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严重烧伤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参与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和烧伤后高代谢的发生发展。合理应用镇痛镇静药物是抑制严重烧伤早期应激反应的主要手段,可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减少烧伤脓毒症风险。此外,良好的创面处理、感染控制、营养支持和胃肠道功能保护、睡眠管理等综合手段均有助于减轻烧伤后应激反应。研究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机体多种应激和内分泌激素及免疫格局改变,探索烧伤后高代谢的发生机制和调控手段,针对严重烧伤后镇静镇痛策略以及应激和高代谢管理等达成共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率。

  • 标签: 烧伤 代谢 镇痛 镇静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观察比较老年肠癌患者手术中维持不同麻醉深度出现的应激反应,为临床治疗老年肠癌患者时对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肠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采用Nacrotrend麻醉监控系统对麻醉深度进行控制,依据麻醉深度分为浅度(D0)、中度(D2)、深度(E1)3组,每组40例。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建立气腹前2 min(t3)、建立气腹后2 min(t4)、手术结束时(t5)和拔管时(t6)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检测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e)和术后1 d(td)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内皮素(ET-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患者术中血压异常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2组、E1组在t2时MAP显著低于D0组(P均<0.05);E1组患者在t1、t2和t6的MAP较D2组更低(P<0.05)。D0组患者在t2、t4的HR较麻醉前显著上升(P<0.05);E1组t2、t3、t4、t6时HR水平均显著低于D0组(P<0.05)。D0组te时ACTH、Cor、IL-6、TNF-α、CRP均较手术前显著增高,并高于E1组(P<0.05);E1组患者在te时ET-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显著高于D0组(P均<0.05);D0组患者术中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E1组(P<0.05);E1组术后谵妄(POD)和意识障碍(POCD)发生率显著高于D0组(P<0.05)。结论在老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D0深度可能会引发较强烈的术中应激反应,E1深度能够抑制应激反应,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建议在临床首选D2深度进行麻醉,并结合老年患者身体条件做相应调整。

  • 标签: 肠肿瘤 胃肠外科手术 麻醉深度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配偶陪伴式分娩对初产妇分娩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初产妇3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配偶陪伴式分娩。比较两组产妇血糖、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疼痛情况、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结果研究组血糖、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应激反应情况好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及产程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中,与常规分娩相比,配偶陪伴式分娩的助产效果显著,对产妇造成的应激反应较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造成的影响较小。

  • 标签: 配偶陪伴式分娩 初产妇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折叠、修饰和分类的主要细胞器。病毒感染通常会干扰内质网的稳态,并导致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作为一种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内质网会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通过减少内质网蛋白产生、增强蛋白折叠能力、促进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ndoplasmic reticulum-related protein degradation,ERAD)等途径减轻细胞应激压力。病毒感染诱导的ERS可以通过UPR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影响病毒感染进程。文章概述了UPR与宿主免疫反应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重点描述了病毒感染相关ERS及相关炎症反应对病毒感染进程的影响。

