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卧床腹膜透析(CAPD)及血液透析(HD)治疗多囊肾病(PKD)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PK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行HD治疗,研究组行CAPD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指标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液各指标水平改善效果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PKD患者应用CAPD透析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多囊肾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治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12年1月因肾衰竭接受持续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共有166例患者符合条件,因各种原因退出腹膜透析共75例,退出率为45.1%。其中死亡67例,转血液透析8例。121例医保患者35例退出(28.9%),明显低于自费组的退出率88.8%。结论心脑血管事件和腹膜炎是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而经济因素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加强透析前的一体化治疗及腹膜透析患者透后的持续管理。

  • 标签: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心脑血管事件 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连续血液透析和间歇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为以后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12例肾功能衰竭并使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连续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间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住院时间、低血压的发生次数也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时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首选,连续血液透析比间歇血液透析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连续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肾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间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治疗组通过连续血液透析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0.518,0.302,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10.11±5.74)mmol/L、肌酐(270.62±60.79)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2±6.53)mmol/L、(417.81±66.25)μmol/L,差异性显著(t=6.349,22.607,P<0.05)。结论与间歇血液透析相比,连续血液透析用于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显著,改善患者血清尿素氮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血液透析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名肾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进行连续血液透析的组为连续组,进行间歇血液透析的组为间歇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上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连续组两水平改善情况明显高于间歇组,且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次数明显低于间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连续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效果显著优于间歇血液透析,可用于指导临床。

  • 标签: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大家对腹膜透析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双联系统等先进的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已不再是腹膜透析的瓶颈问题,但是腹膜炎依然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值得高度关注1。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防治应该是从腹透管置管开始的,包括预防抗生素的使用、腹膜透析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患者的强化培训、腹膜炎的早期快速诊断、给药途径与疗程,以及拔管指征等。临床医生应根据最新的治疗指南及研究进展,结合患者的个体特点进行综合判断,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真菌腹膜炎(PDFP)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诊治和预后,以提高真菌腹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21例PDFP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治疗、预后。结果PDFP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比例是7.58%;其中糖尿病患者10例,PDFP发生前4周使用过抗生素8例,19例拔管后改为长期血液透析,3例拔管后死亡;2例拒绝拔管,1例予以氟康唑注射液10mg/L加入腹透液中2L/次CAPD治疗,同时氟康唑注射液2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2周后治愈,1例上述方法治疗8天后无效死亡。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1例、白色念珠菌6例、热带念珠菌1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酵母样真菌5例、毛孢子菌4例、1例未培养出。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腹膜炎时糖尿病和使用广谱抗生素是继发真菌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大部分真菌腹膜炎患者致病菌为念珠菌属,一旦确诊为真菌腹膜炎,应尽早拔除导管及予抗真菌药治疗。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转归。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期间本中心20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eritonealdialysis-relatedperitonitis,PDR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与非老年组(年龄<65岁)。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统计腹膜炎相关致病菌分布及转归。结果白蛋白是老年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组35例,培养阳性24例(培养阳性率66.67%)。其中革兰氏阳性(G+)菌17例(70.83%),革兰氏阴性(G-)菌4例(16.67%),真菌3例(12.50%)。非老年组共168例,培养阳性94例(培养阳性率55.95%),G+菌71例(75.53%),G-菌15例(15.96%),真菌7例(7.45%),混合感染1例(1.06%)。主要菌种的组成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拔管退出7例次(20.00%)高于非老年组拔管退出14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蛋白是老年PD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PDRP患者的拔管退出率高于非老年PDRP患者。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真菌腹膜炎(PDFP)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诊治和预后,以提高临床上PDFP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21例PDFP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体、治疗方法、预后。结果PDFP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比例是7.58%;其中糖尿病患者10例,PDFP发生前3周静滴抗生素8例,19例拔管后改为维持血液透析,3例拔管后死亡;2例拒绝拔管,1例予以氟康唑注射液10mg/L加入腹透液中2L/次CAPD治疗,同时氟康唑注射液2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2周后治愈,1例上述方法治疗8天后无效死亡。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1例、白色念珠菌6例、热带念珠菌1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酵母样真菌5例、毛孢子菌4例、1例未培养出。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腹膜炎时糖尿病和使用广谱抗生素是继发真菌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大部分真菌腹膜炎患者致病菌为念珠菌属,一旦确诊为真菌腹膜炎,应尽早拔除导管及予抗真菌药治疗。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真菌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临床实际,从连续血液净化设备的操作使用、血液净化循环管路管理以及患者的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和感染预防等方面,对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分析,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连续性 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进展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血液透析(IHD)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68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采用CRRT进行治疗,参考组实施IH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参考组,治疗后实验组的血肌酐和尿素氮低于参考组。结论重症急性肾衰患者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整体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肾衰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间歇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灌洗治疗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灌洗治疗,治疗期间19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19例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营养状态,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实验组干预后PA、HSA、HGB、TF、TB等营养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行腹腔灌洗治疗时,配合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效防控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腹腔灌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连续血液净化作为临床上新型血液净化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开来,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对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临床应用 发展背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低钠血症(ASH)的疗效。方法6例ASH患者,基础病变分别为慢性肾功能衰竭3例,血小板减少紫癜继发糖尿病及肾功能衰竭1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高血压过量使用利尿剂后电解质紊乱1例。患者血钠均低于120mmol/L。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管通路行CVVH。滤器为HiPs18的4例,DipactActuce的2例,每24h更换一次。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结果CVVH平均治疗时间为36(24~48)h。CVVH治疗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存活率100%,4例意识模糊均在治疗12h后意识有所好转,24h对疼痛有反应,36h意识清楚;6例中3例转入维持血液透析,1例在后期治疗中因并发症死亡,2例好转。CVVH治疗后,4h、8h及12h血Na+分别上升至(115±2.7)mmol/L、(121±2.3)mmol/L、(125±4.0)mmol/L;透析液钠浓度调节,4h、8h及12h-置换液钠浓度(119.6±7.2)mmol/L、(126.8±2.4)mmol/L及(128.8±6.1)mmol/L。CVVH开始后4h、8h及12h血渗透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245±5.5)mOsm/kg.H2O、(2727±71)mOsm/kg.H2O及(295±4.2)mOsm/kg.H2O。结果CVVH治疗后血钠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床边CVVH治疗急性低钠血症疗效显著,见效快,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滤过 低钠血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间歇血液透析疗法,观察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存活率高,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连续助产护理在VBA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产科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孕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段式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连续助产护理在VBAC的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VBAC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烧伤的效果,总结CBP用于严重烧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7例严重烧伤患者应用CBP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体外循环的通畅,预防出血及感染,总结出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及管理经验。结果本组17例严重烧伤患者通过CBP治疗后,抢救存活12例,死亡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在进行CBP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证CBP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