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产后康复关系到妇女一生的健康,因为自妊娠开始,孕妇身体各部位为适应胎儿发育和正常分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后的肌肉、结缔组织不能靠自身条件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身体处于暂时性衰退状态,如果不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恢复,原本暂时性的衰退就会变成永久性的衰退,所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产后立即进综合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产后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分娩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宫缩痛时间、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宫底高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乳汁分泌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加快了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康复,再加上其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等优点,值得在今后的康复护理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 产后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对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都是顺产后6小时或剖宫产术后24h拔尿管后,生命体征平稳,知情同意及常规的产后护理下进行足浴;观察组120例进行中药足浴,对照组120例进行温水足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d焦虑量表评分、宫底高度、恶露量及睡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对产后康复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全面提升产妇产后康复质量。

  • 标签: 中药足浴 产后 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早期的盆底康复训练在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本次所选80例产妇入我院分娩的时间均是2017年07月份—2018年07月份,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后夜尿次数评分为(1.1±0.2)分、尿失禁评分为(1.2±0.5)分,观察组较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实施产后早期的盆底康复训练能够缓解产妇负性情绪,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社会卫生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分娩后盆底功能的变化及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意义。方法选取1000例首次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孕前、产后及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后分别做一次盆底功能五项常规检查,对比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孕前与产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康复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前与康复后各项对比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及时有效地进行盆底功能康复对于防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及产后 盆底功能康复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社区恢复在产后抑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社区康复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夫妻关系和谐度以及婆媳关系和谐度以及幸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以及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恢复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以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P<0.05)。结论社区康复提高产后生活质量,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恢复 产后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推拿对促进孕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缺乳妇女2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140例,采用胶原蛋白通草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康复推拿手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孕妇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在人工喂养次数及人工喂养量方面对比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人工喂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人工喂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泌乳量分泌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推拿方式对产后缺乳妇女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泌乳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推拿 产后泌乳 人工喂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地功能恢复及促进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妇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位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了,观察组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盆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8.8%;两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入骨盆时间为(7.2±1.5)d;对照组子宫入骨盆时间为(11.8±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促进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 子宫复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产后采用护理干预对其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我院接收的产后接受盆底功能康复护理的产妇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53例,其中常规护理的产妇,定义为常规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产妇,定义为研究组,比较其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情况,分析其盆底肌力。结果研究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常规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评估结果,优于常规组盆底肌力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护理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护理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盆底功能 康复训练 阴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康复护理对初级保健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妇产科患者15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接受日常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了康复护理管理模式。结果产妇女性使用的康复治疗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子宫,生育后恢复效果快。结论避免产妇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生产后的生理和心理康复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剖宫产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产褥期妇女提供包括生殖系统和形体恢复在内的人性化产后恢复治疗方法,且在妇女产褥期进行一定保健,以能对产妇之后的康复效果为主要目的。方法采取局部按摩方法以及结合部分产后恢复仪器来对产妇进行物理治疗,必要时也会采取中成药与子宫保健按摩结合方式,用来缓解产妇出现的不适症状。其中,会选择5次治疗为1疗程。结论为女性提供了全新的、全面的产褥期保健服务,对提高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 标签: 产褥期 妇女保健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于产妇产程以及产后康复的影响,为改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待产的14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4),对照组给予传统产科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的总产程为(9.57±1.81)h,而观察组为(7.46±1.53)h,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12/74),而观察组为5.41%(4/7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的自主排尿率为36.49%(27/74),而观察组为62.16%(46/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的的住院时间(9.51±1.58)d,而观察组为(7.29±1.36)d,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采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 标签: 围产期综合护理 产妇 产程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68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产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EPD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在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EPD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临床影响及相关产后康复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治疗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为阴道正常分娩作为观察组,60例为剖宫产分娩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分娩第42天、产后3个月进行盆底组织功能检查,观察组产妇在产后进行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结果对照组产妇在产后42d、产后3个月盆底组织肌力测试结果明显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测试结果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正常分娩产妇对盆组织功能有一定损害作用,为了提高产妇盆底组织功能,可在产妇分娩3个月后进行康复训练,可提高产妇盆底组织功能。

  • 标签: 阴道正常分娩 盆底组织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70)和研究组(n=70),参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盆底肌纤维平均肌力、肌电压、持续收缩压均明显升高,持续收缩时间明显延长,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参照组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分别为11.43%、12.86%,研究组分别为1.43%、2.86%,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妇产后恢复中可显著提高盆底肌张力,恢复盆底功能,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标签: 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张力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褥期营养保健教育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分娩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n=44),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常规护理指导+产褥期营养保健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饮食、卫生、训练及心理问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实施产褥期营养保健教育可有效改善产后恢复情况,并提高产妇营养保健知识掌握度,降低并发症几率。

  • 标签: 产褥期 营养保健教育 产后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自然分娩单胎产妇,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87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以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按照不同时机将研究组患者分为研究一组(29例)、研究二组(29例)、研究三组(29例),分别于产后6~8周、8~10周、10~13周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盆底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一组、研究二组、研究三组护理结束时的盆底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以使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得到改善,不同时机护理均可以取得良好康复效果。

  • 标签: 不同时机 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康复治疗对阴道顺产与剖宫产对孕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评价顺产组、剖宫产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情况。之后选出各组盆底功能异常的产妇实施相应康复治疗,记录盆底功能异常产妇经康复治疗前后盆底功能改善情况,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盆底功能检测,经分析可知顺产组盆底功能异常率(53.00%)显著高于剖宫产组(30.00%),数据对比P<0.05;经康复治疗后顺产组盆底功能总异常率较康复治疗前减少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顺产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剖宫产,但经康复治疗后阴道顺产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剖宫产。

  • 标签: 顺产 剖宫产 早期盆底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阴道正常分娩产妇20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剖腹产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将产妇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肌力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耐受力高、持续收缩力高,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恢复有着较大影响,应予以产妇康复治疗,以促使其盆底组织尽快恢复。

  • 标签: 阴道正常分娩 盆底组织 产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