准,我把它叫做人的眼睛可以看得见,数字可量化的标准。这都是国家的硬实力,“秀肌肉”主要是秀这三块。除硬实力外,后面还有两个标准,一个叫文化标准,另一个就是今天的主题,制度标准。这两个标准我把它称为“大国的软实力”。

  • 标签: 中国法治 文化标准 制度标准 硬实力 可量化 软实力
  • 简介:一短篇论文里欲涵盖中国律与政治哲学整个领域,势不可能.作者因而只自限于三个基本问题:(1)政治权力之基础;(2)法律与伦理之关系;(3)人类社会之终极理想及其实现之历史过程.甲政治权力之基础依据中土最古老之文献《书经》①之记载,一切政治权力之来源有三:天命、人民之善意与统治者之德行.

  • 标签: 中国法律 政治哲学 政治权力 《书经》 终极理想 人类社会
  • 简介:法律全球化特别是西方法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引发了中国社会甚或非西方社会中法秩序的二元化:一个是名义上居社会生活主流、整体上来源于西方的国家法秩序,另一个是实际上居社会生活主流却'上不了台面'的、源自于历史传统的民间法秩序。从场域公共秩序逻辑角度所建构之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民间法哲学论纲,确立了一种像国家法主体思维一样的民间法主体思维,主张:当下中国秩序状态的真正实现不能仅仅倚靠国家法及其所支撑的国家法治秩序,还要仰赖民间法及其所支撑的民间法治秩序;是为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二元观。

  • 标签: 法治 场域公共秩序 法律全球化 民间法哲学
  • 简介:对于刑法必须进行体系解释,割裂规范之间的逻辑关系只会背离理论运用的完整性。如果将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体系性思考,单一制与区分制、从属性与独立性的区分又显现出另一番图景:其一,如果实行预备犯的普遍处罚制,共犯从属性说、共犯独立性说、单一正犯体系之间无万丈鸿沟,罪之有无立场一致,只是犯罪形态可能有异——预备与未遂;其二,客观主义之下,于定罪量刑而言,单一制与区分制之共犯从属性并无二致;其三,采区分制(主要是共犯从属性说)之学者,无视预备犯与单一制的理论可以共通,指摘其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之论难以成立;其四,犯罪形态上,由于我国《刑法》未确立广义未遂之概念,单一制有效避免了'一个行为两种状态'的理论困境。在此基础上,如进一步结合超越国别之单一正犯体系的优势,不难发现,宣示共犯从属性之二元犯罪参与体系与一元犯罪参与体系的立场无根本对立,而且后者的论理高度一致、科刑亦属相对合理。因此,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有必要采用一元犯罪参与体系。

  • 标签: 预备犯 单一制 区分制 共犯从属性说 共犯独立性说未成年人 利益
  • 简介:梳理中国模式理论,有'外来型抑或本土型''政府主导型抑或社会促进型'和'法律主治型抑或综合治理型'三组主要讨论,与之对话、反思后认为,中国模式问题关键在于解决中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张力,应选准宏观民主实践和微观权力机制为着力点进行创造性转换。法治模式建构不是用来证明本土传统的可靠性,也非论证外国法律资源的优越性,而是能从法律视角解决自身现实社会争端。如果忽视自身民主实践和政治特色,那么某种'法治模式'形成的同时,也可能是自己真实法治实践的结束。权力'协同化'、民主'集中化'的民主生态是法治中国理论探讨的特质所在。

  • 标签: 民主集中化 权力协同化 法治中国 法治模式
  • 简介:船舶溢油事故往往会导致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对于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中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仍存在许多不明确之处,在司法实践中也争议不断。随着中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索赔主体产生了新的认识和争议。根据《修正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对"污染损害"定义的发展过程,详细分析司法实践中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评估标准以及索赔方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标签: 船舶油污损害 海洋环境恢复措施 合理恢复措施
  • 简介: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时期,普遍存在法律信仰薄弱和法律信仰缺失的危机。只有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才能唤起民众心中的民族意识和归属感;才能使人们自觉地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保障自身的权利。

  • 标签: 法律信仰 缺失 法律秩序
  • 简介:本文对21世纪以来中国、日本、韩国开展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比较,对中国高等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项目推进”改革方式的动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项目推进”改革方式与近年来日本、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对不同改革路径进行了要素比较和成效分析。作者认为,当前开展的司法制度改革、法律职业制度改革为中国学教育推进制度性改革提供了契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需要完善法学教育、法律职业资格准入、法律职业结构等各方面。作者认为,日本、韩国开展的法学教育制度改革可以实现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但是,这种改革方式也需要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实行更为精致和细密的要素配置,制度改革的方式也蕴藏着高度的风险。因此,为了切实推进中国学教育的制度改革,迫切需要开展更为扎实的比较法研究,为从理论上理清高等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准入资格考试、法律职业培训、法律职业选任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法学教育 制度改革 法律职业资格 司法改革
  • 简介:G20杭州峰会9月5日下午闭幕。峰会议题聚焦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共同问题,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促成在宏观政策协调、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和促进开放、包容的增长达成共识及设定全球规则,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

