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对下肢老年患者下肢静脉及便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的90例下肢老年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分析两组下肢静脉、便秘等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对照组高,观察组便秘、下肢静脉等并发症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下肢老年患者下肢静脉及便秘等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护理 下肢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术后深静脉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下肢患者84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给予日常基础护理的42例患者为参照组,给予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发生率,研究组(2.4%)较比参照组(16.7%)更低,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100%)高于参照组(85.7%),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下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对深静脉形成进行有效预防,患者满意度也可以有所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术后并发深静脉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下肢患者,均在我院顺利进行手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预防深静脉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6.6%)优于对照组(73.3%);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术后并发深静脉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下肢手术术后深静脉形成中的预防效果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80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管理组、常规管理组,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对患者术后深静脉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综合管理组有1例深静脉病例,发生率为2.5%,常规管理组有5例深静脉病例,发生率为12.5%,P<0.05,卡方值为4.87。综合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常规护理组为77.5%,P<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预防下肢静脉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骨折患者一种较为多发的并发症,因此而引发的血栓脱落可形成肺动脉栓塞,这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骨折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进而降低死亡率。基于此,本研究就近几年有关骨折患者下肢静脉护理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骨折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患者住院期间健侧肢体深静脉形成(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94例下肢患者资料,男228例,女266例;年龄(58.9±18.9)岁(16-94岁);膝关节以近骨折29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膝关节以远骨折103例。住院期间使用抗凝剂预防或治疗,术后行双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血栓的发生情况。统计健侧肢体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体重指数、合并内科疾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至出院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补液量、D-二聚体)。结果237例患者(47.97%)患侧肢体中发生DVT,周围型血栓221例(44.74%),中央型血栓7例(1.42%),混合型血栓9例(1.82%)。98例(19.84%)患者住院期间健侧肢体发生DVT,周围型血栓90例,中央型血栓1例,混合型血栓7例。98例健侧肢体发生DVT患者中74例(75.51%)双侧下肢均发生DVT,24例(24.49%)仅在健侧肢体发生DVT。年龄(OR=1.035,95%CI:1.013~1.059)和术后1d血浆D-二聚体水平(OR=1.065,95%CI1.030~1.102,P<0.01)是影响健侧肢体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管在住院期间使用抗凝剂预防或治疗,但下肢患者健侧肢体DVT仍有发生。年龄和术后1d血浆D-二聚体浓度是影响健侧肢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骨折 超声检查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下肢长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下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9~69岁,平均年龄48.8±1.5岁),对照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9.9±1.6岁)。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下肢静脉超声检查。(2)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调查。(3)对患者出院前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护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肢长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我科室从 2017年 7月开始实施预见性护理。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6月创伤性下肢患者 5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7月至 12月创伤性下肢患者 5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疼痛管理,加强围手术期患肢锻炼、预防感染及预防压力性损伤等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压力性损伤、感染、深静脉( DVT)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创伤性下肢患者心里应激反映,并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 标签: 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下肢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7 月,以我院的 100 例下肢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以患者的入院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 50 例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肿胀护理干预 ,评判标准: 术后一周无肿胀程度、 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一周的无肿胀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 ,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结论:加强肿胀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下肢患者的术后肿胀程度,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术后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下肢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患者共计80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下肢,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进行一般的术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肿胀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其无肿胀情况患者明显要多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患者的术后肿胀护理中,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肿胀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的情况,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质 术后肿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患者下肢静脉的影响研究 。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 宫颈癌根治治疗的患者作为一般研究对象,共计 64 例, 病例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7 月, 将其按照盲选方法分为对照组 32 例和观察组 32 例。 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下降静脉发生率,并对其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 高于对照组,数据 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 宫颈癌根治患者的 围手术期中,能够降低 下肢静脉 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宫颈癌根治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影响进行研究对比。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患者共计1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0)和参照组(n=9),参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改善总有效率为90%,参照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改善总有效率为44.44%,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下妇科术后下肢静脉改善效果更好,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科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思考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 血栓 的预防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 2015.08.06-2017.06.10 期间执行骨科式救治的患者 80 例,依据 1:1 分配原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n=40 )。即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患者下肢静脉总发生率为 5.00% ,常规组患者下肢静脉总发生率为 20.00% ,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 90.00% ,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 100.00% ,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骨科术后患者中,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的使用,能够在预防其下肢静脉的前提下,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下肢静脉形成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名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名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合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模式的预防作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22.8%),比较有差异(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52.82±5.21)d,明显短于对照组(88.64±9.57)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的形成,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老年人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并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6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和围产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下静脉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下肢静脉发生率为1.25%,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常规组产妇产后下肢静脉发生率为8.75%,治疗总有效率为73.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3.75&,常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8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的临床价值较高,能有效降低下肢静脉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围产期护理干预 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接受围产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下肢静脉的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产妇下肢静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围产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该护理方式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围产期护理干预 剖宫产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下肢静脉患者治疗后静脉通畅率等临床指标的影响,为后续下肢静脉的预防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骨科手术且发生下肢静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干预组)和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血流速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两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的预防过程中,护理干预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于已发生下肢静脉的患者实施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整体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通畅率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