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溶栓成功的指征之一,也是溶栓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组对我院2008年4月-2012年4月108例AMI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62例进行回顾分析,对其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性 护理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严重、持久的心肌缺血所引发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是内科常见病,可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衰竭等[2],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AMI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本院对AMI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衰竭 年轻化趋势
  • 简介:患者,女,74岁。因服用降压药"咪达普利"2个月,全身多处淤斑20d,胸闷14d,于2011年6月29日在当地医院住院,血小板降至7g/L,输注血小板1次(AB型),胸痛加重,心电图示心肌缺血,遂急转入我院就诊,查血小板为50g/L,

  • 标签: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疗效,为合理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案提供高质量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3期)、PubMed、EMbase、HighWire、CBM和CNKI数据库,收集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3月。由2位评价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1个研究,合计1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尼可地尔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率[RR=0.34,95%CI(0.19,O.61),P=0.0003],提高心脏左射血分数[MD=5.49,95%CI(4.51,6.47),P〈0.00001],减小左舒张末期容积[MD=-14.38,95%CI(-17.31,-11.45),P〈0.00001],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IRR=0.34,95%CI(0.25,0.46),P〈0.00001]、再入院率[RR=0.33,95%CI(0.17,0.63),P=0.0008]及病死率[RR=0.40,95%CI(0.16,0.97),P=0.0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尼可地尔作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药物,可增加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用治疗策略。

  • 标签: 尼可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有时遇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们从2008-03-2011-08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选取了53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41~76岁。1.2方法使用日本光电公司产ECG-9130P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全导心电图,

  • 标签: 心肌梗死 分析
  • 简介:心率变异性的持续低下是心肌梗死后猝死和致命心律失常高危患者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是自主神经功能的最敏感指标.血脂异常也是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降脂药物,而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1,2].本文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治疗作用 疗效分析 致命性心律失常 独立预测因素
  • 简介: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112例,其中桡动脉组77例,股动脉组35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100%,处理梗死相关血管所需的指引导管数[(1.12±0.23)根vs.(1.08±0.34)根]、穿刺至球囊扩张时间[(42.34±1.23)minvs.(48.18±2.34)min]、术中球囊数[(1.21±0.32)个vs.(1.18±0.25)个]、术中支架的使用数[(1.15±0.37)个vs.(1.16±0.21)个]、造影剂用量[(98.32±8.51)mlvs.(95.45±7.2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中桡动脉组发生皮下血肿伴局部皮肤水疱8例,比股动脉组发生穿刺部位血肿13例少(P〈0.05);桡动脉组无血管迷走反射发生,股动脉组在术后拔管压迫止血中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5例;桡动脉组有1例导尿,股动脉组6例术后行导尿;住院天数桡动脉组明显较股动脉组少[(7.45±0.61)dvs.(8.39±0.53)d,P〈0.05];住院期间桡动脉组因泵衰竭死亡1例,恶性心律失常猝死1例,股动脉组因泵衰竭死亡1例;术后6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期间两组均无MACE以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结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均有效、安全,但前者可以明显减少血管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导尿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股动脉 急诊处理
  • 简介: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房室交界心动过速,临床以突发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为多见,治疗包括机械刺激、药物、电学等多种方法。有心脏基础病的患者发生频发顽固上速无论用药物复律或电复律均易复发,导管射频消融虽疗效好,但在县级医院仍未推广。我院用心律平静推复律后再维持静滴和小剂量口服治疗52例有基础心脏病的频发顽固上速患者,疗效较满意,且可明显减少其复发。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心律平 频发顽固性室上速 复律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50例脑梗死患者(ACI组)和226名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浆Fib含量。在ACI患者入院当天和4周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ACI组血浆Fib水平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4.8%vs.9.3%,P〈0.01);NDS重型患者血浆Fib含量[(5.82±1.51)mg/L]明显高于中型[(4.17±1.09)mg/L]、轻型[(4.26±1.15)mg/L]患者(均P〈0.01)。血浆Fib含量升高组患者住院4周时显著进步和进步者明显低于Fib正常组(均P〈0.01),而无变化和恶化者明显高于Fib正常组(均P〈0.01)。结论ACI患者血浆Fib水平均明显升高,病情重的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Fib含量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症状和体征 预后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成人急性梗死的有效和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3月,查找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成人急性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共计10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组在有效率[OR=3.43,95%CI(2.44,4.82),P〈0.00001]、显效率[OR=2.33,95%CI(1.78,3.05),P〈0.00001]、病死率[OR=0.38,95%CI(0.15,0.95),P=0.04]和治疗后ESS评分[治疗后7天:SMD=-0.48,95%CI(-0.80,-0.17),P=0.003;治疗后14天:SMD=-0.89,95%CI(-1.17,-0.62),P〈0.00001;治疗后1月:SMD=-0.89,95%CI(-1.20,-0.59),P〈0.00001]及NDS评分[治疗后7天:MD=10.42,95%CI(4.78,16.05),P=0.0003;治疗后14天:MD=13.82,95%CI(12.86,14.79),P〈0.00001;治疗后21天:MD=10.33,95%CI(4.43,16.23),P=0.0006]方面均优于单用醒脑静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醒脑静+常规治疗组在有效率[OR=3.03,95%CI(1.36,6.73),P=0.006]、显效率[OR=2.86,95%CI(1.50,5.44),P=0.001]和治疗后ESS评分[治疗后7天:MD=-6.26,95%CI(-8.49,-4.03),P〈0.00001;治疗后14天:MD=-6.43,95%CI(-8.73,-4.13),P〈0.00001]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成人急性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醒脑静及常规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依达拉奉 醒脑静 成人急性脑梗死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三药配伍复方注射液参丹脑梗通注射液的抗大鼠急性梗死损伤作用。方法建立冷光源光化学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脑血栓形成模型。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丹脑梗通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19.6、9.8、4.9mg·kg-1)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组(19.6mg·kg-1),观察受试物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脑含水量、脑梗死灶面积、脑组织MDA含量,SOD、GSH-Px和LDH活性的影响。结果参丹脑梗通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局灶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灶面积和MDA含量,增加SOD、GSH-Px和LDH活性,并且在相同剂量下(19.6mg·kg-1),上述效果均优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结论三药配伍复方注射液参丹脑梗通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局灶脑缺血作用,其效果优于临床上的单方制剂。