  • 标签: 经济治理 法治化 中国 结构性改革 金融领域 世界经济
  • 简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9月28日在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人民法院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执行工作信息化迈出坚实步伐,对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力度明显加大,执行工作规范化紮实推进,执行案款清理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 标签: 执行工作 人民法院 中央政治局委员 政法委书记 从实际出发 被执行人
  • 简介:国法的查明一直是制约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的瓶颈,对无法查明的滥用则是这一瓶颈的直接表现。《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试图明确查明责任和无法查明的认定,但仅从“查”的层面进行限制仍无法防止法院滥用,故需在实践操作层面整理现有的无法查明认定理由,厘清查明责任明确前提下外国法无法查明的认定标准。《适用法解释(一)》确立的“合理标准”给认定外国法无法查明留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实践中需通过判决书说理、拓展查明途径等方式防范法院滥用。

  • 标签: 外国法查明 无法查明 查明责任 证据规则
  • 简介:本文以无锡冷冻胚胎案作比较法研究,首先说明法国法上的人工胚胎虽属生物学上的人类,但欠缺法律上人格,系无法用金钱衡量之动产。其次,本文赞同本件一审法院所谓受精胚胎乃特殊之物的见解,并指出人工胚胎兼具物与人格利益之特性,主张其法律适用为:就胚胎之储存维护应适用物之规范,就胚胎受损得援引人格利益之保护,就胚胎管领则应适用监护法理。

  • 标签: 人工胚胎 人格利益 监护 法国法
  • 简介: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探讨在德国法学教育模式下法律思维的培养与案例研习课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引进案例研习课的可能性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

  • 标签: 法学教育 德国法学 案例教学 法律思维
  • 简介:国法律协调机制对"一带一路"战略有着重要意义。从国际经验来看,以欧盟为代表的超国家法律协调和以美澳互认双边条约为代表的双边或多边认可协议是跨国法律协调机制的主要做法。从制度设计来看,跨国法律协调以相互承认对方特定法律行为在本国的效力为核心,可以有效的促进国家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从制度对接的角度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在"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中的跨国法律协调机制,可以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的制度设计。

  • 标签: “一带一路” 相互认可 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法律协调
  • 简介:主张在我国适度开放'无偿的完全代孕'的呼声很高,很多学者从善良风俗、权利基础和思想观念等角度分析了其合法性的依据。在德国,母亲的法律定义蕴含着德国亲属法保护的核心价值,也深层次地反映了德国禁止代孕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即使是'无偿的完全代孕'也不能获得来自公序良俗、权利基础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充分的合法性抗辩。解决'代孕'问题,根本上还是应当由法律引导观念,建立健全收养等拟制血亲制度。

  • 标签: 代孕 法律母亲 权利基础 收养 集体观念
  • 简介:在船源海洋污染事故中,海员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层出不穷。笔者梳理了一些在海员责任刑事化领域发展较为突出国家的国内法,分析了相关国际公约关于海员责任刑事化的规定,探讨了海员责任过度刑事化的合法性问题,赞同这样的观点:海员责任过度刑事化不仅可能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船舶污染问题,并且可能终将危害海运业的发展。

  • 标签: 船源海洋污染事故 海员 刑事责任 国际公约
  • 简介:我国仅引入生前预嘱的法律概念是不够的,在现实中发生医护人员违反患者生前预嘱的情况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构建相应的法律责任机制。虽然美国是最先建立生前预嘱制度的国家,但是在追究违反生前预嘱法律责任这一问题上,早期美国法遇到了若干阻碍。近年来美国法在构建生前预嘱的责任机制方面出现了很多积极动向。对美国法的考察启示我国将来应将法律责任作为生前预嘱制度的必要内容进行规定,特别是设立有条件的责任豁免条款以及建立相应的侵权责任和行政处罚机制。

  • 标签: 生前预嘱 法律责任 美国法
  • 简介:国法查明是理解并适用外国法的前提,因此构成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各国在将外国法视为事实还是法律的问题上争执不休,但这一讨论更多是在举证责任方面而非司法认定方面。考察并比较代表性国家在查明外国法方面的具体处理,对理解其制度设计在裁判流程中的定位意义关切。欧盟与美洲国家间在查明外国法方面的区域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作用不容小觑。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日益完备,但制度的运作仍然可以借鉴国际的有益经验。

  • 标签: 外国法查明 司法认知 法官知法 专家证人
  • 简介:推动法院判决的全球性流通为当今的主流趋势.司法实践中外国法院判决因其部分内容不符合被请求国的法律规定而频频遭遇无法得到承认和执行的困境.基于诉讼经济和确保法院判决跨国流通的动因,可分割制度被引入国际和区域性条约中.该制度允许当事人只申请承认和执行部分法院判决或被请求国法院依其国内法对外国法院判决进行分割并执行部分判决内容.可分割制度为中国突破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实践困境提供了新出路.中国需要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司法实践,并入可分割制度并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 标签: 外国法院判决 可分割制度 承认和执行
  • 简介:目前,地铁是最为省心、省力和省时的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是治安安全,要求带包乘客接受安检(简称'地铁安检')。自从奥运会前'上线'以来没有'下岗'的迹象,反而范围越来越普遍,强度上越来越高,政府机构和地铁公司追求安全必须安检,民众认为'理所当然'必须密切配合,经过数年'发展'成为事实上的'习惯'。但是,法治思维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思路~①,但地铁安检并非运行法治思维,而是根据事实有用性为之,通常以

  • 标签: 地铁安检 安检法治 法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