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宁波鄞州第二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3例肾移植术后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为斜疝,使用聚丙烯疝补片行Lichtenstein修补术,手术时间60~120 min,中位手术时间90 min,1例因输精管与移植肾输尿管致密粘连,切断输精管,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截至2021年8月,术后随访1~26个月,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观察到切口感染、疝复发、异物不适感、睾丸萎缩、射精痛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肾移植术后的腹股沟疝患者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移植肾影响较小,手术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心脏瓣膜术后瓣位再次瓣膜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评价分析手术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病历检索系统,统计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中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重症瓣膜团队同一术者收治的204例再次手术患者中142例瓣膜术后瓣位功能障碍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瓣膜成形或置换术后再次接受瓣膜置换或成形术者,不包括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及三尖瓣成形术未置入成形环患者。共纳入142例患者,男60例(42.25%),女82例(57.75%),年龄6~83岁,平均59.4岁。结果瓣位再次瓣膜手术原因包括:人工瓣膜瓣周漏、人工生物瓣衰败、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瓣膜成形术后再次功能障碍;其中常规手术110例,微创全胸腔镜下及胸腔镜辅助手术32例;术后出现脑出血死亡1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死亡1例,其余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使用IABP 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二次气管插管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死亡2例(1.41%,2/142)。结论心脏瓣膜术后瓣位再次瓣膜手术的原因较多且难度较大,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微创术式可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及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心脏瓣膜 再次手术 同瓣位瓣膜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反相位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行MR反相位增强成像,在反相位图像上计算胶质瘤实体部分信号下降比率(signal loss ratio,SLR),比较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和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 SLR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SLR值的分级效能。结果HGG的SLR值高于LG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R鉴别HGG和LGG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895。结论反相位成像能帮助进行胶质瘤的分级,且简便易行,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胶质瘤 分级 磁共振成像 同反相位成像 信号下降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皮素D(GSDMD)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体外实验中对胶质瘤细胞系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胶质瘤中GSDMD基因的表达特点,及GSDMD表达水平高低临床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人胶质瘤细胞U251MG、U87MG、LN229及正常胶质细胞HMC3中GSDMD的表达;运用慢病毒GSDMD基因敲除载体(LV-shGSDMD)与慢病毒空载对照(LV-NC)转染胶质瘤细胞LN229,并筛选稳转株LN229-NC和LN229-shGSDMD;应用qRT-PCR检测GSDMD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LN229-NC、LN229-shGSDMD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检测LN229-NC、LN229-shGSDMD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N229-NC、LN229-shGSDMD细胞GSDMD、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的表达情况,两组间的比较采用双尾Student t检验。结果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及基因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中,胶质瘤组GSDMD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中的正常组织(3.62±0.04比2.83±0.01,t=24.44,P<0.05),胶质瘤中GSDMD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组[2.1年比7.9年,风险比(HR)=4.5,P<0.05];胶质瘤中GSDMD、IL-1β、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且随胶质瘤等级升高而上升。胶质瘤中NLRP3的表达水平同样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但胶质瘤的等级没有明显关联。在细胞实验中,GSDMDmRNA在胶质瘤细胞系U251MG、U87MG、LN229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胶质细胞HMC3(4.04±0.35、4.76±0.21、6.29±0.28比1.00±0.07,P<0.05),而LN229高于其他胶质瘤细胞系(F=200.2,P<0.05);基因敲除后,LN229-shGSDMD组较LN229-NC组细胞中GSDMD mRNA的表达量下降(0.15±0.04比1.00±0.01,t=14.32,P< 0.05);CCK-8实验中,LN229-shGSDMD组细胞吸光度(A)值曲线在LN229-NC组细胞下方,增殖活性下降(t=4.580,P<0.05);迁移实验中LN229-NC组细胞迁移效率显著高于LN229-shGSDMD组细胞(393.8±11.61比187.0±6.20,t=50.25,P<0.05)。与LN229--NC组比较,LN229-shGSDMD组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NLRP3下调(0.923±0.003比0.671±0.004,t=579.72,P<0.05)、Caspse-1下调(1.221±0.005比0.498±0.001,t=180.61,P<0.05)、IL-1β下调(1.221±0.005比0.498±0.001,t=180.64,P<0.05),与生信分析结果及表型一致。结论GSDMD过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其机制可能焦亡途径有关。

