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苍果喷雾剂对抗病毒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以苍果喷雾剂防治后,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γ-IFN)、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变化。结果:流感病毒感染5天后,小鼠肺内TNF-α、γ-IFN水平明显升高,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则明显下降,而苍果喷雾剂防治组对其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苍果喷雾剂抗病毒、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的。

  • 标签: 苍果喷雾剂 抗病毒 免疫调节
  • 简介:二至煎剂连续7天ig10、20g/kg,能明显增加幼年小鼠胸腺重量,对抗环磷酰胺所引起的胸腺、脾脏的缩小,且能明显促进碳粒廓清速率,显著提高血清及脾细胞分泌的溶血素抗体含量,增加SRBC所致的小鼠足垫肿胀度,但对DNCB所致接触性皮炎无明显影响。二至煎剂ig20g/kg能增加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百分率。上述表明二至煎剂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二至丸 碳粒廓清 溶血素 T淋巴细胞 迟发型超敏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大黄素与姜黄素和苦参素的配伍组合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的体内病毒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VB3感染的小鼠模型24h后,用大黄素配伍姜黄素、苦参碱的复方药物1.0g/kg、0.5g/kg、0.25g/kg三个剂量组连续15d进行治疗,观察感染小鼠的治愈率和死亡率,并取小鼠的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病毒分离和病毒滴度测定、免疫荧光法检测和RT-PCR测定病毒核酸。结果:经复方大黄素治疗后的染病小鼠发病症状明显减轻,死亡率下降;治疗组的小鼠心、肺、肾等组织中病毒滴度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治疗组的小鼠心、肺、肾等组织切片的荧光反应不明显,荧光点显著少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从小鼠脏器中提取病毒mRNA经RT-PCR、凝胶电泳分析,在0.5、1g/kg组中未检测出病毒核酸。实验还发现提取物组合比纯化合物组合毒性要低,疗效也好。结论:大黄素配伍姜黄素和苦参碱后能抑制CVB3病毒在小鼠心、肺、肾等脏器中的增殖,对小鼠脏器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姜黄素 苦参碱 柯萨奇病毒
  • 简介:用BRK细胞研究了柴葛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先感染病毒后给药物、先给药后感染病毒和给药感染同时进行三种给药程序柴葛500μg/ml、250μg/ml均对HSV-Ⅱ有显著抑制作用,空斑减数试验与阻止病毒复制动力学试验表明柴葛能阻止HSV-2在细胞内复制。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柴葛 细胞复制 空斑减数试验 病毒复制动力学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TAE)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DNFB诱导小鼠迟发超敏(DTH)反应作为模型,用耳肿胀度作为主要的检测指标.以3H-TdR掺入法研究TAE体外对ConA或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活化脾细胞法检测IL-2.结果:TAE3个剂量对Cy降低或升高的小鼠DTH反应均能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TAE对亚适浓度ConA或LPS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与产生IL-2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量效曲线均呈典型的钟罩型.结论:TAE具有机能和浓度依赖性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 标签: 黄芪总提物 迟发超敏反应 脾淋巴细胞增殖 白细胞介素Ⅱ 免疫调节作用 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莪术油软胶囊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用MDCK和Hela细胞分别测定流感病毒A3及腺病毒7型毒力(TCID50)以及药物对各细胞的毒性;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来测定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莪术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A3及腺病毒7型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0.0008ml/ml和0.0004ml/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5和30.莪术油软胶囊160、80和40mg/kg灌胃,对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和合胞病毒(RSV)引起的小鼠肺炎,能明显降低肺指数,降低死亡率.结论:莪术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A3及腺病毒7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莪术油 抗病毒作用 流感病毒A3 腺病毒7型 软胶囊 作用研究
  • 简介: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因其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肺出血、肺水肿,导致婴幼儿死亡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然而,至今仍没有上市的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疗法。传统中药在抗病毒治疗上以其天然、安全、毒副作用少而被众多专家青睐。临床研究已验证中药在EV71感染中的治疗作用,比如清开灵、喜炎平以及蓝岑口服液等。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中药抗EV71病毒的有效性及其有效成分,如荆芥、鱼腥草等中草药被发现在体外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本文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中药临床治疗及中药抗EV71病毒活性的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抗病毒 中药
  • 简介:目的:从银耳孢糖中分离、纯化3种均一多糖,TSP-2a~TSP-2c,研究其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方法:银耳孢糖经DEAE-SephadexA-50分离得TSP-2,进一步采用SephadexG-150分离纯化得TSP-2a~2c,经凝胶色谱法和HPGPC方法鉴定其纯度.利用化学方法和色谱及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TSP-2、TSP-2a~TSP-2c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促进细胞因子IL-1α、IL-6、IL-8分泌的增加.结果:TSP-2a~TSP-2c为均一多糖,分子量分别为1100kD、500kD、400kD.组成糖为岩藻糖(Fuc)、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葡萄糖醛酸(GlcA).其结构都以(1→3)一D—Man为主链,并在O-2,O-4,O-6位上有分支点.各均一多糖在不同程度上对细胞因子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结论:TSP-2a~TSP-2c均为一多分枝的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 标签: 银耳孢糖 细胞因子 放射免疫法
  • 简介:本文报告以SRBC对小鼠进行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观察了淫羊藿多糖(5~40mg/kg/d×5d.ip)对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初次免疫后和免疫攻击后循环溶血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淫羊藿多糖可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同时还可增加“免疫记忆”功能。

