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麻醉护士能力素质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相应培训课程,旨在提高手术麻醉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方法2018年8~12月,应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10所综合性医院手术麻醉护士360例,通过查阅文献、横断面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初步构建手术麻醉护士能力素质调查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护理麻醉专家为咨询对象,由专家对问卷结构进行整理及分析,最终形成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手术麻醉护士能力素质问卷。结果手术麻醉护士能力素质包括5个一级指标(麻醉处置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28个二级指标。权重排名第一的为麻醉处置能力。在能力素质模型理财上,初步制定了手术麻醉护士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5大培训模块(基础护理课程、麻醉理论知识课程、麻醉操作技能课程、护理人文课程、临床实践课程)。结论手术麻醉护士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为麻醉科护士选拔、岗位职责制订、科室绩效管理、课程设置、综合能力评价提供依据,对麻醉科护士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麻醉护士 能力素质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手术护士能力素质模型。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及文献回顾,编制手术护士能力素质模型要素专家咨询问卷;采用目的抽样选取30名手术临床及管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合专家意见及指标界值筛选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临床思维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1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86,2轮专家咨询的总协调系数分别为0.589、0.688,形成相应1级指标3项,2级指标7项,3级指标25项。将该模型应用于手术护士日常管理中,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临床思维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护士能力素质模型重点体现了环节质量的控制,可指导护士系统且高效地进行同质化专科护理,同时也为质量控制者督查专科护理落实情况提供标准化依据。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能力素质模型 专家咨询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职业健康体检人群疑似职业病检出情况,探讨建立职业病患病影响因素水平logistic模型。方法于2018年10月,通过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2015至2017年职业健康检查复查数据库收集体检者信息。利用MLwiN2.02软件,以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水平2单位,职工为水平1单位,建立疑似职业病水平Logistic模型,不同特征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随年龄、工龄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2 965名职业体检职工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59.6%(1 767/2 965),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所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不同(χ2=1 615.27,P<0.01),噪声暴露所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98.0%,1 206/1 231),其次为粉尘暴露(87.5%,70/80);男性检出率为61.5%(1 532/2 492),女性检出率为49.7%(235/473),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6,P<0.01)。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随年龄和工龄增高呈增高趋势(Z=8.77、3.62,P<0.01)。水平2单位随机效应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结论疑似职业病检出水平在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中存在聚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对疑似职业病的发生作用较个体特征的影响更大。

  • 标签: 职业病 影响因素 两水平logistic模型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客运高速化的快速发展,铁路客运站(尤其是大型客运站)的旅客发送量得到了迅猛增长。铁路客运站候车的合理布局与运用优化,是提高车站整体客运服务水平和作业效率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我国铁路客运站旅客候车行为特性、旅客到达规律和候车模式等,建立大规模多目标组合优化模型,并运用AnyLogic仿真系统对候车运用方案进行优化计算和仿真评价分析。

  • 标签: 客运站候车室 多目标组合优化模型 AnyLogic仿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在全国甲肝发病情况预测中的效果,为甲肝监测预警提供合适的数学模型。方法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收集2010—2020年全国甲肝逐月发病数据,分别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进行拟合,筛选出最优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再用最优模型分别预测2021年1—10月全国甲肝发病数,并比较预测精度。结果ARIMA(1,1,0)(1,0,0)12是最优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Holt-winters乘法模型是最优的指数平滑模型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5.64%和13.08%,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4和124。结论Holt-winters乘法模型在全国甲肝逐月发病数预测中的精度更高,可用于数据波动不大时间序列的拟合预测。

  • 标签: ARIMA 指数平滑 时间序列 甲肝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用于广州市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非侵入式诊断模型,并验证模型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进行肾脏穿刺活检的病例124例(年龄范围为15~82岁,男性70例,女性54例),收集确诊患者的血清学检验结果,包括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血肌酐(Cr)、血尿素(UREA)、免疫球蛋白(Ig)G、IgM、IgA、24 h尿蛋白总量、尿酸(UA)。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血清学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诊断模型。随机选取20例为模型诊断效能验证,其余104例用于建立诊断模型。结果(1)分析建立的诊断模型为:lnP/(1-P)=-3.704-0.015×PLA2R+0.030×Cr-0.134×UREA+0.046×IgG+0.547×IgA+0.001×UA,回归分析病例拟合总体符合率为85.2%,显著性为0.033,说明模型建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中的最佳截断点(cut-off值)的特异度为0.841,灵敏度为0.891。(2)在20例验证病例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病例数为14例,病例验证符合率为70.0%。结论针对成人特发性模型肾病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非侵入式诊断模型,有效减少该类患者的肾脏穿刺需求。

