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36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术前准备,术后重视患者体位与活动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加强颅内高灌注症状、低血压等的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出院指导,以保证手术成功。36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其中2例出现高血压,2例颅内高压,8例现低心率及低血压表现,1例出现脑梗,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3-10天出院。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护理 血管痉挛 脑缺血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具有完整临床数据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DSA特征。结果DSA表现为造影剂自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溢人海绵窦,海绵窦及眼静脉等早期显影,并且可清楚的观察到瘘口位置、大小、静脉引流及侧支代偿情况。结论脑血管造影是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的金标准,并能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海绵窦 动静脉瘘 脑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认知功能与颈动脉斑块、CRP、Hcy及脑白质病变等相关性。方法将60例脑梗塞认知损害患者作为试验组和同期住院无认知损害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颈动脉彩超、血清CRP及Hcy水平、WM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RP及Hcy水平均有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但是试验组颈动脉斑块异常水平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CRP、Hcy及WML是急性脑梗塞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认知功能 颈动脉斑块 CRP Hcy 脑白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对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的306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行颈部多普勒彩超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血流情况及血脂、胆固醇、血液粘度变化。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颈动脉血流量有变化,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脂、胆固醇、血粘度无明显变化(P>0.05);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血流量、血脂、血粘度均明显改变,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1);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脂、胆固醇、血粘度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将增加其对颈动脉血管的影响,增加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 标签: 高血压 血脂紊乱 脑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接收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82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途径给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颈动脉滴注给药治疗方式,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的红花注射剂,10次为一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使用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能力,并且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脑梗塞后遗症 颈动脉滴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颈动脉斑块评分情况的分析,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参与研究的病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组,对所有病例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进行颈动脉斑块评分,以此作为分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联系的数据基础。结果经过颈动脉超声检测以后,发现冠心病组在Crouse积分、等级积分、斑块数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如将所有病例按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划分,以上结果也成立,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评分可以反映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

  • 标签: 颈动脉斑块评分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0例检查者分为糖尿病组(DM、180例)、血糖正常对照组(180例),应用超声实时显示并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内-中厚度、是否有斑块,进行记录,对所得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DM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高频超声是无创诊断颈动脉早期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能早期反映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改变,提供内—中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等信息。

  • 标签: 高频超声 糖尿病 颈动脉 内&mdash 中膜厚度 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检人群中颈动脉硬化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依据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将体检人群分为高脂血症组(病例组)和无高脂血症组(对照组),应用彩超多普勒检查颈动脉,观察斑块形成情况,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比对照组IMT增厚,不稳定斑块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高脂血症的体检人群较无高脂血症的体检人群更容易患颈动脉硬化。

  • 标签: 动脉硬化 斑块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并为其临床检测、治疗与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5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2只眼)为研究组,对其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多普勒彩超检查,记录其颈动脉狭窄情况,并对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选取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后,排除眼部相关疾病。结果经过相关检查后,研究组52例患者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其多普勒彩超结果显示,患者患侧与健侧劲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差异不明显(P>0.05);其IMT值较之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其PSV与EDV值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大多存在颈动脉狭窄,因此检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对于诊断与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颈动脉狭窄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合并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西药对照组(28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脂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脂明显下降,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变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除血脂外,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CAS合并斑块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CAS合并斑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中西结合 强力定眩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进行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作为研究组,将我院同时期的50例非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斑块数(78个)、动脉厚度(0.87±0.33)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个)和(0.62±0.17)mm,差异明显(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低回声(13个)和不均质回声斑块(61个)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0个和8个),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检测出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及性质,对于预测脑梗死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硬化斑块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360例脑梗死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多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经颅多普勒检查对脑梗死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颈动脉斑块形成 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痹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5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应用辛伐他汀加胸痹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口服辛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IMT、血脂较治疗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中医证候积分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痹通胶囊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59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及颈部血管MRA检查,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化验,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血管是否狭窄以及狭窄程度,回顾性地总结腔隙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腔隙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彩色多普勒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分析总结颈动脉的内-中厚度、斑块、狭窄等情况。结果超声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97例,阳性率73.48%;颈动脉粥样硬化以Ⅱ型(34/132)和Ⅲ型(25/132)多见,斑块种类以混合斑(27/74)最多见;随着患者年龄、病情、病程增加,阳性检出率增加,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也升高。结论应用超声可以无创、有效评价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

  • 标签: 超声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对10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干预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中医药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积分、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钙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颅脑外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98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8例健康体检者,测定晨起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颅脑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无斑块组和斑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急性脑梗塞患者中,颅脑外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有斑块形成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形成组(P<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塞密切相关,且与颅脑外颈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发展进程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彩色多普勒 颈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AD)腔内覆支架置入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施行的血管支架植入介入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覆支架置入全部治疗成功,支架均无移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诊(3~36)个月,18例患者均存活,CT示夹层破口封闭。结论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覆支架植入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主动脉夹层(AD) Stanford B型 腔内覆膜支架置入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