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静脉(DVT)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需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在术前、中及术后采取全面的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DVT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术后出现4例下肢静脉,其中2例发生在腓静脉,2例发生在肌间静脉,发生率为5%.结论原发疾病、肥胖、手术刺激、感染、药物使用及围手术期缺乏活动等因素是导致DVT发病的主要原因.掌握DVT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其发生,促进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妇科盆腔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为了预防下肢静脉发生于脊柱手术后而实施的护理手段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血栓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的下肢血运、肿胀、压痛和腹股沟区的疼痛等情况,进而对患者实施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机械干预、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等,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以上86例患者在脊柱术后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之后,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100%(86/86),均未发生下肢静脉。结论临床上下肢静脉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避免下肢静脉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出院。

  • 标签: 脊柱手术 下肢深静脉 血栓 护理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静脉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滤器植入路径及回收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77例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经股静脉(71例)及右侧颈内静脉(6例)路径放置Celect滤器。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滤器在体内留置时间为10~111天,平均37.5天。2例(2.6%)发生症状性肺栓塞(PE),无致命性PE。64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回收,62例(96.9%)成功取出,2例取出失败。27例(42.2%)捕获大量血栓,经导管溶栓后二期回收。左侧股静脉路径放置时滤器倾斜可能性大于右侧股静脉(P<0.01)。结论Celect滤器用于骨折合并DVT的患者可有效预防PE。滤器于股静脉路径植入时无明显前跳及回缩现象,定位良好,安全性高;颈内静脉路径植入可能有0~2cm回缩距离。捕获大量血栓也可在溶栓后顺利回收,最大程度提高了滤器可回收率,鉴于不可预知的远期风险,建议在PE风险可控时及早回收。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 腔静脉滤器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形成预防护理。方法选取58例剖宫产,随机分为对照组(29)与护理组(2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为41.38%,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下肢静脉发生率为6.90%,对照组为34.48%,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取预防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下肢静脉形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一例55岁女性患者因“子宫肌瘤”在本院行子宫全切,入院时血压150/95mmHg,术后第三日出现左下肢活动受限,并进行性加重,伴疼痛明显。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下肢静脉”,予“阿司匹林”、“血塞通”口服后症状缓解。

  • 标签: 子宫全切术后 深部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静脉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静脉形成患者53例,经股静脉或颈静脉行腔静脉滤器置入,予以留置导管溶栓及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术后随访6月,行超声或DIC检查。结果53例患者均1顺利完成腔静脉滤器置入,留置导管溶栓时间2-7天,50例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2例患者下肢肿胀轻度缓解,1例患者下肢肿胀及疼痛无明显缓解。结论腔静脉滤器置入及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深静脉形成具有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风险低、可操作性强、安全性较好的优点,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形成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滤器置入 导管溶栓 足背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静脉形成(DVT)患者的近期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DVT患者分为导管溶栓(CDT)组(n=16)及系统溶栓(ST)组(n=62)。CDT组患者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及抗凝等基础治疗,ST组采用抗凝、系统溶栓。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肢肿胀明显减轻,二组间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CDT组治疗前后大、小腿围差、静脉通畅评分、Villalta评分优于ST组。CDT组尿激酶用量及平均每日尿激酶更大、使用时间更短。CDT组9例患者存在髂静脉受压综合症(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IVCS),1例患者同期行该侧髂静脉球扩支架置入。1例并发导管移位,ST组1例肺动脉栓塞(PE),4例牙龈出血,2例血尿、1例皮肤黏膜瘀点,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T治疗急性DVT近期疗效可靠,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治疗 系统溶栓治疗 尿激酶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探讨腹部术后下肢静脉与肺栓塞临床问题,包括成因、诊断要点、护理措施等等,主要是通过回顾性分析了40例腹部术后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发现,20例患有下肢静脉并发症,10例同时出现了下肢静脉与肺栓塞并发症。通过对20例患有下肢静脉并发症患者临床治疗可以看出,20例患者均为单侧肢体患病。通过对其超声检查发现,早期性的抗凝治疗可以保障期顺利出院。10例同时出现了下肢静脉与肺栓塞并发症的患者具有典型的胸部症状,心电图以及血气出现改变。另外,10例患者D-二聚体表现出阳性,7例超声检查肺动脉压呈现异常结果。在行肺栓塞溶栓以及抗凝治疗以后,9例患者顺利出院。

  • 标签: 腹部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简介:目的分析和探讨3H护理模式对下肢术后的患者自理能力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将下肢患者11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3H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对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简化肢体功能评分(Fugl.Meye)中的下肢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H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无缝对接,有效预防和降低下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康复进度.