  • 标签: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 二元logistic回归 诊断模型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CIPP模型构建复合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CIPP模型构建复合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手术护士10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士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复合手术专科护士CIPP模型培训方案。比较组手术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专科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士术前操作规范率、术中操作规范率、手术仪器操作规范率、手术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IPP模型构建的复合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能提高复合手术护士的操作技能,有利于提升手术管理质量。

  • 标签: 在职培训 手术室 复合手术 专科护士 CIPP模型 培训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济南市中心医院手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8例,通过对可能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所得结果建立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R软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结果在138例研究对象中有34例患者发生了压力性损伤(2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5 h)、术中出血量(≥80 ml/h)、气管内全麻、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25 kg/m2)是影响压力性损伤形成的风险因素。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手术时间≥2.5 h、术中出血量≥80 ml/h、气管内全麻、年龄≥60岁、BMI≥25 kg/m2为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计算C-统计量为0.984,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和基于预测模型的校准图,根据列线图预测的手术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形成的概率与实际观察到的压力性损伤形成的概率之间存在一致性。结论可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方式、年龄、BMI等作为构建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一部分,但影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在对已知的风险进行干预的同时,仍需持续观察不同手术患者个体性差异的风险因素,以降低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压力性损伤 风险模型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村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情况,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村卫生人力资源、科室建设与业务开展情况提供建议。方法于2020年对上海市9个郊区1 449家村卫生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03份,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出模型中各因子的路径系数,进而确定指标体系的归属及指标权重。结果上海市村卫生服务供给能力评价中指标权重最大的部分是业务开展情况,表现最好的是“科室功能设置情况”这一指标,最差的是每万人医师数这一指标。结论应根据村卫生实际情况,加强绩效激励机制建设,完善财政经费补助机制。进一步探索乡村医生培养模式,鼓励在职老乡村医生接受医学类大专学历教育,鼓励乡村医师参加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增加乡村医生数量,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水平,更好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中医适宜技术等服务。

  • 标签: 农村卫生 乡村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 结构方程模型 潜在类别分析 调查问卷 基层卫生服务评价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以柯氏模型为基础,构建适用于手术实习护生无菌观念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专家咨询问卷;选取成都市几所三甲医院及医学本科院校30名具有护理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研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对专家进行轮咨询。将调查数据录入Excel表格,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和93.33%,专家权威系数均>0.7,专家意见的总体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21和0.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形成的手术实习护生无菌观念培训效果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45项三级指标。结论手术实习护生无菌观念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合理,内容设置得当,可为手术实习护生无菌观念培训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柯氏模型 护生 无菌观念 培训评价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柯氏评估模型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方法和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ning, CBL)教学方法在眼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见习的广州医科大学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组和CBL组,每组60人,分别采用PBL和CBL教学方法,应用柯氏评估模型从4个层面评估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反应层,2组学生对各方面评分均大于4分,总体满意。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PBL组和CBL组学生满意度分别为(4.23±0.54)分、(4.45±0.49)分;在建立工作信心方面PBL和CBL教学方法学生满意度分别为(4.36±0.32)分、(4.50±0.24)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习层,教学结束后PBL和CBL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85.59±6.63)分、(83.98±9.72)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行为层,PBL组学生比CBL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评为(8.88±1.92)分比(8.02±2.69)分,他评为(8.48±1.92)分比(7.60±2.62)分]、分析专业期刊文献能力[自评为(8.82±3.17)分比(7.58±3.33)分,他评为(8.41±2.39)分比(7.44±2.30)分]和科研思维能力[自评为(8.36±3.09)分比(7.21±2.29)分,他评为(8.11±2.71)分比(7.01±2.10)分]评分更高;PBL组学生比CBL组在培养学生病情评估能力[自评为(7.45±3.18)分比(8.72±2.26)分,他评为(7.04±2.16)分比(8.42±2.71)分]及规范动手能力[自评为(7.20±3.29)分比(8.32±2.44)分,他评为(7.07±2.20)分比(8.16±2.66)分]评分低,其差异均具体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果层,PBL组和CBL组分别有4名和5名学生有意愿成为眼科医生并准备报考眼科学研究生(P=0.729)。结论应用柯氏评估模型发现PBL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思维能力,CBL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建立工作信心。

