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在院外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26例出院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外健康管理,研究组实施院外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下护理,均干预3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以DOSE指数评估两组的病情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后,研究组的ESCA评分为(114.45±3.26)分,高于对照组的(99.92±6.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66,P<0.001);实施后,研究组的DOSE指数为(2.28±0.08)分,低于对照组的(2.72±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92,P<0.001)。结论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下护理可改善院外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病情。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为基础的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OL-C30)评价两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癌相关知识掌握率为92.0%,对照组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QOL-C30量表总体健康领域评分(64.83±8.5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3,P<0.01)。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 %,对照组为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3,P<0.01)。结论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为基础的护理可提高患者对自我疾病的认知,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采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倦、气促、失眠、食欲丧失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

  • 标签: 肿瘤 妇科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疾病认知 自我管理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行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方案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白血病 慢性疾病轨迹护理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Matthias B Schulze及其同事讨论了目前已知的膳食模式与癌症、冠心病、卒中及2型糖尿病的关联,重点在仍不确定的领域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管理模式关系到患者的转归和结局,国外慢病管理的主要优势是由医疗保险负担,医疗机构在有限范围内互联互通,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主导,患者积极参与;国内虽然在形式上包含了社区慢病管理,也出台了指导性文件,但在政策落地、信息系统、社区资源和患者教育等方面仍需要改进。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发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最常见的是肺血栓栓塞症(PTE)。其中部分患者因血栓不溶、机化、肺血管重塑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肺血管阻力(PVR)增加,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最终可引起右心室肥厚和右心衰竭,称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国外经右心漂浮导管确诊的症状性PTE后 CTEPH发病率为 0.45%~6.20%[1],我国数据显示确诊PTE 2年后 CTEPH累积发病率为 1.3%[2]。血栓慢性化病程中,部分患者同样以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和活动耐力下降为常见症状并伴有肺灌注缺损为特征,但静息状态下不存在肺动脉高压,称之为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chronic thromboembolic disease,CTED)。此类患者临床报道不多,尚未引起重视,但症状和病灶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报道1例典型的CTED患者资料,结合诊治思路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居民膳食模式逐渐趋向西式化,同时疾病谱也逐渐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饮食已被视为许多慢性疾病共同且可改变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15-2020年的文献,从系统的角度梳理并整合了近年来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系统、代谢性疾病、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和精神系统的研究结局指标、可能机制和研究结论等。本研究发现以红肉及其加工肉类、快餐食品、含糖饮料等为特征的膳食模式是大多数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以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等为特征的膳食模式是大多数疾病的保护因素。本文提出了膳食模式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以及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膳食模式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医疗保健系统的大量负担与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管理有关。虽然常规门诊心肺康复计划显著降低了慢性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功能水平以及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但康复计划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阻止患者参加康复计划的障碍来自多个方面,包括未能向患者推荐这些服务、没有把患者转诊到这些项目;关于康复计划的潜在益处没有和患者沟通清楚;患者自身因素使其难以参加以设施为基础的康复计划,这些因素具体包括后勤障碍、财政困难、合并症和相互竞争的需求。康复计划的最新进展涉及远程交付技术(remotely delivered technology),这有助于向更多可能受益的人提供服务。最近的临床试验研究了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计划在强度、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和实施试验。本文总结了参加心肺康复计划对患者有益的证据,对下述有关新进展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如为降低成本、改善可及性开发的家庭远程遥控锻炼计划、心脏康复中的高强度间歇训练,以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替代疗法,如太极拳和瑜伽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辐射接触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3月,以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5所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572人。按是否接触电离辐射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同院体检的普通体检人员99人作为对照组;其中暴露组按辐射接触工龄分为<5年、5~10年、≥10年组。比较各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慢性代谢性疾病与辐射接触时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辐射接触工龄延长,男性晶状体浑浊、胆囊结石、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P<0.05);女性胆囊息肉的患病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体重指数、年龄因素后,辐射接触工龄≥10年是FBG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52,P<0.05)。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辐射接触工龄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32,P<0.05)。结论长期电离辐射接触会增加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

