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杭麦冬根际菌根真菌孢子的筛选及萌发。方法:采集杭麦冬块根及其根际土壤。块根切片、透明、染色、脱色后镜检观察菌根真菌。土壤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菌根孢子,并研究孢子的萌发。结果:麦冬块根内发现丰富的菌根真菌菌丝和泡囊,偶见丛枝。根际土壤分离鉴定了10种菌根孢子,球囊霉属和巨孢囊霉属为主要优势类群。球囊霉属孢子体外可萌发,能形成次级菌丝,但168h后自溶;含10—1000μg·mL^-1的麦冬汁能促进孢子的萌发,100μg·mL^-1时萌发率最高。结论:杭麦冬块根组织含丰富的丛枝菌根真菌,根际土壤含丰富菌根真菌孢子。菌根孢子实验条件下可萌发,但随后出现自溶,麦冬汁能促进萌发。

  • 标签: 麦冬 丛枝菌根 真菌孢子 筛选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灵芝孢子滴眼液对兔眼辐射性损伤的作用和房水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破壁灵芝孢子制剂成滴眼液。选取黑眼睛健康獭兔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1组为空白对照组;另4组采取每日2次紫外线辐射,每次辐射40min,其中3组为高、中、低浓度灵芝孢子滴眼液试验组,每日滴眼药3次;1组不用药为辐射模型组。试验60d。分别检测兔眼房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眼角膜结构的变化及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辐射滴眼药组兔眼房水中SOD和GSH.Px活性较辐射模型组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角膜组织结构紧密连续且形态完整。结论:灵芝孢子滴跟液对辐射性兔眼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灵芝孢子滴眼液 射频辐射 辐射性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一株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ilicagel,Rp-18silicagel)和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其结构由核磁共振波谱(1HNMR,13CNMR,DEPT,1H-1HCOSY,HSQC,HMBC和NOESY)和HRESI-Q-TOFMS解析。结果:从拟盘多毛孢的静置发酵培养液中分离到一个倍半萜化合物(1)和一个已知化合物4-羟基苯乙醇。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拟盘多毛孢菌 新倍半萜 4-羟基苯乙醇
  • 简介: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动物模型验证的方法,探讨养阴清口服液对损伤保护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养阴清口服液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然后采用香烟烟雾(CS)联合雾霾暴露诱导小鼠损伤炎症模型,养阴清口服液预给药干预2周,暴露于香烟烟雾联合雾霾环境,每周5天,共计6周。结束后,测定吸气峰流速(PIF)和呼气峰流速(PEF);对小鼠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淋巴等细胞分类计数,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水平。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Westernblot检测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预测养阴清口服液有53个作用靶点,且通过不同成分的多靶点,共享靶点协同和独立靶点作用多维发挥作用;养阴清口服液可通过抗炎、抗氧化等途径发挥作用。动物模型验证结果:养阴清口服液能够升高PIF和PEF;对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显著降低MDA水平,升高SOD和GSH水平;能够降低C-RP、TNF-α和IL-1β的表达;养阴清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吸烟小鼠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组织浸润;Westernblot检测显示,养阴清口服液能抑制NF-κBp65表达。结论:养阴清口服液显著减轻烟雾联合雾霾所致的损伤,其改善功能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的高表达、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下调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养阴清肺口服液 肺损伤 网络药理学 抗炎 炎性损伤
  • 简介:为了证明食品中含有激活宿主防御机能的物质,作者研究了日本的食用对腹腔吞噬细胞的集积作用和激活作用。所试样品为香菇(Lentinusedodes)、灵芝(Ganodermalucidium)及冬菇(Flammulinauelutipes)的培养液提取物。将样品注射于ddy小鼠腹腔后,不同间隔时间取出腹腔细胞,观察嗜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集积反应,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腹腔细胞所释放的活性氧。结果表明三种样品均能诱导嗜中性的细胞的集积,其反应程度与香菇多糖(Lentinan)和溶血性结核菌素(Picibanil)这样的生物反应调节剂(BRM)相似。在注射提取液1ml后6小时,其反应达到高峰,嗜中性白细胞占腹腔细胞的80%以上,而对照组只占1.8%,与Lentinan的62.5%及Picibanil的92.3%可相比较。其白细胞反应在三天后下