  • 标签: 病毒感染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医院暴力、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6月选取北京安贞医院的30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状况调查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和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临床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医院暴力、共情能力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医院暴力事件、共情能力预测护士心理应激反应的情况。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问卷279份。结果临床护士1年内遭受过医院暴力的总发生率为58.1%(162/279)。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的临床护士心理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应激反应总分与近1年暴力事件总数、语言伤害次数和威胁次数均有相关性(P<0.05);躯体冲突严重程度、想象、威胁次数与心理应激反应呈正相关(P<0.01),女性出现应激反应更多(P<0.01)。观点采择与心理应激反应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士遭受医院暴力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女性更易发生,共情能力则系针对该反应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护士 心理应激反应 医院暴力 共情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保温护理对降低宫腔镜手术膨宫液致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40例予以综合保温措施,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术前的NE、AD、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的AD、NE、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手术20 min、术毕的体温高于对照组,整体体温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寒战、苏醒延迟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保温护理用于宫腔镜手术中,可减少手术中膨宫液导致的应激反应、感染反应,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保温护理 宫腔镜 膨宫液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期间不同麻醉深度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维持深度麻醉,即脑电双频指数(BIS)为36~45,B组维持中度麻醉,即BIS为46~55,C组未行BIS监测。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60 min(T2)、缝皮结束即刻(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应激指标皮质醇及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T1、T2、T3时刻A组的血糖浓度分别为(5.28±0.49)mmol/L、(5.34±0.49)mmol/L、(5.40±0.47)mmol/L,皮质醇浓度分别为(142.75±31.45)ng/ml、(181.36±19.62)ng/ml、(153.81±33.92)ng/ml;B组的血糖浓度分别为(5.63±0.35)mmol/L、(6.06±0.19)mmol/L、(5.79±0.44)mmol/L,皮质醇浓度分别为(168.45±31.16)ng/ml、(171.09±25.28)ng/ml、(159.39±18.77)ng/ml;C组的血糖浓度分别为(6.35±0.56)mmol/L、(7.04±0.26)mmol/L、(6.17±0.54)mmol/L,皮质醇浓度分别为(191.13±46.00)ng/ml、(283.25±30.07)ng/ml、(183.01±19.71)ng/ml。C组T1、T2、T3时刻的血糖及皮质醇浓度均较A、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T1时刻的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2、T3时刻的MAP分别为(69±5)mmHg(1 mmHg=0.133 kPa)、(67±6)mmHg、(75±7)mmHg,B组分别为(80±8)mmHg、(79±4)mmHg、(84±9)mmH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组T1、T2、T3时刻的心率、MAP与各自T0时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T1、T2时刻的心率、MAP与T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应行BIS麻醉深度监测,并使之维持于46~55,这不仅可抑制应激反应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微。

  • 标签: 外科手术 监测,手术中 应激 麻醉深度 双频指数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辅助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HF)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氧化应激因子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FS、LVESD、LVEDD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F、FS指标分别为(49.31±4.85)%、(17.25±3.47)%,均高于对照组(45.62±5.28)%、(14.87±3.60)%,LVESD、LVEDD指标分别为(36.48±3.75)mm、(44.39±4.32)mm,均低于对照组(42.74±3.42)mm、(48.25±4.9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分别为(45.17±5.68)ng/L、(0.14±0.05)μg/L、(1.79±0.27)mg/L,均低于对照组(59.41±6.39)ng/L、(0.24±0.06)μg/L、(2.26±0.3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MPO、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PO、MDA水平分别为(472.65±18.12)mg/L、(4.57±0.64)μmol/L,均低于对照组(508.19±20.76)mg/L、(8.30±1.74)μmol/L,SOD水平为(128.40±11.37)U/ml,高于对照组(87.31±8.68)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辅助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老年HF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可能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氧化/抗氧化失衡有关,且安全性具有保证。