  • 标签: 辐射,电离 职业暴露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放射工作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上海市松江区岳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慢性疾病用药管理的实践,发挥社区临床药师在社区合理用药及慢性疾病用药指导的作用。方法采集上海市松江区岳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至2020年间40例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用药档案及用药重整、用药评估、指导干预、跟踪随访等药学服务记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评估分析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用药干预后的效果。结果40例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73.3岁;大于5种以上用药占80.0%(32/40),平均服用药物6.6种。共计跟踪146例次,纠正不合理用药共54例次,分别为:用法用量不合理20例次(37.0%),联合用药不当10例次(18.5%),重复用药8例次(14.8%),疗程过长8例次(14.8%),指征不明5例次(9.3%),不良反应2例次(3.7%),相互作用1例次(1.9%)。临床药师在跟踪指导用药过程中,对不合理用药共干预85次,共采纳54次,药师指导干预采纳率为63.5%;建档干预前药品种数为262种,干预后为234种,干预后用药品种数下降10.7%(28/262);干预后药品费用下降9.68%。结论社区临床药师参与慢性疾病的用药管理指导取得了初步效果,为纠正社区不合理用药、防范药物滥用现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慢性疾病用药管理 药物重整 用药案例 社区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自身炎症性疾病是一组由固有免疫缺陷或失调引起的以反复或持续炎症反应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适应性免疫在发病机制中不发挥主要作用。随着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为自身免疫引起的炎症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炎症信号通路的靶点治疗药物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膜侧向牵张术治疗糖尿病足和脉管炎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采用胫骨骨膜侧向牵张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3例(16足)患者资料,男9例(12足),女4例(4足);年龄39~77岁,平均66岁;左足7例,右足9例;5例为糖尿病足,1例为糖尿病足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术中将胫骨骨膜切开并置入牵张装置,其中3例双足溃疡者胫骨骨膜牵张器安置于较为严重的一侧。术后第3天起开始牵张骨膜,速度约0.75 mm/d,调整时限为2周,2周后手术取出牵张装置。评价术后足部毛细血管充盈和创面恢复情况,对手术前、后的足部皮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足末梢血氧饱和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采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观察双下肢血管情况。结果术后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周,平均3.85周;术前13例患者VAS评分为(5.31±1.84)分(范围2~9分),术后2周为(2.46±1.39)分(范围1~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4,P<0.001)。术前1例患足血氧饱和度未测出,其余12例为87.83%±14.83%(范围50%~98%),术后2周为92.33%±7.91%(范围75%~9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4,P=0.285)。术前10例患者足部皮温为(35.68±0.85)℃(范围34.00~36.60 ℃),术后为(36.23±0.46)℃(范围35.50~36.90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7,P=0.008)。术后2周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示毛细血管充盈反应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CTA检测,11例患者术后2周取出牵张装置后复查CTA,与术前CTA相比手术侧肢体可见明显的新生血管显影。除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患足疼痛为主,无创面症状)外,其余12例患者中2例因合并心衰或肾衰而致创面未愈合、另外10例于术后1个月创面明显好转。结论胫骨骨膜侧向牵张术可用于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膜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探索常见慢性疾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潜在的病理机制以及相关治疗。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多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意识。

  • 标签: 慢性病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医院中医慢性疾病患者对规范化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及现状,为制定中医慢性疾病规范化健康教育服务流程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3月至5月,采用自制的《中医慢性疾病规范化健康教育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调查了162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患者,男性86例、女性76例,其中年龄≤30岁10例,31~40岁25例,41~50岁27例,51~60岁38例,>60岁62例。主要了解患者慢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水平。结果共回收162份问卷,82.7%(134/162)的来自广东,慢性疾病以肾病为主(48.8%,79/162),其次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43.2%,70/162),且92.6%(150/162)的患者接受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健康教育管理。30岁以上、高文化水平和非全职职业状态的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得分上较高(均P<0.05)。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以线下(71.0%,115/162)和线上(68.5%,111/162)的宣教形式为主。线下健康教育需求以课堂(67.3%,109/162)为主,线上健康教育以微信公众号文章(74.7%,121/162)、手机视频(73.5%,119/162)和微信咨询(60.5%,98/162)为主。患者在健康咨询内容需求选择上位居前3的分别为疾病知识、饮食营养和用药知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以及照顾类型对患者健康需求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疾病患者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特征的患者制定多样化且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方案,以满足其健康教育需求。同时,为规范中医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服务流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中医慢性疾病 规范化 健康教育服务 需求
  • 简介:摘要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第70届科学年会于2021年5月15日至2021年5月17日以线上形式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本次大会涵盖了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和临床学术研究(尤其是最新临床试验)等内容。糖尿病(CVD的"等危症")与肥胖是CVD的重要危险因素,脂肪肝同样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被证实与CVD相关。本文就糖尿病及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 标签: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ACC年会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综述了儿童患者家庭赋权护理的研究现状,从干预对象、护理方式、护理内容和效果以及局限性与展望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探索我国儿童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规范与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 慢性病 家庭赋权护理 照顾者
  • 简介:摘要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引起静息痛、肢体溃疡坏死,威胁患者肢体。脊髓电刺激治疗通过复杂的疼痛门控机制调节、神经元信号通路激活和舒血管活性分子释放,可以减轻肢体疼痛,改善肢体血供。对于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如果不适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治疗或再血管化失败,而单纯药物治疗无法获得满意的疼痛缓解效果,在有保肢可能的时候可以考虑行脊髓电刺激术,以求缓解肢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发病机制涉及机体的炎症反应;而炎症通路亦是衰老的机制。AID的临床观察显示出老年性疾病年轻化的证据。本文综述AID合并衰老相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相关文献进展,并简要阐述相关机制,促进两个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衰老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一类拥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大小的囊形小体,几乎所有类型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可通过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DNA、microRNA和蛋白质等)与靶细胞相互作用而实现信息传递和功能调控。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伴随着对外泌体结构功能持续深入的探究,人们发现外泌体在气道炎症性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泌体很可能成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潜在的治疗靶点及药物的载体。本文对外泌体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哮喘 外泌体 治疗 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