  • 标签: 胶质瘤 增殖 迁移 焦亡
  • 简介:摘要以咽部肿为典型表现的巨大食管肿临床上罕见,本文报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例巨大食管肿均来源于环后区,随着肿瘤生长,向食管管腔内延伸。我们分别采用咽侧切开和经口直达喉镜的方法给予切除,病理为错构瘤及脂肪瘤,术后随访2~20个月,未见并发症及肿瘤复发。针对此类病变手术的关键及难点在于肿瘤根蒂部的识别、显露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保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腘动脉外膜囊肿(CADPA)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兼具多种下肢缺血病变临床表现的罕见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文献报道较少。针对此病的诊断方法和具体治疗方式仍有争议,且各种重建管腔方式的远期通畅率仍有待长期观察。本院于2020年11月收治1例,采取CADPA切除合并小隐静脉移植术治疗,术后患者跛行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

  • 标签: 腘动脉外膜囊肿 小隐静脉 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A)成瘾患者与健康人之间静息态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以及两侧半球对称体素间功能连接的差异。方法选择自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宁波市康宁医院首次接受戒毒治疗的46例MA成瘾患者进入MA成瘾组,同期招募与MA成瘾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6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应用局部一致性(ReHo)与镜像伦功能连接(VMHC)的分析方法,分别从动态(d-ReHo、d-VMHC)、静态(ReHo、VMHC)两个角度评估MA成瘾患者的静息态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以及两侧半球对称体素间功能连接的改变,并将组间差异脑区检测值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A成瘾组左侧内侧眶额皮层(mOFC)ReHo值显著减低,左侧mOFC、左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及左侧中央后回d-ReHo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A成瘾组双侧mOFC、中央前回以及中央后回VMHC值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A成瘾组显著差异脑区ReHo值、d-ReHo值、VMHC值与BPRS量表总分、各项因子分以及服用MA总剂量(去除离群值后)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MA成瘾患者局部脑区(尤其是mOFC)神经自发活动协同性、稳定性以及半球间活动的协同性均出现显著异常;左侧mOFC异常的ReHo值、d-ReHo值以及VMHC值可能是MA成瘾重要的影像学标记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局部一致性 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侧趾腓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科对20例患者的趾腓侧皮瓣的供区采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8~52)岁。先将趾腓侧皮瓣供区缝合缩小创面,剩余创面的横行宽度0.4~1.6 cm,创面的面积为0.5 cm×0.8 cm~1.6 cm×1.8 cm。随后采用侧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缩小的创面。V-Y皮瓣横行推进距离0.2~0.8 cm,皮瓣切取的面积为1.0 cm×1.4 cm~1.8 cm×2.4 cm。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随访内容包括:V-Y推进皮瓣成活情况,切口有无感染,皮瓣外形、质地、纹理及感觉,皮瓣及趾有无疼痛,供区趾及皮瓣对冷耐受性,供区趾及皮瓣瘢痕情况,供区趾外观、感觉及屈伸功能,供区趾有无特殊不适以及是否影响行走等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18(平均14)个月, 趾横行V-Y推进皮瓣全部成活, 趾供区切口无感染,切口I期愈合。皮瓣外形、纹理及质地与对侧趾相同位置皮肤接近, 趾横行V-Y推进皮瓣及供区趾TPD均为4~7 mm。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皮瓣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3分,供区趾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6分。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价皮瓣的瘢痕平均为0.2分,供区趾瘢痕平均为1.2分。供区趾外观与对侧趾外观无明显差别,V-Y推进皮瓣及供区趾均无疼痛等不适,所有病例供区足部行走、跑步、跳跃、踮脚时均无影响。结论采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侧小面积趾腓侧皮瓣供区,可获得满意的修复外形及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V-Y推进皮瓣 趾腓侧皮瓣 供区
  • 简介:摘要例1,6月龄女婴,因“全身针尖样出血点1个月余,血常规异常5 h”入院。例2,8月龄女婴,为例1同胞姐姐,因“发热,血常规异常1 d”入院治疗。该对双胞胎患儿先后确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临床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其白血病融合基因均显示为MLL-SEPT6融合,染色体核型具有高度一致性,显示为46,XX,t(X;11)(q24;q23),均被定为 AML的高危型。例1经过初次诱导缓解治疗后第28日骨髓达到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0.01%,但后期拒绝随访。例2未进行诱导化疗且拒绝随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体素镜像伦连接(voxel mirror homunculus connection, VMHC)方法,针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进行大脑半球伦功能连接的研究。