  • 标签: 老年心力衰竭 常规抗心衰方案 复方丹参片 心功能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内质网是一种细胞器,可以使新合成的蛋白质通过甲基化、羟基化、脂化或形成二硫键正确折叠。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由内腔中未折叠蛋白的积累引起的细胞应激反应。为应对ERS,细胞建立了一种进化保守的机制,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PR的稳态激活会执行适应性程序,当应激强调超过UPR的适应范围时,UPR便会触发细胞凋亡。此外,UPR的不同信号通路与微生物感染途径相互作用,开启或放大了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文章对ERS介导细胞凋亡及免疫炎症反应进行总结和概述,以便进一步认识免疫炎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 标签: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免疫炎症
  • 简介:摘要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及路径的深入发展以及相关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和可行性,ERAS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表明,ERAS逐渐应用于胃肠外科,通过诊疗方案的最优化,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方案、手术方式、术后康复等,在围手术期可一定程度提升胃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且在减少术后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快胃癌术后恢复速度,ERAS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 标签: 胃肿瘤 康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手术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2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11%(4/36)比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43,P<0.05)。观察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2.15 ± 0.38) d比(3.89 ± 0.56) d、(2.39 ± 0.34) d比(3.58 ± 0.62) d、(2.56 ± 0.43) d比(3.81 ± 0.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5.427、10.098、10.50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2.38 ± 3.29) d比(18.74 ± 4.15)d],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93.17 ± 16.52) ml比(158.93 ± 21.09) ml],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85.63 ± 23.14) min比(129.90 ± 18.76)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06、14.728、11.225,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17.84 ± 3.87) mg/L比(32.16 ± 5.64) mg/L、(307.12 ± 15.64) ng/L比(369.84 ± 21.25) ng/L、(84.62 ± 5.89) ng/L比(98.93 ± 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561、14.263、8.828,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血清NE和Cor水平低于对照组[(187.34 ± 14.62) ng/L比(235.27 ± 19.83) ng/L、(103.24 ± 12.09) μg/L比(147.86 ± 20.1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1.673、11.405,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且对炎性反应应激反应影响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对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4例,其中62例患者采用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第3天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指标的变化、术前和术后1个月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89.52 ± 37.28)ml比(258.94 ± 32.14)ml],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71.92 ± 25.43)min比(231.09 ± 23.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1.105、9.347,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29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68%(6/62)比24.19%(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44,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145.32 ± 12.39)μg/L比(197.56 ± 18.78)μg/L、(84.54 ± 5.98)μg/L比(98.93 ± 7.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8.283、12.047,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101.31 ± 6.56)μg/L比(149.09 ± 12.31)μg/L、(18.94 ± 4.53)mg/L比(29.95 ± 4.16)mg/L、(84.52 ± 5.89)ng/L比(109.32 ± 8.6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972、14.096、18.675,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78.79 ± 4.50)%比(72.16 ± 3.64)%、(67.84 ± 3.24)%比(60.39 ± 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020、11.142,P<0.05)。结论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近期效果明显,且对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和肺功能影响小。

  • 标签: 胸腹腔镜手术 食管肿瘤 近期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对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4例,其中62例患者采用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第3天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指标的变化、术前和术后1个月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89.52 ± 37.28)ml比(258.94 ± 32.14)ml],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71.92 ± 25.43)min比(231.09 ± 23.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1.105、9.347,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29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68%(6/62)比24.19%(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44,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145.32 ± 12.39)μg/L比(197.56 ± 18.78)μg/L、(84.54 ± 5.98)μg/L比(98.93 ± 7.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8.283、12.047,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101.31 ± 6.56)μg/L比(149.09 ± 12.31)μg/L、(18.94 ± 4.53)mg/L比(29.95 ± 4.16)mg/L、(84.52 ± 5.89)ng/L比(109.32 ± 8.6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972、14.096、18.675,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78.79 ± 4.50)%比(72.16 ± 3.64)%、(67.84 ± 3.24)%比(60.39 ± 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020、11.142,P<0.05)。结论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近期效果明显,且对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和肺功能影响小。

  • 标签: 胸腹腔镜手术 食管肿瘤 近期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2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11%(4/36)比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43,P<0.05)。观察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2.15 ± 0.38) d比(3.89 ± 0.56) d、(2.39 ± 0.34) d比(3.58 ± 0.62) d、(2.56 ± 0.43) d比(3.81 ± 0.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5.427、10.098、10.50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2.38 ± 3.29) d比(18.74 ± 4.15)d],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93.17 ± 16.52) ml比(158.93 ± 21.09) ml],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85.63 ± 23.14) min比(129.90 ± 18.76)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06、14.728、11.225,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17.84 ± 3.87) mg/L比(32.16 ± 5.64) mg/L、(307.12 ± 15.64) ng/L比(369.84 ± 21.25) ng/L、(84.62 ± 5.89) ng/L比(98.93 ± 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561、14.263、8.828,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血清NE和Cor水平低于对照组[(187.34 ± 14.62) ng/L比(235.27 ± 19.83) ng/L、(103.24 ± 12.09) μg/L比(147.86 ± 20.1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1.673、11.405,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且对炎性反应应激反应影响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住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2例,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纳基于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应激反应指标、手术配合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HR、MAP、SBP、DB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手术配合度(95.12%)高于参照组(73.17%)(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参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可有效减轻输尿管结石患者不良情绪、应激反应,提高配合度,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人文关怀 手术室护理 输尿管结石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对肝癌手术应激患者的反应及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化疼痛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强化疼痛管理的基础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应激反应〔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理应激反应评分的差异,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生理应激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理状态的评分比较,刚入院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术后6 h、术后12 h,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其心理状态也优于刚入院时。

