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安普贴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静脉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血液内科化疗对象90例入组,按照化疗的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分别采用PICC置管后热敷等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化疗期间使用安普贴外敷。对比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症状以及体征峰值分别为16(11~27)日、5(3~6)日、(11.4±2.6)分,对照组9(7~19)日、8(5~14)日、(15.5±2.6)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预防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静脉疗效肯定,可以降低静脉发生风险、延迟发生时间,减轻症状与体征。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化疗 化学性静脉炎 安普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ICC置管术后机械静脉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接受PICC置管术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对所选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湿热敷,研究组患者提高健康教育、局部湿热敷、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产生静脉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提高健康教育、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湿热敷可以显著预防静脉的出现,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源性静脉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静脉是由于选择穿刺部位不当,因下肢及远端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反复多次穿刺静脉损伤血管管壁和内膜,静脉壁受损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导致血栓静脉;反复、快速,大量输入高浓度、刺激强的药物导致血液流动及血浆渗透压改变引起静脉。因感染、穿刺点消毒不严格,操作护理不当引起的静脉等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关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静脉炎 护理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静脉输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预防知识评分、静脉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环境(8.98±1.23)分、护理技术(9.32±1.25)分、健康教育(9.66±1.25)分、服务态度(8.97±1.65)分、护理效果评分(9.55±1.46)分及静脉预防知识评分(26.98±2.36)分均高于对照组(5.36±1.23)、(6.68±1.45)、(7.23±1.45)、(6.98±1.45)、(7.23±1.14)、(18.32±1.25)分,静脉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静脉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静脉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后下肢血栓静脉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编入常规组(n=50)和综合组(n=50)中,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综合组患者施加预防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预防及护理情况,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组患者静脉膜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静脉复发率均要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预防和护理措施在应用在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静脉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

  • 标签: 妇产科 下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行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单纯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患者286例(患肢),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实验组患者入院积极准备后即行手术,对照组患者抗抗凝7d后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皮下硬结、局部蚁走感、局部麻木、色素沉着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住院时间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且易于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栓性浅静脉炎 早期手术 下肢 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静脉输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预防知识评分、静脉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环境(8.98±1.23)分、护理技术(9.32±1.25)分、健康教育(9.66±1.25)分、服务态度(8.97±1.65)分、护理效果评分(9.55±1.46)分及静脉预防知识评分(26.98±2.36)分均高于对照组(5.36±1.23)、(6.68±1.45)、(7.23±1.45)、(6.98±1.45)、(7.23±1.14)、(18.32±1.25)分,静脉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静脉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在国内的临床具有很多的优势,这种技术安全高,可靠,治疗手段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现象进行治疗。同时,这种治疗手段并不会造成多大的手术伤口,并且时间长,比较稳定。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点,这种治疗手段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在对于患者的治疗上很有推广的必要。PICC置管后并不是非常稳定的,它有一定的风险。在置管后,可能会有并发症,并且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发生这种情况,为了患者的安全,就必须要去掉置管。但是由于置管的治疗方法的优越,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在治疗的时候防止并发症,是目前在置管治疗技术中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对上述情况进行讨论,对于PICC置管并发静脉的预防与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静脉炎 预防 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可达龙静脉注射所致静脉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6例发生静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例均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对可达龙静脉注射所致静脉的6例病人的合理护理均好转出院。

  • 标签: 可达龙 静脉炎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静脉输液治疗是我国医学医疗当中最为普遍的治疗方式,通过静脉输液治疗可以将病人需要的营养物质运输到病人血液循环中,但是在静脉治疗过程当中经常会引发静脉,这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一现象十分普遍的存在于在静脉治疗当中,因此相关人员要不断提高静脉治疗水平,在实践过程当中了解导致静脉出现的主要原因,并且根据这些不利因素寻找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本篇文章就针对静疗所致静脉的常见因素与防范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静脉炎 静疗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的临床护理干预与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124例进行分组。普通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发生率;家长对治疗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评分。结果综合护理组患儿静脉发生率显著比普通护理组低,P<0.05;综合护理组家长对治疗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比普通护理组高,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的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静脉的发生,提高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PICC导管致静脉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ICC导管致静脉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导管致静脉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循证护理 PICC导管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机械静脉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2例PICC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机械静脉发生率,包括治疗依从及护理满意评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术后机械静脉发生率(11.54%),对照组术后机械静脉发生率(42.31%),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治疗依从(96.15%),对照组治疗依从(6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2.04±1.2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71.55±1.4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静脉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机械静脉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心衰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乳磨牙化学根尖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化学根尖周患牙78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1颗,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消毒根管,对照组37颗,采用甲醛甲酚消毒根管。根管预备后分别封入上述药物于根管及髓室中,比较2组患牙第一次封药7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乳磨牙化学根尖周,疗效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根管消毒药物。

  • 标签: 磨牙 根尖周炎/治疗 硬羟基磷灰石/治疗应用 矿物质/治疗应用 碘附/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老年低钾血症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泵高浓度氯化钾引起静脉的原因。方法?收集我科3个月内老年低钾血症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泵氯化钾15例。结果?所收集的15例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局部静脉症状。结论?老年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泵氯化钾需全面考虑会引起静脉的原因,并采取防范措施,以预防静脉的发生、增加老年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老年患者 浅静脉留置针 泵氯化钾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徳湿舒水凝胶伤口敷料预防外周静脉营养治疗所致静脉的效果。方法对200名经解释拒绝行CVC置管术需行外周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程度标准进行判断,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处上方2cm处采用徳湿舒水凝胶伤口敷料,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静脉发生人数为5人,静脉程度为Ⅰ级,对照组静脉发生人数为83人,静脉程度为Ⅰ-Ⅲ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周静脉营养治疗中使用徳湿舒水凝胶伤口敷料对预防静脉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徳湿舒 水凝胶伤口敷料 外周静脉营养 静脉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合并血栓静脉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5月-2017年9月84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防范性护理组则给予防范性护理。比较两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血栓静脉情况;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疼痛程度。结果防范性护理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防范性护理组术后并发血栓静脉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疼痛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防范性护理组焦虑心理、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给予防范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血栓静脉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焦虑,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PICC置管 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应用硫酸镁外敷对患儿输注甘油果糖疼痛以及预防患儿静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小儿骨科需要输甘油果糖的患儿200例,随机分成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输液前采取一般护理,试验组在输注甘油果糖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硫酸镁敷贴敷于套管针敷贴上方。在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仔细观察沿静脉走向的皮肤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详细记录。结果试验组疼痛以及静脉的发生及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液时预防应用硫酸镁湿敷,降低了患儿静脉的发生率,保护了血管,减轻患儿的痛苦,.这一方法疗效佳无副反应成本低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硫酸镁外敷 预防性 静脉炎
  • 简介: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冷霜治疗静脉的疗效。方法将82例静脉快滴20%甘露醇所致静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观察组局部用磺胺嘧啶银冷霜外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65.oo%),x2==14.58,P〈0.01。结论磺胺嘧啶银冷霜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效果明显优于局部单纯硫酸镁湿热敷。

  • 标签: 甘露醇/副作用 静脉炎/化学诱导/药物疗法 磺胺嘧啶银/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