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身免疫肝病不同亚型,即自身免疫肝炎(AIH)、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胆管炎(PSc)患者中隐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隐匿HBV感染与ALDS之间有无相关。方法检测386例HBsAg阴性自身免疫肝病患者初诊血清标本(自身抗体、HBVM、HBV-DNA)等。结果发现有HBVM阳性患者168例,占43.52%,其中HBV-DNA阳性19例,占11.3%。168例隐匿HBV感染患者中AIH、PBC和PSC患者分别为50.59%(85/168)、47.02%(79/168)和2.35%(4/168)。结论自身免疫肝病患者中隐匿HBV感染率较高,ALDS与隐匿HBV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炎,自身免疫性 隐匿性HBV,乙型 DNA 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免疫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0例,西医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医组患者给予补肾消抗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4、IL-10、IFN-γ的变化、并对比4项抗体总转阴率和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4、IL-10、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IL-4、IL-10、IFN-γ均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4项抗体总转阴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复发性流产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消除血清自身抗体,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 补肾消抗汤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 简介:目的:观察从脾论治慢性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CITP)临床疗效,为CITP的治疗开拓思路。方法: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CITP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健脾益气摄血(A)组、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颖粒联合泼尼松(B)组、泼尼松对照(C)组3组,分别给予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颗粒、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颖粒联合泼尼松、泼尼松治疗,各组疗程均为21d。对3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止血及血小板疗效分级评分,比较3组中医证候疗效、血小板与止血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14/20)、75%(15/20)及55%(11/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小板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10/20)、75%(15/20)及45%(9/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血小板疗效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止血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14/20)、75%(15/20)及55%(11/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止血疗效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法中药治疗慢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确有疗效,为从脾论治慢性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从脾论治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藤草煎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及合并抑郁情绪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成人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情绪评定。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C及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藤草煎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SDS评分治疗前分别为(59.72±6.31)、(61.46±7.45)分,治疗后分别为(42.53±10.06)、(50.37±9.68)分,两组患者SDS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藤草煎治疗慢性成人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肯定,并且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成人 慢性 抑郁 藤草煎
  • 简介:目的:探讨滋阴固本颗粒对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EAE)大鼠视神经碱性髓鞘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及滋阴固本颗粒(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均用豚鼠脊髓匀浆(GPSCH)+完全福氏佐剂(CFA)+百日咳疫苗(PV)致敏雌性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造模后次日即给予相应干预,激素组给予醋酸地塞米松6.25mg·kg-1·d-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中药液13.33g·kg-1·d-1、26.67g·kg-1·d-1、53.33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量0.9%NaCl溶液,1次/d,连续灌胃14d。干预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神经组织内MBP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与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视神经MBP表达明显降低(P<0.01),激素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MB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激素组与中药高剂量组MB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MBP表达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1)。结论:滋阴固本颗粒对EAE大鼠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视神经组织内MBP的表达有关。

  • 标签: 滋阴固本颗粒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视神经 碱性髓鞘蛋白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治疗持续、慢性儿童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TP患儿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鸡尾酒”治疗(自拟仙芍丹归汤、小剂量甲泼尼龙片、脾氨肽、复方芦丁片、多维片),对照组予归脾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参数,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包括NK细胞表面标志物(CD3^+)、辅助T细胞表面标志物(CD4^+)、抑制T细胞表面标志物(CD8^+),以及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66.67%,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治疗组PC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尾酒”疗法治疗持续、慢性ITP儿童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鸡尾酒”疗法 儿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参数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符合标准的持续、慢性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扶正解毒方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予中药模拟剂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出血评分量表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1例,每组共完成14例。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4.3%,包括完全反应率42.9%、有效率21.4%,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比较两组血栓弹力图中R、K、Angle、MA、LY30、CI数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对MA值进行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M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主证、次证的积分变化,患儿紫斑出血、神疲乏力、气短、口干、便溏、自汗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出血评分量表,治疗组总改善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指标无明显异常。结论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有效,且安全高。

  • 标签: 扶正解毒方 儿童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功能 血栓弹力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69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未实行精细化管理,该时期收治的17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开始实行精细化管理,其间收治的19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加强精细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成本,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护理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益髓(BuShenYiSui,BSYS)方及其拆方补肾(BuShen,BS)和化痰活血(HuaTanHuoXue,HTHX)方对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脑和脊髓中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与受体TrkB的影响。方法:将EAE造模小鼠于当天和第7天背部皮下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OligodendrocyteGlycoprotein,MOG)35-55抗原,并在免疫当天和第2天后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Pertussistoxin,PTX)。每日对小鼠进行不同药物的灌胃,并于造模第20和40天分别取脑和脊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与WesternBlot法检测BDNF和TrkB的表达。结果:BSYS及其拆方BS方与HTHX方均可明显上调EAE小鼠脑和脊髓BDNF和TrkBmRNA与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SYS方作用优于其BS与HTHX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SYS及其拆方促进轴突修复的作用可能与增强BDNF/TrkB表达有关,BSYS全方更有显著趋势。

  • 标签: 补肾益髓方 拆方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Trk B
  • 简介:目的探讨通经益髓方对实验自身免疫神经炎家兔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牛坐骨神经提取的髓鞘碱性蛋白Ⅱ(P2)蛋白免疫新西兰家兔,建立EAN(实验自身免疫神经炎)动物模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抽血提取淋巴细胞,对各组家兔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通经益髓方组和免疫球蛋白组CD80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7天后通经益髓方组降低程度不如免疫球蛋白组(P〈0.05),至14天时通经益髓方组CD80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水平(P〈0.01);通经益髓方组和免疫球蛋白组CD86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治疗7天后通经益髓方组升高程度不如免疫球蛋白组(P〈0.05),至14天时通经益髓方组CD86蛋白的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结论通经益髓方组具有抑制CD80的分泌,促进CD86分泌的作用。使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h2细胞分泌增加,发挥免疫下调作用,从而达到治疗EAN的作用。

  • 标签: 通经益髓方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 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