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治实践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本院进行进行外科诊治的6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整理后发现,所有患者中出现危险程度较低患者10例,低度危险患者30例,中度危险患者20例,高度危险患者2例。术后1年生存58例,术后2年生存55例,术后3年生存50例。伴随着恶性危险程度的加重,3年存活率呈现不断走低的态势。结论经过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看出,外科对于诊治胃肠间质瘤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诊治医学疗效,也是诊治胃肠间质瘤非常重要的方法。另外患者疾病的恶性危险程度也会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胃肠 质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临床手术效果及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胆囊癌手术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本组患者术后生存平均时间为(11.3±1.2)个月,其中1、2、3、5年的生存期分别是41.5%、28.5%、13.4%、5.7%。;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癌症分期和手术方式是胆囊癌手术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胆囊癌手术患者尽量选择根治术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不但提高诊断效率,也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预后的效果。

  • 标签: 胆囊癌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采取不同保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经随机分组,A组3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B组30例,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C,30例患者单用甲氨蝶呤行肌肉注射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妊娠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治疗后完全通畅率为86.67%,B组为83.33%,C组为46.67%,A组与B组无差异,但是C组均低于A组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分析显示,A组宫内妊娠率为33.33%,B组为73.33%,两组无差异(P>0.05),而C组为53.33%,明显低于A组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显示,A组的正常分娩率为78.26%,明显较B组与C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案,其安全性高,可提高对生育能力的保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手术 药物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4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颅内动脉灌注化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其预后影响的因素。结果本组34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无病例死亡,共接受3~6次,平均治疗次数3次。治疗结束后经MRI检查显示完全缓解18例(52.94%),部分缓解12例(35.29%),病情进展4例(11.76%),治疗有效率为30例(88.24%);治疗方式、KPS评分、转移瘤数目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预后影响因素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颅内动脉灌注化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原发肿瘤及其转移瘤数目在肺癌脑转移瘤治疗中起关键作用,颅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作为肺癌脑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瘤 颅内动脉灌注化疗 预后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改善细胞免疫状态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病例对象为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60例,将其按抽签随机法分为免疫组与抗结核组。抗结核组患者以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免疫组患者增加微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半年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随访1年,对比2组生存率。结果免疫组治疗半年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均高于抗结核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抗结核组(P<0.05)。治疗后,免疫组CD4+、CD4+/CD8+明显高于抗结核组(P<0.05)。随访1年,免疫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抗结核组(P<0.05)。结论改善细胞免疫状态有助于提升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化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改善细胞免疫状态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化疗效果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方法,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GOS)以及血肿清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GOS评分以及血肿清除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清除效果好,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较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 血肿清除 外伤 颅内出血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居所有疾病致残率首位,脑卒中幸存者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发现,对脑卒中急性期预后进行准确的评估可以高度的预测急性卒中患者的早期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的长短。它可以帮助制定患者的治疗计划,同时也能将卒中患者的危险程度分层,从而提高整个机构的对卒中的治疗质量。本文将急性脑卒中早期死亡率的预测量表及预后模型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评估量表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急诊心肺复苏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案。方法抽取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诊收治心肺复苏患儿9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儿病情分为,心跳停止组和呼吸停止组,每组49例。所有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统计两组患儿发病类型以及临床复苏结果。结果呼吸停止组救治成功率75.51%,心跳停止组救治成功率46.94%。呼吸停止组患儿的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跳停止组(P<0.05)。急诊心肺复苏患儿高发的疾病类型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结论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抢救中,呼吸停止患儿救治成功率高,需要提高临床儿科急诊救治方案。

  • 标签: 儿科 急诊 心肺复苏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床头角度对病人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搜集CNKI、PubMed、和相关网站搜集有关英文和中文文献。对相关立场、观点和建议等临床指南类文献进行分析、定性综合和简介。结果床头角度在临床中有着重要作用,对许多疾病的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引起临床工作中对床头角度的重视,从而对病人疾病的预后有所帮助。

