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镇痛预防胸外科术后ICU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应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应用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镇静效果以及ICU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2d、3d、7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h、12h、24h、48h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ICU综合征发生率为36.0%,观察组患者术后ICU综合征发生率为2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SAS、CA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提升镇静效果,且可降低术后ICU综合征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谵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术后镇痛 预防 胸外科 术后 ICU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胸外科围术期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14年5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40例围术期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5月-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命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应激反应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围术期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快速麻醉苏醒,缩短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胸外科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心胸外科于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67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7例)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心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观察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的首次排便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平均首次排便时间(83.26±15.98)h、平均首次排气时间(38.66±6.81)h,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首次排便时间(93.82±19.27)h、平均首次排气时间(48.64±8.26)h,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0、肺不张发生率2.70%,均低于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16.67%、肺不张发生率13.33%,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心胸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升疗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胸外科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排痰的护理配合。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4月90例胸外科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胸外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24h排痰总量、围术期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肺功能;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方位护理组胸外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方位护理组24h排痰总量、围术期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负性心理、肺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全方位护理组负性心理、肺功能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方位护理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胸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胸外科重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由个人意愿进行锻炼恢复,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训练以及静心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有效率达到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外科重症手术患者采取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训练以及静心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胸外科重症手术 呼吸功能恢复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我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和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的PSQI评分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6.36±1.02),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8.25±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86±0.26),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34±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胸外科手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针对因素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有43例医院感染(6.48%)。深入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比较常规化护理与全程综合护理的影响。结果并发细菌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长时间持续感染、长期应用呼吸机是胸外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胸外科手术患者664例中,有332例全程综合护理,医院感染率为2.11%(7/332),有332例常规化护理,医院感染率为10.84%(36/332),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且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胸外科应当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医院感染防治重点,临床治疗期间尽量将呼吸机应用时间缩短在72h内、感染时间控制在3d内。全程综合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胸外科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全程综合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总结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管理方案,并分析其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20例住院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安全、院内转运、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胸外科 临床路径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式与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胸外科医治的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27)与研究组(n=27),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以患者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护理记录、仪器操作、沟通技巧、服务态度、风险事件发生率均较参照组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胸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胸外科 运用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干预对普胸外科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114例普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剂量为1000U;观察组57例,同样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剂量为2000U。观察两组患者的APTT、PT、PLT变化情况,并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APTT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PLT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PL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普胸外科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术后高凝状态。

  • 标签: 郭低分子肝素 普胸外科 术后凝血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及术后康复等诸多环节都易使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文中探讨心胸外科压疮高危人群压疮预防预测的方法,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针对心胸外科患者专科疾病及治疗处理的特点及护理难点,分析压疮发生可能危险因素,结合压疮预防、预测的最新护理理念,逐一采取应对措施。结果2015年6月1日起至2016年7月30日住院的46例手术患者发生压疮3例,其中院外带入2例,经积极处理3周治愈,1例循环不稳定紧急床边开胸止血要求绝对卧床2d出现Ⅲ度压疮。结论对于压疮的预防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正确评估压疮的危险性,把握好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切实落实预防措施,避免某些干预措施的误区,即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心胸外科患者 压疮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和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胸外科进行治疗的92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6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胸外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实施流程 胸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所发挥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间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共90例,将其平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参照组只实施一般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出现概率少于参照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明显改善,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明显比参照组高,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获取显著的干预效果,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临床应用有着巨大的价值。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人性化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改良手术体位用物应用于普胸外科侧位手术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15日—2018年01月15日于我院治疗的普胸外科侧位手术患者的2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常规组行传统侧卧位摆放体位,实验组应用记忆海绵侧卧位垫+侧卧位隧道垫+麻醉架手臂束缚垫摆放体位,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医生满意人数以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体位摆放时间、医生满意人数、并发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手术体位用物能够降低普胸外科侧位手术患者的治疗之中,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手术体位用物 侧位 普胸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为提高胸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提供指导。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胸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外科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进行心胸手术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4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6.67%,两者差异明显,对于两组对其的满意率相比观察组患者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94.87%,82.05%,12.82%和5.1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61.53%,23.07%,38.46%和38.46%。相比之下,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进行心胸手术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由于单纯常规护理并不能良好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所以通过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和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心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中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心胸外科收治患者共计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附加优质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焦虑、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措施满意度分别进行比较。结果经如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两组比较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焦虑与抑郁,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减轻因疾病带来的不适,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干预模式 心胸外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外科围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胸外科接诊的手术病患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53例。A组实行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明显比B组的13.2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对胸外科病患进行围术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应用价值 胸外科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胸外科手术中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两组分别应用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比较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变化,并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的血清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β蛋白(S100β)含量变化。结果A组和B组术后1h、6hMMSE评分低于正常范围,而A组高于B组(P<0.05);术后12h和24h两组的MMSE评分恢复正常范围,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除术后12h和术后24hMMSE评分本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每两个时刻MMSE评分本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B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应用丙泊酚和七氟烷均可造成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下降,而丙泊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认知功能 丙泊酚 七氟烷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氧饱和度仪监测心胸外科病人手术前后血氧饱和度,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方法2016年月至-2017年1月我们连续观察了32例心胸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2-24hSpO数值,并参照动脉血氧饱和度(SaO)和动脉血氧分压(PaO)相应换算数值。结果病人术毕回病房后,每例持续测2-24h,最低读数为88%(3例),一般在92%-93%(20例),94%-95%(9例),经鼻导管吸氧(流量2-4L/min),可提高读数3%-4%。结论根据Spo的变化,对术后并发症的认识起了积极作用,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了一项有意义的指标。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使用,为心胸外科病人术前、术后观察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心胸外科病人 血氧饱和度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