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伤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择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8例,对对照组中的48例外伤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外伤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中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的患儿;观察组中患儿及患儿家属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0.8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眼外伤患儿进行护理后有利于患儿的康复,获得了患儿父母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眼外伤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发生的病理过程。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患者40例,其中40出现眼外伤。通过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所有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表现及治疗措施等进行探究。结果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眼球穿通伤、晶状体脱位或损伤、眼内出血及房角挫伤,且分别为5(12.5%)、11(27.5%)、9(22.5%)、15(37.5%)。经过治疗后,眼压在6~1mmHg范围内的有28(70%),眼压低于21mmHg的有12(30%)。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患者有4例4(10%),8例8(20%)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28例28(70%)视力有所提高。结论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发生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其复杂程度高于原发性青光,必须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眼外伤后交感性眼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56例外伤后交感性眼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78人,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78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达到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外伤后交感性眼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眼外伤 交感性眼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B超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外伤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阳性表现复杂,往往兼有两种以上病变。玻璃体病变15例,其中合并视网膜脱离5例,球内异物10例,眶内异物3例,眼球破裂2例。结论B超在外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或有异物时,它明显优于光学检查和传统的X线异物定位法。

  • 标签: B超 眼外伤 屈光间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检查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80只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T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且对其的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利用CT进行检查,发现眼外伤主要包含眼球损伤、眼眶骨折、眼眶的软组织挫伤、眼内异物、眶内异物、晶状体脱位、复合性损伤、眼球变形以及晶状体脱出。结论利用CT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眼外伤的检查,有助于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眼外伤 CT检查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开放性外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眼球钝挫伤、异物伤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率(P<0.05);就诊时间越早,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不良率(P<0.05);年龄越轻患者预后率越高(P<0.05)。结论影响开放性外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有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和患者发病年龄,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开放性眼外伤 预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外伤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评分、精神与心理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三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症状与视功能、社会活动评分以及身体机能方面的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外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严重眼外伤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外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都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完成造影,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荨麻疹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组内、组间焦虑、抑郁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性、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眼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具备一定的安全性,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患者产生焦虑等情绪,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增强。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临床护理 眼外伤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外伤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得出结论严重外伤经玻璃体手术治疗后大部分能解剖治愈,部分患者可功能治愈,伤眼的预后与初诊时的视力、有无视网膜脱离、手术时机、外伤类型、年龄及伤口位置密切相关。

  • 标签: 眼外伤 玻璃体切除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的诊治及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50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患者,回顾行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及临床护理方法,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0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晶体超乳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口服降压药物、消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主要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房环境护理、感染预防、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接受治疗与护理后总有效率达到88%。结论对于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患者采用手术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及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外伤性 晶状体脱位 继发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因事故、刺伤原因引起的肝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例由于交通事故、刺伤、高处跌伤等造成肝伤的入院患者,对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采取结扎止血、夹闭止血,阻断入肝血流,分析临床手术资料,结果分析手术治疗前后20例患者后进行评估,入院前临床右上腹疼痛评估值为28.85±2.35,治疗后右上腹疼痛评估值为19.75±2.35,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著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患者均经过手术康复出院,采用纱布压迫止血,阻断肝血流,从而修补损伤肝脏,20例手术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迹象,术后5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回访20例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结扎止血,修补肝损伤部位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加重,控制因肝损伤引起的患者死亡率,术后回访患者效果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肝损伤 手术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激光治疗。我科对青光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康复的常见问题处理及康复治疗。方法选取对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34例的康复特点及临床治疗分析。结果经1~3个月治疗,主动活动范围优15例,良16例,中2例,差1例,有效率97.05%。被动活动范围优15例,良17例,中2例,有效率100%。结论预防、减轻肿胀,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预防肌肉误用、失用或过度疲劳,避免关节再损伤,恢复与重建感觉功能等。在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治疗师应有完备的手解剖知识,遵循损伤愈合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才能实现预期的康复目标。

  • 标签: 手外伤 康复 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技巧和相关经验。方法对4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中,临床治愈的患者有46例,占比95.8%,死亡2例,占比4.2%。结论及早明确诊断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外伤性小肠破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急救处理措施。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腹部外伤患者临床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40例急诊患者中治愈38例,死亡2例,死亡率5%。结论迅速查明受伤原因,具体部位和器官,可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应充分发挥各监护仪器的优势,给予高质量的护理。

  • 标签: 腹部外伤 急救处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腹部外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都经由医护工作者院前急救处理,入院后进行手术。结果有1例患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经死亡,有1例患者由于伤势严重在转运过程中死亡,死亡人数共2例,其余的66例患者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成功,院前急救有效率高达97.05%。结论给予腹部外伤患者积极、恰当的院前急救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腹部外伤 院前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6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OS评分以及大骨瓣骨窗塌陷、异常疝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植物人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大骨瓣骨窗塌陷、异常疝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于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较为显著,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外伤 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接受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 标签: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 重型脑外伤 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