  • 标签: 嗜中性白细胞 小鼠腹腔 激活作用 香菇多糖 生物反应调节剂 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白菜白斑和番茄早疫的生物学意义。设计不同浓度总皂苷,考察其对白菜白斑和番茄早疫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人参总皂苷对白菜白斑在24~72h内,均表现低促高抑,而培养96h后,均抑制白菜白斑菌丝生长。人参总皂苷对番茄早疫在48h内,12.5和25mg·L~(-1)两个处理较对照组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50和100mg·L~(-1)处理自48h后均抑制菌丝生长,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抑制作用越强。这与对两种病原孢子萌发的作用一致。结论:人参总皂苷对两种蔬菜病原的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

  • 标签: 人参总皂苷 白菜白斑菌 番茄早疫菌
  • 简介:目的:探究人参内生细菌gel5菌株对人参病原的作用机理,明确ge15菌株胞外分泌液中抑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活性组分及抑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浓盐酸沉淀及饱及正丁醇萃取等方法获得菌株发酵液中抑活性成分;牛津杯法测定提取成分的抑活性。结果:从ge15菌株发酵液得到的提取液均有抑活性;对发酵上清液经高温和蛋白酶K处理,抑活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ge15菌株能产生多种抑活性成分;抑成分对高温和蛋白酶K稳定。

  • 标签: 人参 内生细菌 抑菌物质
  • 简介:目的:从子囊中寻找抗HIV-1活性的新结构化合物。方法:应用硅胶VLC,SephadexLH-20及反相HPLC分离化合物,根据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了平面结构,并通过CD手性激子方法测定了绝对立体化学。结果:分离得到3个azaphilone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helotialinsA—C(1-3)。结论: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和2具有中等的抗HIV-1活性。

  • 标签: Helotialean FUNGUS ASCOMYCETE Azaphilone Anti—HIV-1
  • 简介:目的:研究痰瘀阻型肺癌应用葶苈大枣泻汤合导痰汤与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诊治的60例痰瘀阻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化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葶苈大枣泻汤合导痰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三年生存率及五年生存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年生存率及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瘀阻型肺癌应用葶苈大枣泻汤合导痰汤与化疗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标签: 葶苈大枣泻肺汤 导痰汤 化疗 痰瘀阻肺型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两株新种放线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色球孢囊分离鉴定了4个环二肽为环(L-脯氨酸-L-天冬酰氨)(1)、环(L-脯氨酸-L-丝氨酸)(2)、环(L-脯氨酸-L-丙氨酸)(3)、环(L-脯氨酸-L-苏氨酸)(4)。从云南韩国生工分离鉴定了3个环二肽为环(L-脯氨酸-L-丝氨酸)(2)、环(L-脯氨酸-L-苏氨酸)(4)、cyclo-di-Nδ-acetyl-L-ornithyl(5)。结论: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首次对化合物1,5的碳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两种放线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 标签: 环肽 放线菌 Streptosporangium Kribbella
  • 简介: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乳鼠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取3d内出生的乳大鼠组织制备成纤维细胞,经纯化,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上,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醋酸泼尼松龙组、4×10^-4、4×10^-5、4×10^-6、4×10^-7mol·L^-14个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实验组,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增殖情况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木犀草素浓度在4×10^-5、4×10^-6mol·L^-1时,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且细胞密度减小,细胞间隔变大,这种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性,且使成纤维细胞内蛋白质的含量减少,所有木犀草素给药组均可使成纤维细胞内SOD活力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木犀草素对大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 标签: 木犀草素 肺成纤维细胞 增殖 抑制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于小鼠腹腔注射LPS(5mg/kg)复制急性损伤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2mg/kg)、吴茱萸碱组(10mg/kg)和吴茱萸碱组(20mg/kg)。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改变,测量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组织中NF-кBP65蛋白表达。结果:吴茱萸碱(10mg/kg和20mg/kg)可有效减轻LPS所致组织病理学变化,能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数目和湿/干重比,能提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并能降低NF-кBP65蛋白水平。结论:吴茱萸碱可减轻LPS所致急性组织损伤,对LPS诱导的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吴茱萸碱 炎症 LPS-诱导急性肺损伤 NF-кB
  • 简介:目的:研究康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康饮对NC-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康饮对NC-H446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康饮能抑制NC-H446细胞的增殖,当药物浓度为0.1mg/L时其抑制率最高,达58.6%.该药可使NC-H446G0/C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降低.结论:康饮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分布而抑制细胞增殖.

