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提高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1例宫内节育器的异位情况和取出方法。对取环困难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若环在宫内均可经宫腔镜取出,若环外移可在腹腔配合下取出。结果10例宫内节育器异位在宫腔镜下成功取出。1例IUD异位于盆腔行腹腔取出。所有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对取环困难的患者,宫腔镜、腹腔的辅助应用,避免和(或)减少了开腹手术的痛苦。

  • 标签: 宫腔镜 腹腔镜 宫内节育器 异位
  • 简介:摘要宫粘连宫腔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和(或)腹腔监护下宫腔镜诊治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2月81例宫粘连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40例患者在B超和(或)腹腔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粘连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常规行宫腔镜操作,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术中采用B超监护共25例,术中采用B超和腹腔联合监护共15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3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达到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对照组共有6例(14.6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诊治粘连,属于微创技术范畴,应用优势明显,在B超和(或)腹腔监护下开展宫腔镜操作,能够提高精细化操作水平,降低并发症,能够为患者安全手术提供必要保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治疗宫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宫腔镜分离子宫粘连28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后给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结果除4例经3次手术外,34例经2次手术外,其余均一次成功,总成功率86.9%。(251/289)。结论宫腔镜诊断宫粘连直观、准确、简便,并可同时完成简单的下手术,效果佳,费用低,是诊断和治疗宫粘连的可靠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检查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粘连中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对45例临床及B超疑为IUA患者行宫腔镜诊治术。结果本组45例宫腔镜下检查均确诊IUA,44例均经宫腔镜手术一次分离完成,仅1例行二次分离,术后宫成形完好41例,恢复正常经量30例。结论宫腔镜在宫粘连分解术中疗效肯定,宫腔镜是治疗宫粘连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治疗宫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宫腔镜分离子宫粘连28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给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结果除4例经3次手术外,34例经2次手术外,其余均一次成功,总成功率86.9%。(251/289)。结论宫腔镜诊断宫粘连直观、准确、简便,并可同时完成简单的下手术,效果佳,费用低,是诊断和治疗宫粘连的可靠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检查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辅助小切口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劣势,为甲状腺及旁腺疾病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意愿调查,分为全组和辅助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第一天引流量、引流总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术后5个月评价患者手术效果及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组治疗比较,全组手术时间较长,全组的第一天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多于辅助组,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辅助组,住院费用高于辅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及旁腺全辅助小切口手术都是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都具有较好的术后美容效果和较高的病人满意度。辅助小切口旁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旁腺功能亢进是快速、安全和有效的,且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全腔镜 腔镜辅助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积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防措施、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性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宫积脓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宫积脓患者中,子宫内膜炎40例,占76.9%(40/52),子宫内膜癌12例,占23%(12/52),52例患者中比较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子宫内膜炎的阴道流血率12.5%(5/40)低于子宫内膜癌患者83.3%(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有40例经抗炎治疗及充分的宫引流后治愈;12例行手术切除。结论宫积脓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妇女,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临床诊断有赖于认真的询问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运用B超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及时治疗。

  • 标签: 绝经后 宫腔积脓 子宫穿孔 预防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宫粘连诊治效果。方法对68例宫粘连行宫腔镜诊断,并确定宫粘连程度并治疗。结果6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治疗宫粘连安全、疗效确定。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器械的最佳灭菌方法分析。方法对灭菌方法和时间比较研究。结果灭菌时温度达到134℃,时间为10min。每次灭菌时都采用爬行卡进行监测,观察指示条变色程度,以判断灭菌效果。结论过氧化氢溶液在真空状态下的灭菌内进行汽化的过程中,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灭菌效果安全可靠,灭菌效果好,灭菌后所有化学指示卡和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均达到要求。无需通风,取出后立即可以使用对人身及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灭菌温度只有45度,满足对灭菌提出的低温低湿要求;操作简单,我科临床使用频率最高,是器械灭菌理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腔镜器械 灭菌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手术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手术室的1432例,统一的进行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并采用一体式的清洗方式进行消毒,设为试验组。而选取同期手术器械1275采用传统的消毒和清洗方式,设为空白对照。统计两组手术器械清洗后合格率、感染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数据指出,试验组经过手术室规范化一体式的清洗和消毒后的合格率98.40%(1404/1432例),感染率1.17%(3/257例),满意度为100%(100/100例)。而对照组的合格率90.98%%(1160/1275例),感染率3.52%(8/227例),满意度为89%(89/100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手术室规范化一体式的清洗和消毒可以有效的提高器械消毒的合格率,降低了因手术器械而出现的感染风险,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腔镜器械 规范化 一体式 清洗消毒
  • 简介:[摘要 ]随着微创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高,手术已在外科手术中得以广泛应用,并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证实有较佳的临床效果。但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常规的护理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需对护理技术进行不断改革,对护理技术、护理理念均应进行不断提高,与医疗水平达到同步发展。为此,本文对手术的护理配合注意事项以及配合技巧进行分析讨论,为提高手术护理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微创技术 腔镜手术 护理配合 注意事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专科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病例中择取78例行手术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后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组)和护理专科管理模式(试验组)对器械管理效果以及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护理管理后的器械管理质量评分、医生对器械管理及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比组,且该组器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专科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发挥着显著积极作用,不但可促进器械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且可有效降低器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更好的保障手术效率及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腔镜管理 腔镜护理专科管理模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分析探讨腹腔诊治宫外孕效果,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结合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宫外孕患者资料,比较腹腔诊治与传统开腹手术诊治宫外孕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腹腔诊治宫外孕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均要好于传统的开腹手术。结论腹腔诊治宫外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宫外孕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宫外孕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配合灯盏花素静滴改善脑部血供在治疗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泉州市中医院内一科收治的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本文观察的60例患者经采用法舒地尔配合灯盏花素静滴治疗后基本痊愈5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采用法舒地尔配合灯盏花素静滴治疗隙性脑梗死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法舒地尔 灯盏花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出血诊治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治愈38例,死亡4例,其中1例重型死于出血,3例死于再发出血及并发症。结论蛛网膜下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复发加重是该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对蛛网膜下出血的早诊断及科学规范的治疗是其预后良好的关键。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