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COPD患者分组对照,均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常规组辅以普通护理,研究组辅以人文关怀护理,分别38例。结果:研究组SGRQ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COPD 有创机械通气 人文关怀
  • 简介:摘 要:通过调查分析肺保护性通气措施对老年患者术后肺内氧合的肺功能影响。 方法 选择 2021年4月到 2022年 4月我院治疗的7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于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常规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通过肺保护性通气措施进行治疗,通过不同措施对两组患者氧合功能、血压、心率、肺功能和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第 1、3、5、7天CPIS 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在气管插5分钟后其 OI、Pa O2没有差别(P> 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气管拔管1小时后,观察组患者 OI、Pa O2比对照组高。 结论 采取肺保护性通气措施能够使患者术后肺内氧合功能得到提高与改善,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以及肺部感染情况。

  • 标签: 双腔 支气管 插管 单肺通气  保护性通气  肺内氧合响
  • 简介:摘要:“呼吸运动与肺通气”属于人体生理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其将可以帮助学生切实掌握人维持生命体征的关键生理过程。由于人体的呼吸运动较为复杂,涉及较多的器官,在教学上具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设计,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因此,本文首先将分析“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关联性,然后详细阐述“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生理学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机械设备能够辅助临床诊治,当前各大医院已开始根据需求引进各类先进的医疗设备,但管理和维修问题一直是薄弱环节,如未能做好此项工作,则可能会引发风险事故,因此要积极探究新模式,避免影响后续医院的发展规划。由于医疗设备中包括内部多种模块,为了能够契合时代的需求,需要对维修与管理进行了相应的革新,从全方位入手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开展能够符合应用需求,以此确保各项医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 标签: 医疗机械 通气装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常频通气早期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2023年4月,从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择120例,随机数表法分2组,各60例,对照组:常频通气治疗,试验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氧分压( PaO2 ) 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PaO2 高于治疗前,PaCO2 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常频通气治疗,利于患儿血气指标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常频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主要由各种原因造成肺通气功能或换气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缺氧、代谢紊乱等临床综合征,其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机械通气治疗是治疗此疾病的常用手段,有助于改善患者通气,促进各器官供养恢复,对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有积极意义。但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可能各种并发症,有效地护理干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便结合自身护理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救治老年急性左心衰的效果。方法:对44例老年急性左心衰展开回顾性分析,病人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救治,就具体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展开总结分析。结果:37例病人救治成功率,成功率为84.09%;脱机时间均值为(46.35±3.64)h;治疗8h、24h,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均有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救治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人过程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老年 急性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持续正压通气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HAMA评分和HRSD评分的治疗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的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样本,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有利于患者缓解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持续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整体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的是2022年3月1日到2023年1月31日期间,我院接收的机械通气病人100人,这些病人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其中的对照组病人采取的是一些常规性的治疗方法,而另外的观察组病人则是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的措施。针对两组病人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之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了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之后,观察组病人的整体并发症情况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病人,同时观察组病人水平也要高于对照组的病人。结论,针对于当前我国医疗行业中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如果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也可以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恢复,加强病人对于整个治疗过程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我院出现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呼吸护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呼吸护理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最近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病人,这些病人采取的是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分析程序对患者进行随机的编号。将其中的50人分为常规组采取的是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另外的50人分为研究组采取的是系统呼吸护理措施,对两组病人的具体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肺功能的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护理之后研究组的生活能力以及肺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对于呼吸衰竭病人在采取机械通气之后,要结合常规护理融合系统呼吸护理方法,有效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以及肺部功能。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不良并发症的出现,对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呼吸护理的疗效,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需接受系统呼吸护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呼吸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氧合等指标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在血气分析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系统呼吸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呼吸护理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呼吸护理的疗效,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需接受系统呼吸护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呼吸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氧合等指标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在血气分析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系统呼吸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呼吸护理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俯卧位通气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措施,多用于辅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低氧血症,但在实施过程中易发生压力损伤。文章就压力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关预防对策,现做综述如下。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压力损伤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高频震荡通气是一种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其通过高频率的低潮气量呼吸模式来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氧合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原理、适应症、疗效评价、优势与限制等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目前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高频震荡通气,新生儿科,呼吸支持,治疗效果,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慢阻肺的临床优质护理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21~2022年收治的42例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的重症慢阻肺患者,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用时更短(P

  • 标签: 无创通气治疗 重症慢阻肺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技术及其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69例ICU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和8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俯卧位通气技术及相关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频率(R)和心率(P)均低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技术及其护理可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在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提高氧合指数等方面表现显著。该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难治性心衰对患者血气指标、心功能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心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和观察组(39例,接受床旁血滤联合无创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并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8h后HR、RR、MAP及血气指标,治疗前、治疗7d后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9.49%,高于对照组的56.41%;相较于治疗前,治疗48h后两组患者SpO2、SjvO2、PaO2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aCO2、HR、RR、MAP均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I及LEVDd、LVEDs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床旁血滤 无创通气 难治性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产科临床麻醉上应用喉罩全麻通气的实践成效。方法:我院妇产科2022年4月-2023年4月104位需开展临床麻醉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喉罩全麻通气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位:气管插管通气)与实验组(52位:喉罩全麻通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较于通气前,两组患者通气后血压、平均动脉压均升高但实验组提升幅度低,同时实验组患者临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妇产科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较于气管插管通气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麻醉 喉罩全麻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个体化护理在重症支气管哮喘(英文简称:SA)病人机械通气治疗期实施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医院内ICU为研究地点,患者数:60例,选择时间:2021.12至2023.1,盲选后均分,共2组,即对照组(30例):基础护理;观察组(30例):个体化护理,分析2组施护效果。结果:2组SA病人各项护理指标对比,观察组肺功能更优异,满意度、Kolcaba评分更高,治疗时长、并发症更少,相比存差异P<0.05。结论:SA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严重受损,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病人依从性、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重症 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个体化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