  • 标签: 淫羊藿多糖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抗体
  • 简介:目的:研究何首鸟蒽醌苷(AGPMT)体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PMT共培养,用XTT法测T、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对MLR的影响及对MitC所致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拮抗作用;用中性红染色法观察AGPMT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小鼠脾细胞分泌TNF活性的影响。结果:AGPMT在体外可明显促进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提高NK细胞活性及分泌TNF活性,并可促进MLR,拮抗MitC所致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AGPMT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 标签: 何首乌蒽醌苷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免疫
  • 简介:以中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在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具有化学药物所欠缺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这一特点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天然药物将会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然而正如大家所知,要充分发挥天然药物的优势,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是必须解决的科学问题,对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水平、多层次协同作用发挥临床疗效的特点已达成共识,但深入的了解和明确的阐述还远远不够。基于免疫系统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标签: 天然药物 免疫系统 人类疾病谱 药效物质基础 临床疗效 协同作用
  • 简介:生化药物在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实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是疗效好、作用专一、品种众多,并随生物学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我个人认为当前生化药物的主流仍然是蛋白质和多肽,如激素、细胞因子、酶、抗体等。生化药物的生产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生物提取及分离纯化、化学合成、基因表达、基因突变等。

  • 标签: 生化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 健康事业 21世纪 人类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单体红芪多糖(HPS)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不同HPS作用于S180荷瘤小鼠,观察其生存质量,计算抑瘤率和胸、脾指数,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天然免疫活性。结果:不同HPS均可提高荷瘤小鼠生存质量,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淋巴细胞转化功能、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改善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但以HPS-3的作用最佳。结论:HPS-3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和改善荷瘤机体免疫状态作用。

  • 标签: 红芪多糖 抗肿瘤 红细胞免疫
  • 简介:雷公藤红素(Celastrol)ip1,3mg/kg×5d能明显减轻小鼠胸腺的重量,降低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同时提高血清补体C3含量,而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及IgG水平无明显影响。雷公藤红素ip1,5mg/kg×5d时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有抑制作用,ip3mg/kg×3d可以降低小鼠的廓清率,对吞噬指数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雷公藤红素 空斑形成细胞 溶血素 补体C3 淋巴细胞转化 吞噬功能
  • 简介:目的:阐明导致温郁金种质退化的原因。方法:以温郁金块茎、根茎和叶片作样本,采用NCM-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普通栽培的样品中发现甘薯病毒侵染,GAP栽培样品中未发现。块茎中检测到5种病毒复合侵染,根茎中检测到3种病毒复合侵染。叶片部分目前尚未测出甘薯病毒。结论:初步认定温郁金病毒病病原至少有5种,即SPFMV、SPFMMV、SPLV、SPMSV、C-6。其中SPMSV属首次在国内植物中测出。

  • 标签: 温郁金 甘薯病毒 病原 NCM-ELISA
  • 简介:免疫性疾病需要新的治疗药物,选择性免疫调控是一条新颖且可行的途径。本文通过发现并阐明一些中药及其成分的选择性免疫抑制特性,提出不同于现有免疫抑制剂的崭新作用方式和药物发现途径。

  • 标签: 选择性免疫调控 中药 ASTILBIN T细胞 免疫性疾病
  • 简介:北豆根总碱25mg/kg、50mg/kgip能显著增强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迟发型超敏反应及血清溶血素的生成;北豆根总碱50mg/kgip能显著增加模型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增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溶血能力。提示北豆根总碱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有免疫增强作用。

  • 标签: 北豆根总碱 氢化可的松 模型吞噬功能 迟发型超敏反应 免疫调节 免疫功能低下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的发现和研究进展为中药多糖抗肿瘤免疫药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阐述了DC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反应、肿瘤宿主DC表型改变与肿瘤免疫抑制、中药多糖抗肿瘤免疫药理研究进展以及从DC探讨中药多糖抗肿瘤免疫药理研究的初步思路。

  • 标签: 中药多糖 树突状细胞 影响 抗肿瘤 免疫药理学
  • 简介:本文采用正常小白鼠给药后,通过对NK活性、IL-2活性、Mφ活性、CIC含量、溶菌酶含量五项免疫指标的测定,分析黄芪在当归补血汤内的量效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证实:当归补血汤内黄芪的用量既不可增,也不可减,而必须以“五倍黄芪归一份”的组方规律才是黄芪的最佳剂量。说明中医自古摸索与创导的宝贵经验能沿用至今,确实是祖国医学的珍宝。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NK IL-2 CIC 溶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