  • 标签: 眼科学 柯氏模型 教学效果 评估 基于问题学习 基于案例学习 医学生 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26例甲状腺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和研究组(恶性甲状腺结节)。收集一般资料、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与相关实验指标,利用回归模型筛选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子并构建甲状腺癌早期预警模型。年龄<50岁、TSH升高、TgAb阳性、TPOAb阳性和超声分级是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预警模型为P=EXP(-3.972+1.558×a+0.839×b+1.122×c+1.671×d-1.24×e)/[1+EXP(-3.972+1.558×a+0.839×b+1.122×c+1.671×d-1.24×e)]。相较于单纯超声检查,基于临床变量和实验指标的预警模型准确率更高,有助于甲状腺癌高危人群筛选。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功能 预警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性心律失常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并评估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 64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出院诊断、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入院时心电图特征、实验检查指标、介入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并记录是否发生院内恶性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持续性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或心室纤颤(VF)〕和死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VF分为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T/VF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2 649例AMI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134例患者(5.06%)在住院期间发生VT/VF。VT/VF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非VT/VF组(38.1%比1.7%,P<0.01)。与非VT/VF组比较,VT/VF组患者基线收缩压(SBP)更低〔mmHg(1 mmHg=0.133 kPa):125.9±28.2比132.0±24.2〕,随机血糖水平更高(mmol/L:8.6±4.8比7.4±3.8),心功能更差〔心功能Killip分级≥3级:36.6%比10.7%,左射血分数(LVEF)<0.50:56.7%比33.6%,频发性期前收缩:12.7%比1.2%〕,低钾比例更高(46.3%比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Killip分级≥3级〔优势比(OR)=3.540,95%可信区间(95%CI)为2.336~5.363〕、随机血糖>11.1 mmol/L(OR=1.841,95%CI为1.171~2.893)、LVEF<0.50(OR=0.546,95%CI为0.374~0.797)、频发性期前收缩(OR=12.361,95%CI为6.077~25.144)、血钾<3.5 mmol/L(OR=4.268,95%CI为2.910~6.259)、SBP<90 mmHg(OR=0.299,95%CI为0.150~0.597)以及肌酐(Cr)>100 μmol/L(OR=2.498,95%CI为1.170~5.334)为AMI患者发生VT/V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各项预测因子构建VT/VF风险临床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VT/VF的AUC为0.779(95%CI为0.735~0.823,P<0.001);模型评分最佳截断值为17分,敏感度76.1%,特异度67.3%。结论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T/VF可明显增加院内死亡风险。心功能Killip分级≥3级、随机血糖>11.1 mmol/L、LVEF<0.50、频发性期前收缩、血钾<3.5 mmol/L、SBP<90 mmHg以及Cr>100 μmol/L为AMI患者发生VT/VF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变量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对AMI患者VT/VF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 心室纤颤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3D打印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干实验模型,探讨其在外科医师手术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位无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随机均分成3组,A组和C组分别采用基础硅胶模型和3D打印模型进行手术训练,B组先后采用上述模型进行手术训练。应用手术技能客观结构化评估(OSATS)和5分制李克特(Likert)量表分别对训练表现和模型效能进行评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外科医师均完成了相应手术训练和模型评分。3D打印模型和基础硅胶模型的整体印象评分为(4.28±0.67)分比(3.61±0.61)分(t=3.129,P<0.05),仿真度评分为(4.22±0.81)分比(3.39±0.50)分(t=3.7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用性评分为(4.33±0.69)分比(3.89±0.76)分(t=1.844,P<0.05),触觉评分为(4.06±0.64)分比(3.94±0.80)分,美学评分为(3.94±0.73)分比(3.27±0.57)分(t=3.05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打印模型的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基础硅胶模型,训练后OSATS评分C组[(14.17±1.81)分]>B组[(11.00±1.76)分,t=3.074,P<0.05]>A组[(9.08±1.50)分,t=2.031,P<0.05],完成时间C组[(73.17±5.23) min]<B组[(79.83±6.27) min,t=1.999,P<0.05]<A组[(87.50±7.40) min,t=1.93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训练模型较传统模型优势明显,有助于缩短学习曲线和评价手术资质。

  • 标签: 3D打印 腹腔镜抗反流手术 实验室模型 手术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研制科学、客观、可量化的手术手术配合质量评价量表,旨在持续改进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编制初始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最终形成手术手术配合质量评价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80名手术医生进行调查,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3份,有效回收率为93.9%。结果手术手术配合质量评价量表分为期望量表和感知量表,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期望、感知量表提取的5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3.22%、72.87%。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0~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4,量表水平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90。期望、感知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是0.952、0.949,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2、0.905,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800。结论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手术手术配合质量评价量表科学、客观、可量化,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手术手术配合质量的评价。