  • 标签: 3H护理模式 下肢骨折术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新方法。方法对20例下肢静脉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置管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25例患者痊愈23例(90%),即血管造影显示血栓基本消失,显效2例(10%),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对下肢静脉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置管溶栓治疗,通过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严密周到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讨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 肺栓塞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4-02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并发急性肺栓塞的肺内血栓分布特点及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患者首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以防止下肢静脉再次脱落,在此基础上行肺动脉造影,观察肺动脉血栓分布情况,利用导丝导管迅速开通栓塞血管,恢复栓塞血管内血流,每24h给予50万U尿激酶,连续72h肺动脉小剂量置管溶栓,24h后行肺动脉造影,观察残留血栓分布,及时调整溶栓导管位置。72h时再行肺动脉造影,观察肺动脉血流恢复情况并拔管,根据DSA图像应用血管造影机自带容量测量软件工具计算血栓残留量;对下肢静脉有症状者利用导丝导管对栓塞血管迅速开通,观察血栓开通后下肢症状缓解变化。治疗期间每隔24h抽血行血凝分析1次,观察患者术后是否有渗血、出血增加的现象。结果对8例患者共栓塞肺动脉分支24支,其中双肺动脉4个大分支栓塞患者1例,双肺动脉3个大分支栓塞者6例,双肺动脉2个大分支栓塞者1例。治疗后72h肺动脉造影显示血栓残留量〈20%者20支,20%~50%者2支,〉50%者2支。患侧下肢静脉经血管腔内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72h后症状基本缓解。治疗期间8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出现渗血、出血增加的现象。结论下肢静脉并发急性肺栓塞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血栓分布以肺动脉3支分支血栓多见,血管腔内治疗及小剂量置管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血栓 急性肺栓塞 血管 腔内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

  • 标签: 下肢静脉疾病 CEAP 深静脉 浅静脉 静脉压力 交通静脉
  • 简介:静脉(DVT)是腹部手术常见的严重的术后并发症。DVT多发生在下肢,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重者可导致猝死。B超、CT静脉造影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药物结合机械预防术后DVT是目前防治的主流。各种新兴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将给DVT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腹部手术 预防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四肢骨术后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骨外科收治的四肢骨手术患者7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显效48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90.79%。结论对四肢骨患者开展有效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具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四肢骨术后的不良现,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四肢骨折 不良现象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泡沫硬化疗法联合穿弹力袜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从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共58例(7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DSA引导下,术前行下肢静脉造影及下肢瓣膜功能实验评估,中予聚桂醇与空气配制成的泡沫硬化剂进行硬化治疗,术后穿弹力袜6-8月,临床随访6-12月。结果在DSA引导下对58例患者共72条患肢均成功实施了泡沫硬化治疗,患者的酸胀、疲劳、乏力、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嘱下肢穿弹力袜并适当活动,均无深静脉、肺栓塞、过敏反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9条患肢(占12.5%)术后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红肿、疼痛,给与硫酸镁湿敷后好转,7条患肢(占9.7%)注射部位出现色素沉重,4条静脉性溃疡患肢治疗后愈合,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泡沫硬化疗法联合穿弹力袜给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而有效、并发症少、痛苦小的治疗方法,可显著降低静脉曲张的复发率。

  • 标签: 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剂 弹力袜 安全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4-01
  • 简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且该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风险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趋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5%~33.8%[1,2]。对于PAD的治疗,目前有较多的方法。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致残率、致死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ARTERIAL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