  • 标签: 解决模式 肝癌手术 应激反应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逆灌注法对移植肝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灌注对照组(IPR组)和逆灌注实验组(RETR组),各60只,分别行正灌注、逆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术,分别于再灌注后1、2、6 h检测大鼠血清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质量;选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开腹后检测上述指标,上述动物实验于2个月内完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SOD水平上,IPR组和RETR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22,P<0.05),IPR组在1、2、6 h[(3.49±1.55)、(3.08±1.88)、(2.24±1.20) U/mg蛋白]均显著低于RETR组[(5.06±1.63)、(4.60±1.15)、(3.57±1.37) U/mg蛋白,t=-2.197、-2.182、-2.3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水平上,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76,P<0.05),IPR组在1、2、6 h[(125.84±50.57)、(158.36±70.92)、(264.60±93.56) nmol/mg蛋白]都要显著高于RETR组[(70.71±40.30)、(80.12±27.86)、(153.26±99.71) nmol/mg蛋白,t=2.696、3.247、2.5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水平上,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8,P<0.05),IPR组在1、2、6 h[(156.91±83.88)、(625.37±317.44)、(1420.24±680.60) ng/L]都要显著高于RETR组[(93.44±38.70)、(337.62±248.84)、(885.95±401.22) ng/L,t=2.173、2.256、2.13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MGB1水平上,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042,P<0.05),IPR组在1、2 h[(2 402.93±103.71)、(2 521.26±274.52) ng/L] HMGB1水平显著高于RETR组[(1 982.58±134.66)、(2 168.19±139.71) ng/L,t=-7.821、-3.6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逆灌注法能减少移植大鼠术后的氧化应激分子和炎性因子的释放,起到保护移植肝肝功能的作用。

  • 标签: 肝移植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 作者: 朱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开展系统护理对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子痫前期患者,84例均由本院提供,1:1比例分组,予以系统护理的为甲组,予以常规护理的为乙组,情绪变化、妊娠结局为对比项目。结果:同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尤其是甲组,其两分值比乙组更低,P<0.05;两组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作比,甲组低,乙组高,P<0.05。结论:实施系统护理既有利于缓解子痫前期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又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借鉴,具有全面推广价值。

  • 标签: 子痫前期;心理应激反应;妊娠结局;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人格特征的共性与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n=50),另选取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0),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分析患者人格特征特点及应激反应,人格特征共性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AS粗总分与SAS标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粗总分与SDS标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且抑郁、焦虑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人格特征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默疗法在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尿动力学检查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静默疗法。记录2组患者检查时间、检查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检查开始前10 min、检查开始后10 min、检查结束后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检查前1 d、检查前1 h和检查结束后10 min心理应激水平。结果试验组检查时间为(33.56 ± 4.95)min,血尿发生率为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2 ± 6.32)min、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60,χ2值为4.050,P<0.05)。检查开始前10 min、开始后10 min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9.18 ± 10.99)、(130.73 ± 11.81)mmHg(1 mmHg=0.133 kPa)和(89.42 ± 14.50)、(98.36 ± 15.51)mmHg,低于对照组的(135.93 ± 10.17)、(139.49 ± 10.64)mmHg和(96.29 ± 13.85)、(105.80 ± 12.0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97~3.695,P<0.01或0.05)。检查开始前10 min、开始后10 min、结束后10 min试验组心率为(85.53 ± 11.82)、(90.51 ± 8.82)、(74.09 ± 8.20)次/min,低于对照组的(92.80 ± 11.95)、(95.84 ± 10.02)、(77.60 ± 8.5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00、2.680、1.992,P<0.01或0.05)。检查前1 h试验组SAS、SDS评分为(54.42 ± 3.85)、(54.11 ± 4.65)分,低于对照组的(58.44 ± 7.37)、(56.11 ± 4.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247、2.079,P<0.01或0.05)。结论静默疗法能降低尿动力学检查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静默疗法 尿动力学检查 应激反应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