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在院前急救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院前急救患者120例,收治的时间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急救半径分别取小于3km、3km~5km之间、大于5km,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别选取小于20min、20min~30min之间、大于30min,然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急救。结果对比不同急救半径与不同急救反应时间的急救成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白班、夜班的反应时间、准备时间、受理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在院前急救中具有较大影响,应尽量划分急救范围,并且设立急救点,从而能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与急救半径,增加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救反应时间 急救半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发热患者急救护理。对急诊发热病人,根据发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康复。

  • 标签: 发热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不同评价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院前急救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主要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体征进行急救诊断,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意识、血糖和心电图这八项评估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病史、体征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急救诊断。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时明确诊断的例数、院前急救死亡和成功的例数,转运死亡和成功的例数以及急诊科抢救死亡和成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的明确诊断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13/25)(P<0.05);观察组的院前急救成功率为84.00%(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0%(11/25)(P<0.05);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为95.23%(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11/11)(P<0.05);观察组的急诊科抢救成功率为95.00%(2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7/9)(P<0.05)。结论通过将八项指标病情评估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明确诊断率、院前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以及急诊科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评价方法 院前急救患者 临床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症急救干预在急诊昏迷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急诊科接收的昏迷患者50例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对症抢救干预措施,总结急救方法统计成功率数据。结果本次实验中50例患者中41例抢救成功后出院,成功率为82.0%。结论在急诊昏迷患者治疗时行对症急救方式能够提升其抢救的成功率,因此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昏迷患者 对症抢救法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根据护理路径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预后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80%。结论将优化护理措施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中尤为必要,对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idacutephysiologyscore,RAP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emergencymedicinescore,REMS)及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在院前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院前急救出诊的2000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第1时间分别进行RAPS、REMS和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对病情危重者采取现场急救后再次进行动态评估。结果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较REMS及RAPS对患者疾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4小时死亡风险作为预测指标,REMS、RAPS与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护士对实施改良院前急救护理评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系统能更好的预测患者的疾病风险性,为我们医生护士更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危险分层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优先处理危重病人提供较好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急救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中医学在急症刺灸法方面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及针灸急救的现代研究,结合自己5年来在急救一线工作中对一些急症的处置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多列急症患者针灸处置有效。结论针灸用于急救病人,见效快,疗效好,方法简便快捷,副作用小。特别对一些不明原因引起的痛症、痹症、休克等病症效果显著。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急救医疗体系,发展现代急症刺灸法,发挥针灸学在其中的作用,走一条含有中医特色的现代急救路,针灸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是人体中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部分,患者一旦受伤后,易出现出血过多,继发性感染等,并能造成休克、窒息及死亡等并发症。此时在现场抢救时应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减轻其疼痛,做好基础护理和伤口护理。针对已入院的此类患者,必须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迅速作出判断,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口腔颌面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的病因、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急诊科救治的6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有62例双硫仑样反应明确诊断后以对症治疗,好转离院。结论双硫仑样反应以预防为主,尽早诊断是关键,对症治疗为主,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急救 头孢菌素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广元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接听电话,指挥医疗出诊等资料,对广元市院前急救资源使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广元市急救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院前急救资源合理使用的对策,为今后合理使用急救资源提供依据。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救资源 合理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研究来自我院急诊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中毒患儿,分析急救护理方法以及护理后的治疗情况。结果急诊留观者19例,住院治疗者27例,神经系统后遗症者3例,死亡者1例,痊愈出院者49例;护理满意度上,很满意者24%,基本满意者72%,不满意者4%,满意率为96%。结论小儿急性中毒通过规范的急救与护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患儿恢复效果与患方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急性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救知识远程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和现实需求,在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具体衡量其绩效,成为研究的重点。对于教学绩效的控制、对于考核绩效的控制和对于运行效率的控制都成为其主要的定量分析难点。只有围绕现实问题,进一步进行教学标准化建设、考核系统化建设和运行效能比的分析,才能为相应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绩效控制 绩效分析 标准化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院前急救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救中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根据是否行院前急救进行分组研究组(n=36例,给予院前急救);常规组(n=34例,未给予院前急救),对两组近期预后影响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有效运转时间(0.9±0.1)h、总有效率94.44%均优于常规组(1.3±0.2)h、76.47%(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救中,对其行院前急救,会大大影响其近期预后,且争取到更多的急救时间。

  • 标签: 院前急救 高血压脑出血 近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群体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救治的160例群体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进行入院急救,对照组患者由亲友直接护送至急救中心急救就诊。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院内病死率,致残率,救护人员的急救反应时间和入院后的救治反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前、院内病死率,致残率,救护人员的急救反应时间和入院后的救治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群体性创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 群体性创伤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改良流程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常规流程,观察组行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改良流程。结果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救护理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改良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抢救的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急救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转运改良流程 重症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致伤原因及院前急救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65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及院前急救方法。结果65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交通事故426例,占65.2%,是颅脑损伤的首要原因。经过院前急救及院内进一步治疗,622例好转离院,占95.3%。结论及时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能减少继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新式急救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急救消耗时间、心电图检查恢复时间、心肌梗死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急救消耗时间、心电图检查恢复时间、心肌梗死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24±1.03)min、(6.21±1.24)min、(10.43±3.86)min、95%,均优于对照组(7.03±3.14)min、(10.25±2.2)min、(13.97±3.86)min、7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呋塞米、多巴胺、硝酸甘油等药物给予心肌梗死患者新式急救治疗,具有治疗总有效率高、急救消耗时间少、心电图检查恢复快、心肌梗死消失快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救 治疗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伴发大咯血的急救干预方法及措施,总结临床工作体会。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7年3月33例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组患者急救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系统性急救干预,本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死亡,死亡率为3.03%,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6.97%;本组33例患者中,除死亡病例外,停药后均无复发病例,平均止血时间(4.21±0.92)d。结论对于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而言,及时对其开展系统性急救治疗,可减少死亡率,提高急诊急救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 标签: 肺结核 大咯血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