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的92名急诊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平均分到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6名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急诊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质量,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在急诊管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早期诊断及不同创伤评分系统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对100例危重创伤患者的组织损伤程度、伤后生理状态、整体病情变化、器官功能改变及预后预测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治疗组中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APTT恢复时间较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54,P<0.05;t=2.756,t=2.84,P均<0.01);伤后MOF组的ISS和SSS分值明显高于非MOF组(t=2.254t=2.756,P均<0.05);生存组ISS、APACHEⅡ、SSS、TRISSRT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t=2.314,t=2.246,t=2.354,t=2.216,P均<0.05)。结论在多发伤中运用损伤控制能明显提高严重创伤的生存率,应作为多发伤处理广泛遵守的原则。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创伤严重度评分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发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ADSS评分系统在胃肠镜患者复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行胃肠镜手术治疗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评分系统分为PADSS组和对照组,各39例,PADSS组应用PADSS评分系统,对照组不应用PADSS评分系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胃肠镜手术顺利进行,满意度100%,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PADSS组生命体征的波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胃肠镜患者的复苏护理中应用PADSS评分系统,对麻醉效果无影响,并降低患者在术中生命体征剧烈变化,同时有效避免发生麻醉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PADSS评分系统 胃肠镜 复苏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本院的62例在ICU 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1例ICU 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1例ICU 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长、住院总费用、护理质控考核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 ICU 护理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展现了显著的应用价值。它有效地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提高了 ICU 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U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护理工作中使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的方式。结果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工作中,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的方式,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保障,使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 系统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100例有乳腺良恶肿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给予乳腺超声影像检查,进行乳腺超声影像评分。对照组给予金标准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率,从而讨论及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诊断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从而可见乳腺超声影像对于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结论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

  • 标签: 乳腺超声 影像评分 乳腺 良恶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 SBAR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102例消化内科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监护汇报方式;观察组: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 SBAR模式。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治疗效果方面相比较,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率 3.92%与 消化道出血率11.76%低于对照组患者 重症监护室入住率19.61%与 消化道出血率43.14%,存在一定差异,( P< 0.05)。 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患者开展SBAR模式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即可增强护士的观察与评估疾病能力,还可预防相关危险因素,促进疾病好转,从而获得患者高度满意。

  • 标签: SBAR模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消化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6月收治的重症患者56例为对照组,7-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6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将患者平均分配给各管床护士;观察组患者按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资源配置。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压疮、计划外拔管、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及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资源配置可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评分系统 护理资源配置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观察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ICU病例系统中抽取59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抽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观察组)29例;对A组实行常规护理,对B组在此基础上施加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完成系列操作后对两组进行全面检查,评估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A组(23.33%),护理质量评分(89.55±2.62分)明显高于A组(75.67±2.53分),满意度评价(92.63±3.45分)明显高于A组(81.16±3.52),P<0.05。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的整体质量,从科学的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 标签: ICU 护理资源 配置 重症监护 护理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的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对急诊患者救治时间以及抢救总有效率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1 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对我院数据库资料进行调取,录入其中符合要求的急诊患者 3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录入 Excel 表格,按照公式法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 n=190 )与实验组( n=190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患者选择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以及患者抢救有效率进行记录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院内转运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短,而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时,配合使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和抢救时间,大大提高临床上的抢救效率,对于临床推广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诊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临床研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用改良的预警评分系统结合心血管专科医院特色对病人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提高心血管专科护理的针对性。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6月内科内科收治的596例病人进行MEWS评分,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根据病情危重度和潜在危险性实施护理,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MEWS1-3分,关注患者主诉,遵医嘱按需处理;4-5分病情重,危险性大,按疾病高危处理,加强病情观察;6分以上,危险性大告知医生进行抢救准备或转重症监护室,予以特别护理。结论MEWS将心血管专科病人病情分值化,制定护理计划依据更充分,心脏专科护理更具个性化、更强、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MEWS 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以及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妊娠期阑尾切除术的69例临床资料,对各患者的Alvarado系统评分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单纯型组患者平均得分为4.2±1.6分,进展型组为平均得分为7.0±1.9分,两组间有差异(P<0.0001);评分系统与病理结果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能帮助早期诊断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与确定外科手术治疗,在减少非必要性急诊手术率和穿孔的危险上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妊娠 阑尾炎 病理学 Alvarado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重型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MODSE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另根据功能不全的器官数目将MODSE患者分组,将不同分组情况的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比。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01),APACHEⅡ评分随着功能不全器官的个数以及实际病死率的增加而增加。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可有效估计MODSE患者的病情,并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APACHEⅡ评分系统 重型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患者以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结果 观察组APACHE- I、MEWS、MOD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信息化MEWS评分系统 早期康复护理 ICU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及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7.9±1.6)、(14.3±3.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0.2±2.2)、(21.6±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10.0±1.9)、(8.9±1.5)分与(16.2±2.3)、(18.2±3.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肠梗阻患者的康复,改善心理状态,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效果显著。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肠梗阻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处方点评,规范医师书写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份的每月50张门诊处方,按照处方点评的內容和处方管理办法进行严格点评。结果不合格处方占8.6%。结论规范的处方书写显示出医师用药的严谨,进一步提高处方合格率,才能使患者更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药物。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联合Walerlow评分在预防ICU危重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本院ICU危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疾病种类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每天由白班护士进行APACHEⅡ评分和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动态评估,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风险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无压疮的APACHEⅡ和Walerlow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联合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ICU重症患者压疮形成的预防意识,并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Watelow评分 危重症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助产及整体护理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及对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60例,应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责任助产及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和对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产程时间短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意义。结论: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疼痛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无痛分娩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预测急诊中毒病人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急诊内科收治的235例中毒病人并进行REMS与APACHEⅡ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析不同REMS与不同APACHEⅡ病人的分值,评价REMS与APACHEⅡ的关联性。结果随着REMS评分或APACHEⅡ评分分值的增加,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REMS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能够初步预测中毒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中毒病人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APACHEⅡ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