  • 标签: 床头角度 预后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PR、C-erbB-2、p53、Ki-67表达情况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附件转移、脉管瘤栓、组织学分类、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以及发病年龄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子宫内膜癌和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别分析两组ER、PR、C-erbB-2、p53、Ki-67表达情况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附件转移、脉管瘤栓、组织学分类、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以及发病年龄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病理晚期、特殊病理类型、II型子宫内膜癌、手术、肌层浸润深度>1/2、附件转移、有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患者的预后较差。CA.125≥35.00U/m1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偏低。PR、ER阴性,以及p53过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手术病理分期、PR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PR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基因)的共同作用所致。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ER PR C-erbB-2 p53 Ki-6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取血栓抽吸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经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46例实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栓抽吸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复流率为82.61%,对照组为43.4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MBG分级对比显示,观察组2~3级为86.96%,对照组为45.65%,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预后判断显示,观察组死亡率为2.17%,对照组为13.04%,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加血栓抽吸术,可显著提高心肌复流及再灌注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栓抽吸导管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是一种由于一些其他疾病引发的脑血管的血液流动受限,从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最终出现一系列的神级功能的受限的疾病。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世界人类第二大死因,由于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死率比较高,所以对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将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以及病人预后所需要采取一些护理措施。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状况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生存情况,以提高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成功率。方法对17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分期、是否合并低钠血症、初治化疗周期数、是否行二线化疗,以及是否进行联合放化疗、预防性脑照射进行分组;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进行Log-rank非参数检验,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分期、是否合并低钠血症、初治化疗周期数、是否行二线化疗以及是否进行联合放化疗、预防性脑照射与患者的预后相关,Cox回归分析则显示≥4周期的初始化疗、二线化疗为独立保护性因素,而低钠血症是独立危险性因素。结论与患者治疗前的一般状况相比,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更大;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仍为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本模式,足够的化疗周期是治疗的根本,低钠血症是治疗中需要关注的并发症。

  • 标签: 预后因素 小细胞肺癌 回顾性分析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开颅与立体定向脑内血肿靶点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的疗效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靶点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对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存活患者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偏瘫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死亡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靶点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定位准确,而且微创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快速安全,预后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开颅手术 立体定向脑内血肿靶点清除术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子宫体癌多发生于未婚、未育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该病的治疗主要的治疗为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病理类型、分化和肌层浸润深度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临床期别、病理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子宫体癌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子宫体癌 手术 放疗及药物治疗 病理分化 肌层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改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BI、CSS、MBI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加强整体护理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整体护理 预后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部磨玻璃样病变(pureground-glassopacity,pGGO)的临床特点,探讨肺部磨玻璃样病变与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5例无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体检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随访3-6月病灶无变化、不能排除恶性病变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另选择体检胸部CT提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患者15例,未积极行手术治疗,在随访1~3年期间出现咳血、胸痛,咳嗽等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后,行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中10例为早期肺腺癌,1例鳞癌,2例结核球,1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例炎症样病变,11肺癌病人中术后病理纵隔内淋巴结均无转移,常规化疗人数4例,5年生存11例,其中2例复发转移。对照组中12例为肺腺癌,1例鳞癌,1例结核球,1例转移性病灶,13例肺癌中术后病理纵隔内淋巴结转移5例,常规化疗9例,5年生存9例,其中7例复发转移。研究组恶变率(73.33%),随访5年生存率(100%),5年复发、远处转移率(18%);对照组恶变率(86.67%),随访5年生存率(69.23%),5年复发、远处转移率(53.8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多为早期肺腺癌表现,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提高预后及生存期。

  • 标签: 肺部磨玻璃样病变 早期肺癌 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发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34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细菌性肺病感染率为10.5%,绿脓杆菌(55.8%)是内肺部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肺部细菌感染的症状变化较大,主要与细菌感染及住院感染有关。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确诊需结合胸部X线,痰液培养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结论引起肺部细菌感染的因素有多种,有效的抗细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细菌感染的治愈率。

  • 标签: 细菌性肺病 内科 抗生素 真菌感染 胸部x线 一般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