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非酒精脂肪肝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个月后,实验组43例患者对脂肪肝知识了解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能够根据认知情况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治疗依从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够加强患者对脂肪肝的知识了解,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强控制,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在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及资料分析的方式了解肠道菌群与NAFLD的关系,并了解肠道菌群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肠道菌群可以通过改变TLR4特异性识别脂多糖,从而激活患者体内的炎性相关因子,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肝脏炎症,导致NAFLD。结论肠道菌群在NAFL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肠道菌群 NAFLD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非酒精脂肪肝11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1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熊去氧胆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取多烯磷脂胆碱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LT水平、y-GT水平、AST水平、TG水平、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有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采取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和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治疗安全,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合并非酒精脂肪肝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294例维吾尔族结直肠腺瘤(AI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部超声诊断分为观察组(合并NAFLD者)110例和对照组(非合并NAFLD者)184例,比较两组的肥胖、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各指标。结果观察组BMI、腰臀比、HbA1c、FPG、UA、ALT、GGT、TG、TC、LDL-C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69、8.139、3.592、3.514、15.703、15.113、8.092、10.834、7.719、11.481、7.561,P<0.05);观察组有吸烟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06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ALT、TG和LDL-C水平升高和吸烟史与AICI合并NAFLD关系密切,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1.301(1.065~1.589)、1.383(1.059~1.805)、1.335(1.091~1.634)、1.358(1.125~1.639)、1.423(1.105~1.833),P<0.05。结论血清ALT、TG和LDL-C水平升高和吸烟是AICI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为高发年龄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活血益肝方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脂肪肝的治疗效果,为中医中药治疗非酒精脂肪肝提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前瞻队列研究,纳入两组痰瘀互结型非酒精脂肪肝患者,观察组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益肝方,对照组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易善复治疗,其疗程同为24周。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B超(FibroScan)等进行检查结果进行考察,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益肝方能改善痰瘀互结型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

  • 标签: 活血益肝方 痰瘀互结 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脂肪肝病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非酒精脂肪肝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基线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基线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减轻非酒精脂肪肝病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酒精 脂肪 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健肝乐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入选58例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36周,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的情况下,加用健肝乐颗粒联合治疗,两组均给予基础对应支持治疗,疗程为3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个时间点检测ALT、AST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肝乐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的患者ALT水平改善上有明显效果,对非酒精脂肪肝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健肝乐颗粒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开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20例,随机分为K组(10例)与F组(10例),K组患者行开腹肝癌切除术,F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实施治疗后,F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绝对卧床时间、住院周期都优于K组,差异显著(P<0.05);F组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较K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的疗效较行开腹肝癌切除术效果好。

  • 标签: 开腹肝癌切除术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病毒X结合蛋白(HBXIP)在肝细胞癌中的实际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98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患者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HBXIP与临床意义。结果HBXIP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的HBXIP阳性表达率为73.47%(72/98),癌旁组织中的HBXIP阳性表达率为47.96%(47/98),正常肝组织中的HBXIP阳性表达率为32.65%(32/98),故肝癌组织中的HBXIP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的HBXI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XIP呈高表达时,可提示HBXIP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展过程,可将其作为早期确诊肝癌、评估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 标签: 乙肝病毒X结合蛋白(HBXIP) 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PC-3和CK-19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肝细胞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7月—2018年8月巴中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收治的100例肝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实施GPC-3和CK-19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在实施GPC-3免疫组化检测处理后,患者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肝癌伴随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4.8%、17.4%、1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PC-3和CK-19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肝细胞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细胞角蛋白-19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多结节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分析多结节HCC患者肝组织和各结节的克隆起源特点,探讨克隆起源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例5结节HCC患者,提取周边肝组织和5个结节DNA,利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10个微卫星位点杂合缺失情况,判断各结节之间的克隆起源关系。结果5个结节与周边肝组织在10个位点处均检出杂合缺失,其中T2与其他4个结节之间检出4个或以上的杂合缺失位点。结论多结节HCC各结节间的克隆起源模式可能不同。

  • 标签: 肝细胞癌 克隆 多结节 微卫星 杂合性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闭合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诊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闭合腹部损伤患者资料,并对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经急诊救治与护理后治愈,抢救成功率为92.86%;4例抢救无效病死,病死率为7.14%。结论对闭合腹部损伤患者实施规范、及时的急诊抢救与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尽量减少病死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闭合性腹部损伤 急诊抢救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损伤机制、诊断及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今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病历资料,其中3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明显;(2)手术患者术前Cobbs角与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跳跃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应以挽救脊髓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为前提,手术应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警惕术后患者出现其他脏器的合并伤。

  • 标签: 脊髓损伤 适用症 跳跃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便为肝胆外科损伤提供更加优化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损伤患者共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化分配形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化手术形式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其手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4.9%,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相较于对照组少,患者的反馈满意率高,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手术的效果较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十分显著。

  • 标签: 控制性手术 治疗 肝胆外科损伤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前额颅底开放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前额颅底开放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30例前额颅底开放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病历资料、影像资料进行讨论分析,之后手术检查颅内具体情况。经过检查发现颅内有不同程度的硬膜破损、颅底骨骨折和颅内血肿等情况,通过自体局部设计对患者的颅内损伤部位进行修补重建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1。结果手术后患者脑脊液没有漏液情况,颅内无感染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前额颅底开放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在对颅脑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进行带蒂自体额颞肌筋膜骨膜瓣修复治疗,术后恢复较好,无感染并发症现象,手术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前额颅底 开放性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了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与之相伴的是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浆细胞乳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之为“粉刺乳痈”,中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临床治疗以中药辨证内服、外用,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通过对近10年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本文对浆细胞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浆细胞乳腺炎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EMG)检查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损伤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入我院的72例腰骶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腰椎CT与MRI检查,研究组加用EMG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定位损伤诊断。结果研究组定位准确率94.44%高于对照组83.33%,研究组除了L3-L4神经根损伤外,其他检测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对于腰骶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 标签: 肌电图 腰骶神经损伤 定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液压垫预防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平卧病床后压力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手法皮肤按摩,实验组除定时翻身,采用规律液压垫按摩。分别予入院前,入院后1天,入院后3天,入院后7天,进行Braden评分并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的Braden压疮评分、压疮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舒适度、干预后VAS评分及对护士操作满意度方法,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液压垫对于老年卧床患者压力皮肤损伤起到预防作用,并降低褥疮风险,提高了患者的卧床舒适度。

  • 标签: 液压垫 卧床 压力性皮肤损伤 Braden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房颤心房重构的相关。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房颤组按照疾病特征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9例),持续房颤组(51例)和永久房颤组(54例)3个亚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左房内径、血清MIF、Ⅰ型CP(PICP)、Ⅲ型NP(PⅢNP)水平及其相关进行分析。结果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左房内径增大,且阵发性房颤组显著小于持续房颤组与永久房颤组(P<0.05),持续房颤组与永久房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增加,且3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相关分析,左房内径与血清MIF、PICP、PIIINP水平均呈正相关(rMIF=0.7050,rPICP=0.6954,rPIIINP=0.6816;P<0.01)。结论MIF、PICP、PIIINP可能通过参与房颤患者心房结构的改变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 标签: 房颤 心房重构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Ⅰ型CP Ⅲ型N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准确率。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将患儿分为Ⅰ组(年龄1~4岁,29例)及Ⅱ组(年龄>4岁,20例)。对4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论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差别较大,容易误诊,外周血涂片检查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结合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传单 EBV 异型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