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内科新护士培训期间应用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价值。方法选取以我院肾内科为研究主要科室,研究对象为该科室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职的新护士10名,对这些新护士予以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分析培训效果。结果接受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后,新护士的专业成绩、实践能力、自我评价以及导师评价和患者对专科护士知识回答、技能操作满意度等各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针对肾内科新护士进行培训的时候,采取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促进护士专科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 标签: 肾内科 新护士培训 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肾内科新护士培训期间应用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价值。方法 选取 以我院肾内科为研究主要科室,研究对象为该科室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职的新护士10名,对这些新护士予以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分析培训效果。结果 接受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后,新护士的专业成绩、实践能力、自我评价以及导师评价和患者对专科护士知识回答、技能操作满意度等各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P

  • 标签: 肾内科 新护士培训 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及培训轮转住院医的血液内科临床技能水平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对在血液内科轮转的 50名住院医进行骨髓穿刺术和腰椎穿刺术技能强化培训培训前后分别用临床技能考核系统进行评分。结果:在进行专科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后住院医师骨髓穿刺操作( P<0.01)及腰椎穿刺操作( p<0.01)评分有显著性提高。结论:血液内科专科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 标签: 临床技能 骨髓穿刺 腰椎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培训在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新入职护士49名,对其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对比培训前后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结果新入职护士经培训后,其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培训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用规范化培训,能够提升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考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需求,从而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方法: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培训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建设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分级培训的计划、目标及内容,将护理人员分为5个层级进行相关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病区护理质量,培训前、后6个月内发生护理差错的次数,以及培训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级培训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书、健康教育、中夜班质量等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P<0.05),培训之前6个月内出现护理差错11例,培训后6个月内出现护理差错0例,较前明显减少;培训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培训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优质服务病房的建设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培训 优质服务病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药师与药学服务认知和需求情况调查研究。方法:从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对本院的患者及家属 90例进行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及其家属希望获得服务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及其家属希望获得服务内容中用药咨询为 76例,所占比例为 84.44%,药学监护为 55例,所占比例为 61.11%,合理用药指导为 49例,所占比例为 54.44%,药物经济学为 62例,所占比例为 68.89%,药物警戒为 67例,所占比例为 74.44%,用精准药物治疗为 50例,所占比例为 55.56%,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药师及药学的认知有所欠缺,应当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推进临床药师建设等措施抬高对临床药师及药学服务认知,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此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 标签: 患者及其家属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认知 需求情况 调查问卷
  • 简介:摘要:近年来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时也锻炼出了大量的临床医护人才,推动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而师资队伍则是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规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本文就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改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状况,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队伍 存在问题 建设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对 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ICU 重症患者 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呼吸及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死亡率皆低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数据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 ICU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大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ICU重症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内部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期间标准操作程序应用效果。方法取2017年3月-2019年3任职于我院消毒的供应室工作者50名,随机将该50名工作者平均划分成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为25名。干预组运用标准操作程序实施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常规组则为运用传统手段实施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依从性状况、专业技术的操作考核综合成绩状况所有优势显著,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内部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工作开展期间,运用标准操作程序实施专业技术的操作培训,能够提升消毒供应室内所有工作者参与培训的依从性,且专业技术的操作考核综合成绩较为理想化,具有实践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标签: 标准 操作程序 消毒 供应室 专业技术 操作培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实习生教学培训中微格教学法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护理实习生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名,利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观察组10名进行微格教学方式教学,对两组教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培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培训效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且两组实习生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教学的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习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且两组实习生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格教育方式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可以改善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实习生 教学培训 微格教学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研究时间为基点,2017年8月~2019年5月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定义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7年7月未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定义为对照组,根据实施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工作人员实施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后,新生儿Apgar评分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 窒息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文化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法 选择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我市 30个社区中随机抽取 2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统计参与本次调查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情况。分析文化程度不同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在差异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结果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对陪诊就医、做饭、洗衣、谈心聊天服务的需求比例较高,而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群对健康理疗、文化活动、情感倾诉、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迫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正常的老人大多需求健康咨询和文化活动等服务需求;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障碍的老人主要需求用药指导、紧急救护、洗衣、送餐以及情感倾诉。结论文化程度高低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弱直接影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需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实施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有助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 标签: 文化程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