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对急诊内科门诊胸痛病因的认识,并总结诊断即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6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6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气胸、结核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带状疱疹、胃食管反流病、大多数不稳定性心绞痛等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癌症患者死亡;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而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在急诊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急诊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 标签: 胸痛 病因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胸痛患者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但其病情可轻可重,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胸痛的严重程度有时不呈正比,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误判,耽搁治疗时机,我院急诊科为胸痛患者制订了胸痛套餐检查提高了胸痛危重患者诊断,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胸痛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石狮市前三位死亡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是致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患。急性心肌梗塞常常以胸痛为主要表现,为了提升我市胸痛诊疗水平,石狮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市科技局、卫生局的的支持下,推出了《建立石狮市胸痛规范诊疗团队,提升我市胸痛诊疗水平》的项目。

  • 标签: 胸痛 规范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0例急诊胸痛患者的病因及处理情况,从而减少误诊。方法对150例急诊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急诊胸痛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5例(10.0%),非ST抬高心肌梗死14例(9.3%),心绞痛33例(22.0%),急性心力衰竭6例(4.0%),心包炎3例(2.0%),肺栓塞3例(2.0%),主动脉夹层2例(1.3%),心率失常22例(14.7%),急性脑血管病10例(6.7%),非心源性胸痛38例(25.3%),死亡1例(0.7%),其他1例(0.7%),未确诊2例(1.3%),常用的处理措施有吸氧、心电监护)。结论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仔细查找病因,对症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急诊胸痛 病因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急诊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中随机选择128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临床初步检查,然后对这128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ECG)检测以及胸片和心肌酶谱测定等。部分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色超声及CT检查等。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史和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等,并根据辅助检查得出具体病因,并进行确诊。结果本研究128例患者中,心源性胸痛患者人数较多,一共有87例,占总人数的67.9%,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一共41例,占总人数的32.1%。误漏诊率为6.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分析是十分重要,要确保正确分析、诊断,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治疗的时候,做到及时、准确治疗。

  • 标签: 急性胸痛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对内科胸痛病因的认识,并总结诊断即西医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1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1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气胸、结核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带状疱疹、胃食管反流病、大多数不稳定性心绞痛等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癌症患者死亡;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而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在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 标签: 胸痛 病因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治疗急性胸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急诊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60例,对其进行急诊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6例显效、3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急诊治疗急性胸痛,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急诊治疗 急性胸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探讨。方法本次研究我院选择2016年1月—2017年09月急诊科内所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原则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就患者的分诊时间、急救总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此结果经统计方法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改善过的急诊护理措施,一方面能够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缓患者的疼痛感,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此法在临床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救护理措施 高危患者 救治成功率
  • 简介:摘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为患者服务”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1。我们医院紧紧围绕这个核心,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为目标;并且将树立窗口形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作为医院管理工作重点。

  • 标签: 模式人性关怀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流程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方法。我科自2009年开始对急诊非创伤性胸痛实施标准化诊疗流程。该流程管理的目标是①快速筛查出高危胸痛患者;②紧急有效的处理措施,缩短ACS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预后;③筛查出低危人群,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其方法和步骤主要有①询问病史及重要的体格检查;②5~10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③经过急诊胸痛诊疗流程筛查出可能的高危胸痛并进入下一步骤相应的医疗干预;④中低危胸痛患者转至普通急诊进一步诊治。临床实践证明,实施该标准化诊疗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了急诊科尤其基层医院胸痛的诊断和急救水平。

  • 标签: 急性胸痛 标准化诊疗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源性胸痛误诊病例,查找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分析40例被误诊的食管源性胸痛病例的误诊情况,总结误诊主要原因。结果误诊为冠心病(CHD)28例,心脏神经官能症4例,肋间神经性痛6例,胆囊炎2例。结论对食管源性胸痛的认识不足和对冠心病(CHD)的过度诊断是造成食管源性胸痛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非心源性胸痛 食管源性胸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的以胸痛为主要表现急诊的消化性溃疡的诊疗情况,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34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采用抑酸剂联合抗生素治疗。结果经抗溃疡治疗2个月后胃镜复查全部患者溃疡均愈合,胸痛未再出现。结论对主诉胸痛病人,如心肺、胸膜检查无异常,原有疾病不能解释者,应考虑到消化性溃疡,及时行钡餐透视、纤维胃镜、大便潜血、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胸痛 消化性溃疡 胃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针对急诊胸痛患者分诊的过程用采取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就诊的1450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分诊方式进行分诊,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1681例急性胸痛患者为观察组,在分诊方式上采取PDCA循环模式,并对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分诊的正确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3%,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胸痛的患者进行分诊时,PDCA循环可以提高分诊的正确率,可以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急性胸痛 分诊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采用院前急救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高危胸痛患者106例进行研究,依据院前急救措施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院前急救,50例,观察组增加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舌下含服,56例,观察两组疗效、诊断时间、并发症率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左心衰(12.50%)、心源性休克(21.43%)、恶性心律失常(23.21%)及7d猝死率(10.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50.00%、62.00%、46.00%,P<0.05;观察组发病至治疗、至诊断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更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开展院前急救措施,增加增加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舌下含服,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和控制病死情况的发生,缩短诊断时间,确保患者尽早接受有效治疗,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高危胸痛 院前急救 救治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服务对门诊整体服务流程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优化内部和外部管理,对门诊药房实施服务流程优化。结果实施服务流程优化后,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取药准确性,取药全面性和窗口服务态度满意度均有显著性提高(均p<0.01),医患纠纷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门诊药房的服务流程优化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以患者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不断完善和提高

  • 标签: 门诊药房 流程优化 药房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CU病房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观察临床效果和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全面了解急性胸痛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管理措施,并在护理实践中对高危和非高危的急性胸痛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结管理后的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通过全面掌握急性胸痛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缺陷,深化专业技能在护理实践中的完善,关注护理的细节并对急性胸痛护理与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改进和规范,明显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多层次的预见性管理完善了护理安全的管理,使护理安全隐患降到了最低,保障了急性胸痛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同时,提高了医护的信誉度,也得到了患者的满意,减少了各种纠纷。结论经了解、分析和改进后对急性胸痛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与管理使得诊疗过程更加准确、及时和有效,消除了护理患者过程中的隐患,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CCU病房 急性胸痛 护理 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