  • 标签: 参丹脑梗通注射液 冷光源光化学诱导 急性脑梗死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高级别胶质瘤与急性期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高级别胶质瘤及正规及时溶栓治疗的28例急性期脑梗死的常规磁共振表现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对照分析高级别胶质瘤实部分、急性期脑梗死灶中心部分及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18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11例病灶内合并有出血、坏死和囊变,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高信号,囊变坏死区呈明显低信号,肿瘤实质部分平均ADC值为(0.92±0.12)×10-3mm2/s,对侧相应正常部位平均ADC值为(0.79±0.0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其ADC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区域,平均ADC值为(0.69±0.10)×10-3mm2/s,高级别胶质瘤实部分与急性期脑梗死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表现及ADC值对高级别胶质瘤与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脑梗塞 诊断 鉴别
  • 简介:真菌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较高的感染角膜性病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发病率不断提高,临床治疗非常困难。早期的准确诊断、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其实验诊断从传统的形态学、免疫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并逐渐应用于角膜真菌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这为真菌角膜炎的诊断提供更为快速、特异、敏感的途径,但在一些医院仍旧以常规方法来诊断。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检验 细菌培养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为396例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64例成功完成手术3,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8~11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量10~10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结石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E)技术评价酒精心肌病(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ACM男性患者31例(ACM组),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30名(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2D-STI检查,观测指标包括: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左心房收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e)及舒张晚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a)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M组LAVmax、LAVp、LAVmin、LAAEF、GLSRa增加,LA-PEF、GLSRs、GLSRe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2D-STE技术可有效评价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情况。

  • 标签: 心肌病 酒精性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ERCP+EST术后发生急性坏疽胆囊炎(AGC)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7月至2009年7月开展的766例E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16例AGC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EST术后同时合并或者并发AGC,发生率为2.1%,AGC的手术治疗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其中3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大,16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积极处理均成功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外科手术、术中采用冷刮吸法耐心处理胆囊三角,必要时中转开腹,术后密切观察是保证AGC成功治愈的关键。

  • 标签: ERCP EST 胆囊炎 腹腔镜
  • 简介:急性中毒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和隐匿等特点〔1〕,深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临床医生所重视。中国每年约有3万人发生各种原因的中毒,占人口总体死亡原因的第五位〔2〕。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急性中毒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化学品的广泛使用,

  • 标签: 急性中毒 病因 特点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为22例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患者行三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4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三镜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P〈0.05);术后一周实验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较开腹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三镜联合治疗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安全可行。

  • 标签: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十二指肠镜检查 剖腹术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肠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2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闭塞16例,其中中心型9例,周围型2例,混合型5例,合并SMA硬化斑块7例;孤立SMA夹层5例。结果中心型9例:5例行取栓,其中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导管溶栓4例,溶栓后支架置入3例,死亡1例,因小肠系膜缘出血行小肠部分切除1例。混合型5例:行剖腹探查肠切除3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短肠综合征1例;2例行导管溶栓,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另1例辅以支架置入。周围型2例:药物溶栓1例,导管溶栓、碎栓1例,均成功。孤立SMA夹层支架治疗3例,保守治疗成功2例。结论SMA主干夹层病变首选保守治疗,如果症状不缓解,应积极治疗,以腔内治疗为主;急性肠缺血SMA主干栓塞,首选手术取栓;有时短段主干血栓形成或栓塞,也可以采用导管溶栓,必要时辅以支架。

  • 标签: 急性肠缺血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