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肝吸虫病的超声表现。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接收300例患有早期肝吸虫病的患者并将其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280例进行肝吸虫病卵检查的为阴性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脏病变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声影情况。结果病例组的肝脏病变情况包括左右肝叶增大和肝硬化图像的发生率显著多于对照组,病例组的比例数主要以声影宽度<结石影为主,两组差异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不仅可以作为早期肝吸虫病的普查手段和诊断方法,而且可以呈现出特征性的声像图,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肝吸虫病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5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并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5例患者的CT表现主要为:胸膜下的结节和肿块,其边界较为清晰,肿块或伴有分叶,通过CT平扫,肿瘤的密度与肌肉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CT增强扫描,肿瘤出现均匀或不均与的强化,并伴有曲线状血管影,血管影出现明显强化。结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通过CT有助于临床诊断此疾病。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CT 胸膜 纤维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患者,并对其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的统计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变部位腹腔内科器官疾病51例,腹腔外器官疾病14例。结论许多内科疾病都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在诊断时要格外注意,准确诊断,早日治疗。

  • 标签: 腹痛 内科疾病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影像学在腹膜后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6例病人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及复查随访。结果46例病人中,31例CT表现有特征性,部分早期病人影像无阳性发现。结论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 标签: 上腹部 CT MRI 纤维化 腹膜后
  • 简介:<正>主动脉壁间血肿(aorticintramuralhematoma,IMH)是指主动脉内、中、外膜血管壁间因出血而形成血肿,在影像学上没有明确的内膜撕裂口和直接的血流交通。1920年,Krukenberg等[1]最早将IMH描述为"没有内膜破口的主动脉夹层

  • 标签: 自然病程 胸主动脉 主动脉壁 血肿吸收 影像学 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是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观察和护理的探讨和总结。通过分析数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以及观察和护理体会,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的认识,能及时抢救、观察和护理患者,从而根据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急救措施护理
  • 简介:患者男,57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头晕8天,伴恶心、呕吐、乏力;高血压约10年,否认冠心病及糖尿病史。高频超声:双侧颈动脉硬化并多发粥样斑块形成,右侧颈外动脉起始段见一瘤样结构突起,约25mm×18mm×15mm,其内充满斑片状实性低回声(图1),随血流冲击有轻微往返运动;与该瘤样结构相连接的甲状腺上动脉未见明显扩张,近端管腔内亦可见实性斑片状低回声(图2)。

  • 标签: 动脉瘤 血栓形成 颈动脉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双侧眼睑浮肿2年余,自觉颌下肿块1年就诊。为除外颈部占位性病变以及了解肾脏情况,内科医生要求患者行颈部、双颌下腺及腹部脏器超声检查。颈部超声检查:双颌下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图1),双侧颌下腺内可见低回声区,左侧范围约3.0cm×1.9cm,右侧范围约3.0cm×1.9cm,部分边界不清晰,形态欠规整;低回声区内腺管及血管未见明显受压及破坏中断;双侧腮腺除肿大外,还可见多发淋巴结,皮髓质结构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双颌下腺及腮腺内血流信号丰富(图2)。超声提示:双颌下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双侧颌下腺内异常低回声;怀疑炎症和(或)干燥综合征。腹部超声检查:胰腺形态稍饱满,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区,部分呈结节状,部分呈片状分布,以胰尾处为著,较大者范围约3.5cm×3.6cm;胰管稍宽,宽约0.28cm(图3);双肾及其他实质脏器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胰腺多发限局性病变,性质待定,结合颌下腺及腮腺改变,不除外系统性疾病所致,建议进一步检查。患者随后进行了胸部CT检查,发现双侧肺内多发条片及小结节状病灶,纵隔及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图4)。考虑免疫性疾病,结节病可能。为明确诊断,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颌下腺穿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显示:穿刺组织内可见增生的结缔组织,周围伴灶状淋巴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炎细胞中较多CD38标记阳性的浆细胞,IgG4阳性细胞局灶>40个/高倍视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涎腺IgG4相关硬化病。

  • 标签: 影像学表现 疾病影像学 相关疾病
  • 简介:目的总结VonHippel.Lindausyndrome(VHL综合征)累及肾脏、胰腺及肾上腺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临床符合VHL综合征诊断标准且有腹部受累的病例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多层螺旋CT(MSCT)表现。9例全部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9例均有双肾多发病变,分为3种类型:单纯性囊肿、囊实性肿块和实性肿块,其中6例3种类型病灶混合存在,3例仅有双肾多发单纯性囊肿。3例行肾肿块切除,术后病理为透明细胞癌。7例胰腺可见多发囊肿,其中4例囊壁见钙化,1例合并胰岛细胞瘤。3例肾上腺可见嗜铬细胞瘤,2例为双侧。5例具有家族遗传史。结论VHL综合征可累及腹部多个器官,表现复杂多样,熟悉掌握其MSCT表现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全面诊断。