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为横断面研究,根据纳排标准,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的T2DM患者22例纳入T2DM组和从社会招募的正常对照者22例(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与T2DM组患者相匹配)纳入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3.0 T磁共振扫描,应用DPABI_V4.0软件及SPM8对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VMHC方法分析两组受试者的全脑镜像伦连接,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显著差异脑区平均标准化VMHC值与空腹血糖值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双侧小脑小叶Ⅸ区VMHC值均升高(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但差异脑区的平均标准化VMHC值与空腹血糖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2DM患者双侧小脑半球伦功能连接异常,可能为T2DM患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镜像同伦连接 2型糖尿病 磁共振成像 小脑半球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组织因子途径抑制(TFPI)是组织因子介导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主要抑制,主要来源于微血管内皮细胞。近年研究发现,TFPI在血友病、脓毒症、抗磷脂综合征、静脉血栓栓塞等疾病中发挥作用,并且通过抗凝机制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有多种方法检测TFPI的来源、含量及功能,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抗凝 检测方法 出凝血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飞溅导致眼外伤的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分析西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急诊住院的眼外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外伤由高速飞溅导致。分析眼外伤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21名患者,占同时期眼外伤住院患者的12.83%,男∶女为10.1∶1,年龄2~77(42.32±13.11)岁,其中40~59岁年龄段多见,均为单眼受伤。绝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164例,74.21%),以体力劳动者为主(198例,89.59%),外伤多发生在工作单位(108例,48.87%)和农耕场所(73例,33.03%)。受伤等级以4级(光感~0.02)为主(136例,61.54%)。几乎均为开放性眼外伤(218例,98.64%),其中眼内异物占比最大(144例,65.16%);受伤分区以Ⅰ区占比最高(138例,62.44%)。220例(99.55%)行Ⅰ期急诊手术,其中66例(29.86%)行Ⅱ期手术。异物致眼外伤的前3位并发症分别是外伤性白内障(164例,74.21%)、眼内异物(148例,66.97%)和玻璃体积血(113例,51.1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房积血、眼内异物及外伤性白内障是患者视力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速飞溅致眼外伤的发生率较高,以农村中青年体力劳动者居多,对视力损害大且并发症多,近乎全部需手术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对视力改善与否的影响较大。

  • 标签: 眼损伤 眼异物 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20—2021年大市某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大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报的3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情况、转归情况、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及关联性。结果300例不良反应事件中,男性138例(46.00%),女性162例(54.00%);0~14岁61例(20.33%),67~86岁97例(32.33%);静脉给药241例,口服给药59例;共使用7类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占比最多(42.33%),其后排序依次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硝基咪唑类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包括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300例不良反应中轻度177例(59.00%),中度91例(30.33%),重度32例(10.67%);不良反应与抗菌药物关联性中,肯定35例(11.67%),很可能257例(85.67%),可能8例(2.66%),无不太可能、未评价以及无法评价的不良反应;患者转归情况中,痊愈271例(90.33%),好转29例(9.67%),无一例死亡。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可累及皮肤或多个系统,且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及种类等,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需要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同时还要避免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
  • 简介:摘要采用ARMS技术对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56个手术标本进行BRAFV600E 基因突变检测,同时结合NGS技术对BRAFV600E基因未见突变的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8例PTC患者共56例样本进行BRAFV600E检测,突变率为88%,其中男性突变率为81%,女性突变率为90%。同一个患者双侧都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为22例,发生率为79%;5例患者双侧BRAFV600E基因突变不一致,发生率为18%,经NGS技术验证,男性1例样本为HRAS基因突变,女性1例为TERT基因启动子区突变,1例为HRAS基因突变,2例为RET融合基因突变。另1例PTC患者两侧未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经NGS技术验证,双侧都为RET基因融合突变。大部分双侧患病PTC患者双侧同时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但也存在着一部分比例的双侧PTC患者不是同时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使用高能射线治疗皮肤表面附近的病变时,由于高能射线的剂量建成效应,需要在皮肤表面放置组织填充(bolus)以增加表皮剂量。