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患者,男,29岁,藏族。因“全身水肿伴腹胀10d”于2012年6月1日入院。患者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水肿,腹胀,活动后心悸气促,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腹痛及关节肌肉疼痛,8d前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蛋白尿,水肿腹胀进行加重,遂入我院。否认肝炎史,有大量饮酒史9年,每天半斤白酒。入院体检:T36.8℃,P83次/min,R19次/min,BP90/60mmHg,神清。颜面水肿,口腔黏膜未见溃疡,全身皮肤无皮疹,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腹部膨隆,剑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浊音(+)。双下肢重度指凹水肿。2012年5月30日查血常规:WBC8.75×109/L,NEUT0.903,Hb211g/L;尿常规:PRO(++),尿蛋白定量15.9g/24h;血生化:TP55.7g/L,Alb14.8g/L,GLO40.9g/L,ALT53U/L,AST44.7U/L,ALP96.1U/L,γ-GGT266.8U/L,BUN22.88mmol/L,Scr109μmol/L。病毒性肝炎、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腹水常规:乳糜,浑浊,无凝块,李凡他试验(-),有核细胞计数0.01×109/L;腹水生化:蛋白7.8g/L;腹部彩超:肝脏体积增大,结构欠清晰,左肝缘变钝,实质回声不均匀,弥漫增粗,第二肝门静脉消失,门静脉主干内径1.2cm,腹腔大量腹水。泌尿系彩超:双肾形态大小正常,皮实质回声均匀,皮髓质分界清楚。X线胸片: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入院诊断:肾病综合征。予甲强龙8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并给予抗凝,金水宝、黄芪颗粒等治疗。6月4日复查肝功:TP34.8g/L,Alb15g/L,GLO19.8g/L,总胆红素3.2μmol/L,DB1.7μmol/L,ALT495.8U/L,AST432.2U/L,ALP259.1U/L,γ-GGT659.4U/L,血清总胆汁酸19.5μmol/L;肾功能:BUN6.83mmol/L,肌�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膜性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病 抗组蛋白抗体
  • 简介:在男性不育的诸多病因中,由抗精子抗体(AsAb)导致的免疫不育已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肯定。AsAb与精子抗原结合后,可诱导补体的活化而产生对精子的损伤。本研究观察了不育男性精浆C3d水平与精子各参数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精浆C3d 免疫性不育 男性不育 精液参数 不育者 抗精子抗体
  • 简介:【原料】韭菜100g,羊肝150g,葱、姜、盐各适量。【制作】将韭菜洗净,切段;羊肝切片,加葱、姜、盐调味,共放铁锅内用旺火炒熟。【服法】佐餐服食。每天1次,月经前连服数天。

  • 标签: 药膳方 不孕症 肝切片 月经前 韭菜 羊肝
  • 简介:卡介苗膀胱灌注是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目前认为卡介苗通过激发机体免疫力而取得治疗效果,但临床治疗效果常常不能简单地以机体免疫力高低解释,说明卡介苗治疗机制尚有未明之处。近几年研究发现卡介苗治疗后存在凋亡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调控的现象,说明卡介苗治疗机制的复杂。作者就卡介苗引发肿瘤细胞抗凋亡、肿瘤微环境的负调节等因素做一综述。

  • 标签: 肿膀肿瘤 膀胱灌注 卡介苗
  • 简介:肾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1]。约1/3的肾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发生转移,40%的局限性肾癌最终也会出现远处转移[2]。转移肾细胞癌(metastaticrenalcellcarcinoma,mRCC)的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不到10%[3]。肾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所以外科手术一直是肾癌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肾细胞癌 免疫治疗 METASTATIC 肿瘤抗原肽 肿瘤细胞疫苗 过继免疫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oi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妇科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一组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增大改变。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达5%~10%。

  • 标签: 不孕患者 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 syndrome 女性 内分泌疾病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肾脏的损害有多种,如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包括膜增生性肾炎、膜肾病、IgA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狼疮肾炎等[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肾病(HIV-associatednephropathy,HIVAN)是HIV感染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快速进展性肾衰竭为临床特点,病理表现为萎陷型肾小球硬化(collapsingglomerularsclerosing)和变异的小管间质肾炎(variable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的一种独立的肾脏疾病[4].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肾病 临床特征 病理学 发病机理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简介:肾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为泌尿系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的肿瘤,且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局限性肾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痊愈。但约30%的肾癌患者发现肿瘤时已有转移。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人数也随之增加,每年有10万人死于肾癌,美国转移肾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在0~20%之间波动。

  • 标签: 转移性肾细胞癌 免疫治疗 全身恶性肿瘤 泌尿系肿瘤 癌患者 手术治疗
  • 简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肾病是指由于血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LC)的大量恶性增生,并沉积于肾组织而引起的肾脏疾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的结构异常,在。肾脏中沉积的部位及形态有所不同,因此所表现的临床、病理特征也各不相同;