  • 标签: 手术室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手术配合 质量评价 德尔菲法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乳腺癌约占女性癌症的30%,40年至今乳腺癌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高表达约在20%的乳腺癌患者中存在,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在众多用于Her-2+乳腺癌研究的动物模型中,转基因小鼠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等相关机制以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有助于Her-2+乳腺癌的治疗靶点筛选以及新药研发。目前,转基因小鼠主要通过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来构建,本文列举了由类启动子驱动且适用于Her-2+乳腺癌研究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对其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标签: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GO)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种膝骨性关节炎(KOA)动物模型的软骨修复作用。方法选择12周雄性新西兰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每组15只):A组采用改良Hulth+软骨缺损法建立KOA动物模型,B组采用改良木瓜蛋白酶控释剂注射法建立KOA动物模型。每组造模后分为4个亚组:空白对照组(n=3)、GO组(n=4)、UCMSCs组(n=4)、GO+UCMSCs组(n=4)。分别于动物模型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0.5 ml的质量浓度为9 g/L的NaCl溶液、GO颗粒润滑剂(GO质量浓度为30 μg/ml,溶剂为质量分数为0.25%的透明质酸)、UCMSCs悬液(5×106个/ml)、GO颗粒润滑剂载UCMSCs混合悬液(GO质量浓度为30 μg/ml,UCMSCs浓度为5×106个/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治疗后8周各组动物的血清一氧化氮(NO)、Ⅱ型胶原蛋白(COL-Ⅱ)、糖胺聚糖(GA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8周,A、B组中GO+UCMSCs组的血清NO、IL-6、TNF-α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血清COL-Ⅱ、GAG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A组中空白对照组的血清NO水平低于B组中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097±0.352) ng/ml比(23.662±0.056) ng/ml,P<0.05];A组中UCMSCs组、GO+UCMSCs组的血清COL-Ⅱ水平分别高于B组中对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5.589±0.063) ng/ml比(14.429±0.092) ng/ml,(19.372±0.063) ng/ml比(16.257±0.416) ng/ml,均P<0.01];A组中空白对照组、GO+UCMSCs组的血清GAG水平分别高于B组中对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3.832±0.891) ng/ml比(18.709±0.552) ng/ml,(37.439±2.155) ng/ml比(26.554±0.450) ng/ml,均P<0.01);A组中空白对照组、GO+UCMSCs组的血清IL-6水平分别低于B组中对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6.082±0.323) ng/ml比(18.367±0.861) ng/ml,P<0.05;(7.426±0.294) ng/ml比(8.680±0.242) ng/ml,P<0.01];A组中空白对照组、GO+UCMSCs组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低于B组中对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9.466±0.177) ng/ml比(10.013±0.197) ng/ml,P<0.05;(5.139±0.183) ng/ml比(6.210±0.058) ng/ml,P<0.01]。结论GO载UCMSCs能促进种KOA动物模型软骨细胞分泌,降低关节内炎症因子水平,起到软骨修复作用。

  • 标签: 关节炎,膝 间质干细胞 脐带 氧化石墨烯 软骨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流动力学、液体平衡相关参数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脱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住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24 h并进行脱机试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的基线资料、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的血流动力学参数、B型利钠肽(BNP)、尿量、液体平衡量以及脱机前24 h内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BNP、尿量、液体平衡量、利尿剂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机械通气期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情况。根据是否脱机成功将纳入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比较组间各变量的差异,将脱机前24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并找出造成脱机失败的可能因素。结果共有15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脱机成功138例,脱机失败21例。组入ICU 24 h内PiCCO监测参数、BNP、尿量、液体平衡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脱机前24 h内BNP(χ2=9.262、P=0.026)、中心静脉压(CVP;χ2=7.948、P=0.047)、左收缩力指数(dPmx;χ2=10.486、P=0.015)、尿量(χ2=8.921、P=0.030)、液体平衡量(χ2=9.172、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为完善模型和提高预测准确率,将脱机前心排血指数(CI;χ2=7.789、P=0.051)也纳入预测模型。最终将脱机前24 h内BNP、CVP、CI、dPmx、尿量、液体平衡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预测脱机失败的准确率为92.9%,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6.8%;用年龄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进行校正后,其准确率为94.2%,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1.2%。结论以PiCCO监测指标联合液体平衡指标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预测脱机的准确率高,能指导临床脱机。

  • 标签: 脱机失败预测模型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液体平衡 B型利钠肽
  • 简介:摘要在不同年、月的职业需求数据和不同的教育水平的中国学生通过相关系数判断预测精度,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求解职业需求与教育背景的线性部分,再由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部分实现阴影匹配。其次,在职业需求数量序列标准化后,通过马氏链对相关系数权重进行排序,权衡职业需求程度。最后,利用基于ARIMA对非线性部分在当前情形下未来三年的就业需求进行预测。

  • 标签: BP 神经网络 马尔可夫链 系统聚类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 数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