目前,手工制作的bolus摆位重复性较差,商品化的bolus与不规则皮肤之间存在空气间隙。3D打印具有可个性化定制、自动化制作复杂形状bolus的优势。本文主要回顾了手工制作、商品化、3D打印bolus材料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组织填充物 表皮剂量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焦炉逸散所致肺癌的病理类型并分析其不同暴露水平的关联性。方法于2020年10月,收集86例焦炉逸散所致肺癌确诊病例相关资料(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相关职业接触情况、临床资料),依据作业工人所在岗位的COEs浓度不同进行分组:辅助岗位工人作为低暴露组(11人),焦侧和炉底岗位工人作为中暴露组(14人),炉顶岗位工人作为高暴露组(61人),分析肺癌的病理类型与不同暴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工人年龄、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工人所患肺癌的例数及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校正干扰因素之后,随着暴露水平的增加,未分化癌(主要指小细胞肺癌)的数量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工龄延长,肺癌发病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不同工龄工人肺癌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炉逸散所致肺癌病理类型以未分化小细胞癌多见,并随着工龄延长肺癌发病有增高趋势。

  • 标签: 职业暴露 焦炉逸散物 多环芳烃 肺癌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目前临床上主要依赖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来诊断膀胱癌,随着临床实践需要和科研进步,如何通过尿液成分分析来实现膀胱癌的无创性诊断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现阶段已有一些尿液标志被批准应用于临床,但因各种局限性均未得到临床指南的正式推荐,当然也包括很多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尿液生物标志,如DNA甲基化、微卫星分析、miRNA等。本文就目前的尿液膀胱肿瘤标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膀胱癌 尿液肿瘤标志物 DNA甲基化 miRNA 微卫星分析
  • 简介:摘要制定再版联网辅助评估和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目的为在原基础上通过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数字化、数字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体系化"的策略,将肺结节诊治中国共识和亚太指南融入"AI肺结节管理程序"(PNapp 5A)和初评与研判二流程体系,将手工业作坊式诊疗模式提升为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联网流水作业工程。(1)初评流程,由初诊医师和初评专家执行PNapp 5A的1A~3A程序。1A(Ask,询问):录入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史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等;2A(Assessment,评估):应用影像学评估肺结节外观、内涵的良恶性特点和随访变化;3A(Advice,建议):完成鉴别诊断所需肿瘤标志、真菌和结核等常规检查。其后PNapp 5A自动反馈智能评估的肺结节恶性风险级别(低、中、高),然后由初诊医师管理低级风险患者;对中、高度风险患者则建议AI和循环异常细胞等个体化检查,供初评和研判专家会诊参考;高度风险患者则需进入下述程序。(2)研判流程,由研判专家执行PNapp 5A的4A和5A程序。4A(Arrangement,安排):有活检适应证者,首先顺序选择支气管镜引导(包括支气管内超声或磁导航支气管镜等)的非手术活检;不合适支气管镜检查或者有转移可能者,可考虑经胸壁针吸活检术。不能除外感染者,可考虑经验性抗生素治疗1~2周后复查;肺结节<10 mm者,可根据共识、指南安排随访。肺结节>10 mm难以确诊者应考虑为难定性肺结节,建议邀请更有经验的研判专家与AI系统交流互动(人机多学科会诊)会诊提供诊疗意见。5A(Assistance,辅助):根据组织病理、分子病理和分期、实施术后常规管理,也可参考AI、循环异常细胞和表观遗传等个体化信息,制定个体化防治复发和转移方案,最终实现"名医治未病,大医惠众生"愿景。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人工智能 质量控制 物联网 物联网医学 智能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发作间期体素-镜像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是否受损,以及针刺治疗后VMHC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54名MwoA患者和44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被纳入研究。MwoA患者接受了为期4周的针刺治疗,而健康对照组没有任何治疗。收集所有受试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基线、患者针刺治疗前后VMHC的差异。最后探讨针刺调节的脑区VMHC变化与临床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woA患者双侧小脑Ⅷ区、楔叶和中央后回的VMHC明显降低(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针刺后,MwoA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改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楔叶减低的VMHC明显增强(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双侧楔叶VMHC的增强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变呈正相关(r=0.291,P<0.05)。结论双侧小脑、视觉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VMHC受损可能参与了偏头痛发作间期的中枢机制。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增强双侧楔叶减弱的VMHC。

  • 标签: 偏头痛,无先兆 发作间期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闭塞性脑血管病,以颈内动脉末端进行性闭塞伴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主要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相关生物标记的发现可为阐明烟雾病的发病机制、实现烟雾病的早期诊疗提供希望。笔者现从与烟雾病相关的编码基因、非编码RNA及蛋白角度出发,阐述其参与烟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以深入阐明其作为烟雾病生物标记的价值。

  • 标签: 烟雾病 生物标记物 编码基因 非编码RNA 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