  • 标签: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肾衰竭CRF病因与首发表现,给慢性肾衰竭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院共收治117例原发病与首发表现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按每年为一个时间段来统计,同时依据发生率高低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与首发表现给予排列。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原发病所占比例最高的依旧是慢性肾炎,高达51.3%,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紧随其后,已成为慢性肾衰竭主要的高危人群,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慢性肾衰竭的首发表现是全身多器官的表现,有41例患者(占总数35.04%)首诊后没有收治入肾脏专科,尿检与水肿检查异常为36例,占30.77%,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主要以慢性肾炎、糖尿病与高血压为主,加强临床医师与群众对慢性肾衰疾病了解认识,可有效减少发病,是延缓患者肾衰竭关键。

  • 标签: 慢性 肾衰竭 病因 首发表现 慢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牛奶过敏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的婴幼儿牛奶过敏患儿的资料。结果婴幼儿牛奶过敏的胃肠道反应以腹泻、呕吐、拒食、腹痛、腹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在给予饮食回避并结合益生菌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婴幼儿牛奶过敏导致的胃肠道反应的诊断可通过牛奶回避、激发试验进行诊断,治疗应当以饮食回避为主。

  • 标签: 婴幼儿 牛奶过敏 饮食回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内结节临床患者68例,对其采取X线、CT等影像学技术展开检查,对检查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相应的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弥漫结节性病变者40例,孤立结节性病变28例;各类肿瘤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论X线、CT等影像学技术在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作用

  • 标签: 你肺内结节 影像学 X 线 CT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2年6月896例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PCVI)的患者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69例患者进行系统抽样调查,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及下肢深静脉的反流程度对患者进行Kistener分级,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临床症状分级(C分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功能障碍评分(VDS)的相关性。结果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与C分级、VCSS、VDS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505和0.449,P<0.001);穿通支病变对临床症状分级、临床症状严重度、劳动力丧失度有重要影响,并与下肢深静脉反流程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709、0.845和0.902,P<0.01);伴发疾病、是否处理伴发病及是否穿弹力袜对临床症状分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处理伴发疾病对临床症状严重度及劳动力丧失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PCVI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受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及穿通支静脉功能状态的影响,深静脉瓣膜修复对本病的远期疗效及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Kistener分级 CEAP分级 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功能障碍评分 系统抽样调查
  • 简介:目的观察瘢痕妊娠(CSP)肌内注射氨甲蝶呤(MTX)治疗后超声声像图变化,探讨超声检查在CSP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超声动态随访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6例肌内注射MTX治疗CSP患者病灶大小及血流变化情况,并参考血β-hCG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6例CSP患者超声表现为瘢痕处包块型10例,孕囊型6例.16例患者中11例肌内注射MTX治疗成功;此11例患者治疗前病灶直径平均(2.76±1.15)cm,患者血β-hCG水平(2164.13±2712.28)IU/L;治疗后超声随访病灶缓慢缩小,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其中5例超声随访病灶完全消失,该11例患者血β-hCG水平进行性下降(治疗后1周内下降幅度>50%),(54.36±43.58)d后恢复至正常范围.16例患者中5例单纯肌内注射MTX治疗失败;此5例患者治疗前病灶直径平均(3.26±2.49)cm,患者血β-hCG水平(11916.34±5004.50)IU/L;治疗1周后超声复查病灶不缩小反而明显增大,病灶直径平均(4.14±2.82)cm,血流信号丰富,该5例患者血β-hCG水平治疗后1周内下降幅度均<50%.1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UAE)后腹腔镜下清宫术,1例行UAE后开腹病灶切除术,2例行开腹病灶切除术.5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治愈.结论超声检查能有效监测CSP患者病灶大小及血流变化情况,帮助临床评估治疗效果及指导进一步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 随访研究 妊娠 异位 甲氨蝶呤
  • 简介: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ML)是常见的胃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癌以外胃恶性肿瘤的70%~80%[1]。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升高趋势[2]。PGML缺乏特异性,活检组织学确诊率低,易漏诊或误诊为腺癌。本次研究总结了53例PGML患者的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旨在提高内镜医师对胃淋巴瘤的认识。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胃淋巴瘤 内镜表现 病理学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的表现特点与鉴别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34例宫角部妊娠和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由超声检查,诊断出宫角部妊娠15例,间质部妊娠19例。经病理检查和手术证实,间质部妊娠20例,3例因超声检查误诊为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检查诊断率为89.5%(17/19);宫角部妊娠14,1例因超声检查误诊为间质部妊娠,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诊断率为86.7%(13/1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在孕早期质部妊娠和宫角部妊娠的检查、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 标签: 间质部妊娠 宫角部妊娠 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黛新联合胃动力药与单独使用胃动力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并对黛新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将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新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为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用药,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3%,其中显效的患者33例占实验组患者人数的73.3%,有效的患者9例占实验组人数的20.0%,没有疗效的患者3例,占实验组人数的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其中显效患者24例占对照组人数的53.3%,有效的患者8例占对照组人数的17.7%,没有疗效的13例占对照组人数的29%。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黛新联合给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轻微,适宜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黛力新 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患者,男,30岁,于2012年6月17日口服百草枯约30ml后出现口腔、胸骨后灼烧样疼痛,在当地医院治疗3d,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并出现吞咽障碍,于2012年6月20日入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口腔、咽部及舌黏膜严重溃烂,表面附着脓苔,口腔内可闻及恶臭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无异常。

  • 标签: 百草枯中毒 急性 口腔和食管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