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初期腹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脏移植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腔是否出血,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肝脏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发生腹腔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为腹腔出血患者,在术前的MELD评分对比上,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上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以及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对腹腔出血者实施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度。

  • 标签: 肝脏移植术 早期腹腔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新生儿颅内出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诊断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共收计高危患儿400例,400例患儿均为异常分娩患儿、产前或产时出现病症患儿,在新生儿出生后3~7天内对患儿进行颅脑超声波检测或进行CT检测,在400例患儿中有100例新生儿出现颅内出现象,其中脑室出血患儿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35例、脑实质出血15例、硬脑膜下出血患儿15例。结果通过临床有效治疗,患儿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在短期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发现,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生后,对新生儿进行常规的床边颅脑超声检查,新生儿的颅脑B超监测结果成阴性时,应进一步对新生儿进行颅脑的CT检查,可以早期诊断新生儿的颅内出

  • 标签: 新生儿颅内出血 早期诊断与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颅内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颅内出68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两组。给予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34例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0.05),满意度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新生儿颅内出优质护理效果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颅内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7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管内栓塞方法应用于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微创手术特点,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开颅手术 血管内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74例经CT明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Hunt和Hess分级1为Ⅰ级32例,Ⅱ级20例,Ⅲ级14例,Ⅳ级6例,Ⅴ级2例,出血后6-72h内,经全脑血管造影均证实为动脉破裂出血,对其中36例患者在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行介入治疗,根据动脉的结构,分别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和弹簧圈、支架结合技术栓塞。术后给予脱水、缓解血管痉挛等治疗。结果行介入治疗的36例患者成功栓塞35例,术后3月ALD评分优良33例,重残1例,死亡2例。不同意行介入治疗的38例患者,术后3月ALD评分优良7例,重残11例,死亡20例。结论对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神经纤维病虽属良性肿瘤,但肿瘤占位和压迫可影响患者机体功能,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文以一例多次复发性出血坏死性巨大神经纤维的手术为例阐述巨大肿瘤手术配合时需特别注意的护理要点、用物准备及术中观察配合要点等。

  • 标签: 复发性 神经纤维瘤 手术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估尼莫地平治疗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用药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尼莫地平治疗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NO、ET-1、TXB2及6-K-PGF1α的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浆NO、ET-1以及6-K-PGF1α含量显著升高,而TXB2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日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胃间质临床比较少见,通过对胃间质的临床症状和超声图像表现、病理及免疫组化等进一步认识,提高对胃间质诊断水平。仪器和方法采用菲利普HD11XE彩色超声仪和C5-2MH凸阵探头,检查前嘱患者禁食8小时以上。让患者仰卧位、侧卧位,暴露腹部,超声探头在患者腹部行纵切、横切及多角度、多切面扫查,探查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和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腹腔淋巴结是否肿大、转移等等,必要时让患者饮水,观察肿瘤与胃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胃间质的临床症状、超声图像、病理、免疫组化分析,确定胃间质的诊断。结论超声虽然不能对胃间质做出定性诊断,但是,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肿物的位置,血流状况,并通过声像图特征可以间接推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胃肿瘤 超声图像表现 间质瘤 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肝血管(hemangioma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cavernoushemangioma)最多见,我院在近3年对18例肝血管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现对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情况加以总结和讨论。

  • 标签: 肝血管瘤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腺肌上皮是由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同时增生形成的肿瘤,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较特殊的罕见的肿瘤,多为良性,国内相关研究甚少,其病理特点与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中肌上皮细胞增生不同。在组织学上,Tavassoli将乳腺腺肌上皮分为三型⑴梭形细胞型、⑵管状型、⑶小叶型。

  • 标签: 乳腺腺肌上皮瘤 多为良性 易被忽略 实例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预防措施。结果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膜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17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重视预防,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2011-2014年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相关文献的检索,同时结合目前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探讨产后出血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总结切实可行的临床护理经验,以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发现早治疗,精心护理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是脑底部动脉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颅内动脉、脑血管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年发病率约为(6~20)/10万。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死率高达60%~100%。再出血的诱发因素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早起床活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等,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可以防止再出血的发生,降低病人死亡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再出血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前鼻孔填塞法治疗出血点不明确的鼻出血的疗效及可接受度。方法临床随机收集出血点不明确的鼻出血患者共69例,分别入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结果实验组临床治愈率82.9%,可接受度68.6%,对照组临床治愈率67.6%,可接受度17.6%,在临床治愈率上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43),在患者接受度方面,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鼻孔填塞法治疗出血点不明确的鼻出血可有效控制鼻出血,在减少患者痛苦及恐慌方面有显著优势,临床治疗出血点不明确的鼻出血中应该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 标签: 改良前鼻孔填塞法 出血点不明确 鼻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的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经病理追访证实的乳腺纤维的超声声像图及多普勒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乳腺纤维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有包膜,内部呈低回声,分布均匀,后方回声增强,纵横比<1,无明显血流。不典型乳腺纤维声像图表现为形态欠规则,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少数有钙化,少许点状或短棒状血流。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纤维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纵横比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患者行CT诊断的表现,以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均为良性脑膜,71例表现为广基征(79.2%),19例为骨破坏(20.8%);12例(13.3%)为重度水肿,16例(18.3%)为中度水肿,61例(68.3%)为轻度水肿;6例(6.7%)为低等混杂密度者,28例(30.8%)为等密度者,56例(62.5%)为高密度者。结论脑膜患者行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CT诊断 脑膜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侵袭性纤维病,是一类较少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虽然组织学上显示为良性病变,但是有较强的局部侵袭性及局部复发率使其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题。临床上以广泛的手术切除作为标准的治疗手段。术后放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局部复发情况,但目前认为仅限于手术切缘阳性者。药物对一些不宜手术及放疗的患者是有益的。其预后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大小、是否曾经复发、切缘情况、有无放疗、放疗小于50Gy以及范围不够的照射野。

  • 标签: 侵袭性纤维瘤病 手术 放疗 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