  • 标签: 免疫球蛋白轻链 相关性肾病 单克隆 病理表现 肾脏疾病 结构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GN)的应用前景。方法: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采用高温高压+XXIV型蛋白酶消化的抗原修复法,行一抗和二抗两步孵育法,其中二抗与酶标多聚体相连。病人肾组织标本同时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作对照。结果:(1)40例血清学HBsAg阳性患者的肾穿组织标本中,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HBsAg阳性27例,阳性率为67.5%;HBcAg阳性7例(其中HbsAg同时阳性6例,HbsAg阴性1例),阳性率为17.5%;HbsAg、HBcAg同时阴性12例。免疫荧光染色法HBsAg阳性29例(72.5%);HBcAg阳性10例(25.0%,均同时呈HbsAg阳性);HbsAg、HBcAg同时阴性11例。(2)两种染色比较,HbsAg阳性率相近(改良组化67.5%VS荧光72.5%),其中同时阳性的有22例,同时阴性的5例,总一致率为67.5%(27/40),阳性一致率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中为81.5%(22/27),在免疫荧光染色中为75.9%(22/29)。(3)10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中,改良免疫组化HbsAg染色阳性9例,免疫荧光染色阳性7例;血白蛋白〈30g/L而尿Pro定量未达到〉3.5g/24h的患者7例;6例病理呈膜或/和膜增殖肾炎(其中改良组化染色阳性5例,荧光染色阳性3例)。有2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显示肝脏病变。结论:改良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HBV-GN的乙肝抗原检测率,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改良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荧光染色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重症系统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方法选择我院36例重症SLE患者。对照组18例,予传统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组18例,予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前后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免疫球蛋白、补体、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指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尿蛋白、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后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改善。ANA、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和SLEDAI评分明显下降,以治疗组更显著(P〈0.05);尿蛋白和肾功能明显好转,以治疗组更显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感染、精神异常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少。随访9个月,两组免疫学指标及肾功能均稳定。血常规、补体、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重症SLE,能迅速控制红斑狼疮活动,缓解症状及控制病情,近期疗效不低于或相当于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安全较好,可推荐于大剂量激素应用存在较大风险或相对禁忌的重症SLE治疗。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免疫吸附技术 糖皮质激素类 环磷酰胺
  • 简介: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在睾丸原发性淋巴瘤(PLT)患者睾丸组织中的免疫表型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10例正常人及7例睾丸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睾丸组织CD11c、DC-SIGN、CD1a、BDCA-2、CD83、HLA-DR、IDO表达水平,并进行体视学分析与统计。结果正常睾丸及睾丸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睾丸组织中均有CD11c、DC-SIGN、CD1a、BDCA-2、HLA-DR、IDO阳性细胞表达;其中CD1a、BDCA-2、HLA-DR、IDO阳性细胞表达分布于睾丸间质区域;CD11c及DC-SIGN在睾丸间质区域及生精细胞中均可见阳性表达;睾丸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睾丸组织中CD11c、DC-SIGN、CD1a、HLA-DR、IDO表达水平较正常睾丸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睾丸及睾丸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睾丸组织中均未见CD83阳性细胞表达。结论睾丸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睾丸组织中CD11c^+髓样DCs(mDCs),DC-SIGN^+间质型DCs,CD1a^+DCs、HLA-DR、IDO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睾丸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睾丸组织中表现为耐受DCs,并在睾丸免疫环境失稳态及肿瘤细胞免疫豁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睾丸原发性淋巴瘤 树突状细胞 耐受性DCs 免疫环境失稳态 免疫豁免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低通量透析30例(HD组),高通量透析30例(HFH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N组)。HD组和HFHD组每次血液透析时间、透析液成分、透析液流速均相同。HD组和HFHD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常规血液透析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CD4^+/CD8^+百分比的变化。对照组也用相同方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HD、HFHD两组患者透析前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组)(P〈0.01),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HD、HFHD两组患者透析前比较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及HFDF组患者透析后CD3^+,CD4^+及CD4^+/CD8^+较透析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FHD组CD3^+,CD4^+及CD4^+/CD8^+较HD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T细胞亚群 高通量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观察羊踯躅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方法复制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和羊踯躅根治疗组。分别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检测和肾组织学检查;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NF-κB抑制剂IκB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模型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增加,出现异常肾组织学改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IκBmRNA降解减少,NF-κB蛋白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羊踯躅根制剂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和表达对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发挥作用。

  • 标签: 免疫复合物 肾小球肾炎 核因子KB 羊踯躅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透射终点测定法测定10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IgG、IgA含量以及IgA/IgG比值。并对白细胞水平与免疫球蛋白相关分析。结果研究发现,IgG、IgA、IgA/IgG比值与白细胞的升高具有相关,主要表现为IgG、IgA、IgA/IgG比值均有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由此可判定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可以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可作为传统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微生物分析的重要补充。

  • 标签: 前列腺炎 免疫球蛋白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