  • 标签: 肺康饮口服液 NC-H446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辛温归经(豆蔻、紫苏叶、白芷)与辛温归心肝经(红花、当归)中药对复合因素致阳虚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外邪犯)+冰水游泳(形寒劳倦)+服用冰水(内饮生冷)三因素复合造成阳虚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豆蔻、紫苏叶、白芷、红花、当归水提取物连续38天。试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体重、测量肛温、背温、抓力;末次给药后气管插管毛细玻管法测定排痰量;取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血液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解剖取心、、肝、肾、脾,测脏器系数。结果:①辛温归经药物:豆蔻、紫苏叶及白芷能提高阳虚大鼠体重、肛温、背温、抓力、血白细胞水平,减少痰量、血清NO、血液粘度、心系数、系数、脾系数、肾系数;紫苏叶还能降低肝系数,这说明豆蔻、紫苏叶及白芷性味归经相同(同属辛温归经),也表现出相近的药理作用,通过辛温入从而改善形体消瘦、阳虚内寒、背畏寒、体倦乏力、痰涎清稀、血液亏虚及血脉不畅等。②辛温归心肝经:红花及当归能提高体重、肛温、血细胞水平,减少血清NO、血液粘度、心系数、系数、肝系数;当归还能增加抓力,减少脾指数,这说明红花及当归(同属辛温归心肝经)也表现出相近的药理作用,通过辛温入心肝从而改善形体消瘦、阳虚内寒、血液亏虚及血脉不畅等。因归心肝经,入血分,补中有动,行中有补,具有较强的补血活血作用;但对阳虚证之背畏寒、体倦乏力、痰涎清稀等无很好的改善作用。结论:性味相同的中药,如果归经相同,则药理作用相近或相同;若归经相异,性味相同,则药理作用相差甚远。这体现了相同性味归经中药之间的药效相近,而相同性味不同归经的中药则药效相远。

  • 标签: 性味归经 肺阳虚证 模型大鼠 复合因素 中药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在鼻窦炎手术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结合温止流丹治疗慢性鼻窦炎280例患者疗效。方法:在患者的手术后通过温止流丹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80例术后随访至少半年以上,头痛症状全部消失,鼻塞改善276例(占98.56%);脓涕症状改善278例(占99.26%);鼻窦窦口粘连4例(占1.43%);鼻息肉复发6例(占2.14%);鼻腔干燥症状明显3例(占1.05%);鼻中隔穿孔4例(占1.43%)。结论: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内窥镜下行中隔矫正术结合温止流丹治疗可以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

  • 标签: 温肺止流丹 鼻内窥镜外科 鼻窦炎 中隔矫正术
  • 简介:目的:研究在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稳心颗粒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稳心颗粒,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对。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90.00%,两组比较观察组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由于使用稳心颗粒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辅以稳心颗粒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稳心颗粒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桂枝挥发油对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作LPS诱导的大鼠急性损伤模型,通过桂枝挥发油治疗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组织细胞核蛋白NF-κBP65含量和组织溶浆中磷酸化IκB-α、IL-1β的含量。结果:正常大鼠组织中NF-κBP65、磷酸化IκB-α和IL-1β仅有微量表达,LPS尾静脉注射后6h各其表达显著增高,桂枝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NF-κBP65、磷酸化IκB-α和IL-1β的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桂枝挥发油对急性损伤时高度活化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显著的抑制或拮抗作用,提示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是桂枝挥发油抗炎作用的主要靶点之一。

  • 标签: 桂枝挥发油 急性肺损伤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对人腺癌GLC-82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蛇葡萄素钠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对人腺癌GLC-8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在浓度为12.5~2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殖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卡铂在浓度为3.13~1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值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对卡铂25μg/ml抑制GLC-82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1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与卡铂25μg/ml联合用药组作用于GLC-82细胞12h后,Caspase-3表达上调,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蛇葡萄素钠单用对GLC-82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卡铂合用,对GLC-82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效应;蛇葡萄素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内的Caspase-3,从而促进凋亡的发生。

  • 标签: 蛇葡萄素钠 卡铂 人肺腺癌GLC-82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
  • 简介:目的:观察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组织Casepase-3、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哮喘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甘草次酸(200、100、50mg/kg)剂量组。以卵清蛋白加氢氧化铝致敏复制大鼠哮喘动物模型,病理观察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组织气道炎症浸润和气道重塑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哮喘大鼠组织Casepase-3、Bax及Bcl-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甘草次酸200mg/kg可减少哮喘大鼠组织炎症浸润,改善或逆转气道重塑;甘草次酸200、100mg/kg可上调哮喘大鼠组织Bax、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和下调抗凋亡因子Bcl-2有关。

  • 标签: 甘草次酸 哮喘 气道重塑 CASEPASE-3 BAX B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