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以期为早期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住院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相关资料,对患者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病原菌分布、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以表现为正常,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影像学提示以双肺感染较常见,常见病原菌是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发生肺部感染易感因素主要是:粒细胞缺乏、Ⅲ期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症。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其易感因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低下;常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病原菌未检出前,经验使用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进展。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肺部感染 粒细胞缺乏
  • 简介:目的分析感染角膜炎病原菌谱特征,提供感染角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感染角膜炎患者角膜溃疡刮片或术中切除角膜溃疡组织标本资料,对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感染病原菌谱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1046例(只眼)角膜溃疡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5.3%。分离病原菌以真菌为主(53.1%),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31.2%)、革兰阴性杆菌(11.1%)及革兰阳性杆菌(4.6%);而真菌以镰刀霉属构成比最高,为69.4%,其次是曲霉属(21.9%);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50.4%)。结论该院感染角膜炎以真菌角膜炎多见,主要病原菌是丝状真菌,以镰刀霉属感染为主。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病原菌 丝状真菌 分布特征
  • 简介:寨卡病毒感染诊断可采用分子和血清学试验。实时反转录PCR(rRT-PCR)方法快速且特异性高,因此更为适用。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病1周后血清检测不到寨卡病毒RNA。最近有报道称,对先前方法改进后可以发病后至少2周患者尿液检测到寨卡病毒RNA。

  • 标签: 病毒检测 寨卡 临时指南 尿液 病毒RNA 美国
  • 简介:目的了解spoOA基因对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生长和芽孢产生影响。方法采用ClosTron敲除技术构建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C25spoOA;NN突变株,分光光度计检测菌液浓度并绘制生长曲线,孔雀绿染色法计数芽孢和营养细胞。结果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C25spoOA基因敲除突变株和敲除前亲代株48h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但突变株不再产生芽孢。结论spoOA基因是艰难梭菌芽孢形成过程关键基因,但并非其生长过程主要基因。

  • 标签: 艰难梭菌 芽孢 spo0A基因 生长曲线
  • 简介:尽管人们努力消灭麻风病,但每年全世界仍有新发麻风病例约22万例。2015年新检出210759例,发病率为10万分之3.2,仅略低于上一年。2010年美国报道新增294例,其中1/3患者从未在麻风病流行地区居住或无麻风病患者接触史。部分患者因接触九带犰狳而引起感染。九带犰狳是除人类以外唯一动物麻风病来源,直至2014年有报道苏格兰红松鼠中发现麻风病。

  • 标签: 麻风病 犰狳 松鼠 流行地区 发病率 接触史
  • 简介:目的研究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液降钙素原(PCT)、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和中性粒细胞CD64(CD64)表达水平,为临床细菌性感染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治疗确诊210例感染患者,另选取8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感染患者分为细菌组105例、病毒组105例,采用热景公司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PCT和HNL、BD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并计算CD64百分比、制定工作曲线选取PCT、HNL及CD64截断值,从而分析比较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PCT、HNL及CD64表达水平和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细菌组与病毒组、对照组PCT、HNL、CD64和WBC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CD64、WB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PCT和HN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AUC(HNL)为0.930,AUC(CD64)为0.928,AUC(WBC)为0.729。PCT、HNL和CD64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截断值分别为:〉?0.79ng/mL、〉87.43ng/mL、〉9.01%。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导致PCT、HNL和CD64表达水平升高,PCT、HNL和CD64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其中HNL诊断价值最高。

  • 标签: 感染 降钙素原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中性粒细胞CD64
  • 简介: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细菌和真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留存脑脊液进行DNA提取,采用细菌和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病原体DNA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比同期脑脊液培养方法与PCR方法检测结果。结果137份脑脊液标本PCR检测到细菌50株,真菌6株,脑脊液培养检测到细菌38株,真菌5株;PCR检测法灵敏度为40.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38.2%,诊断效率为56.7%;传统培养法则分别为31.4%、100%、100%、34.7%、44.4%。PCR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明显优于传统培养方法,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与培养法相当,两方法鉴定菌种符合率为97.7%。结论通用引物PCR扩增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准确等特点,对细菌和真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快速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细菌 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寨卡病毒疫情美洲暴发(WklyEpidemiolRec,2015,90:609-610)。尽管寨卡病毒感染早先仅在美洲和亚洲有散发病例报道,但2007年雅浦群岛出现寨卡病毒感染暴发标志着该病毒已成为一种重要蚊媒病原体。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此后该病遍及太平洋地区,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同时流行。

  • 标签: 病毒感染 寨卡 疫情 西半球 感染暴发 太平洋地区
  • 简介:2017年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所有国家密切监控鸟类和家禽致死性禽流感暴发,并迅速上报任何可能预示流感大流行的人类感染病例。自去年晚些时候,不同种禽流感病毒已在欧洲和亚洲传播,导致大规模家禽屠宰。专家担心该病毒可能发生突变,导致人群更容易传播。据WHO报告,自去年11月份以来,已经有近40个国家在家禽或野生鸟类中新暴发了高致病禽流感。

  • 标签: 流感大流行 WHO 早期信号 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提供抗菌药物选择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分离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Compact60自动分析仪与纸片扩散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对其标本类型、科室分布及常用22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取非重复分离肺炎克雷伯菌753株,痰液标本检出最多,308株,占40.9%;其次尿液137株,占18.2%;分离自年龄〉60岁患者菌株307株,占40.8%;检出率高科室前2位是ICU和呼吸内科,分别为126株(16.7%)和103株(13.7%);同期以呼吸系统感染收治入院者144例,分离得肺炎克雷伯菌103株,该菌感染率71.5%。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耐药率分别为66.3%、60.8%和59.4%,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与2.0%;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410株(54.4%),耐碳青霉烯类菌株29株(3.9%);多重耐药(MDR)菌株492株(65.3%)。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其主要分离自痰液、尿液标本,ESBL阳性菌株与MDR菌株检出率较高,医院需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目标监测,控制MDR肺炎克雷伯菌医院内流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寨卡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虽然流产胎儿标本中发现寨卡病毒RNA,但寨卡病毒与流产关系尚不明确。新生儿小头畸形已被证实与孕妇寨卡病毒感染有关,在此次巴西寨卡病毒暴发流行期间,小头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上升。但是,与寨卡病毒感染确定相关小头畸形发生率尚不清楚。

  • 标签: 暴发流行期间 病毒感染 寨卡 妊娠妇女 指南 小头畸形
  • 简介:目的了解2010-2014年上海市各区县医院139株福氏志贺菌耐药性,探讨福氏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用环丙沙星E试验条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采用PCR法检测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拓扑异构酶IVC亚单位(parC)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同时对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qnrB、qnrS和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变异基因aac(6′)-Ib-cr进行筛选。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萘啶酸耐药率都达到了90%以上,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达到了40.3%,同时有30.2%菌株对头孢吡肟产生了耐药。gyrA和parC基因突变率分别为98.6%和97.8%。gyrA基因存在Ser83、Asp87和His2113个位点突变,parC基因只检测到Ser801个位点突变;共检测到9株qnrS和6株aac(6′)-Ib-cr喹诺酮耐药质粒。结论上海地区福氏志贺菌耐药情况严重。QRDR相关基因突变率高,Asp87突变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起着主导作用,而耐药质粒起着重要辅助作用。

  • 标签: 志贺菌 喹诺酮类 耐药基因
  • 简介:1994年开始,泰国-缅甸边境广泛应用青蒿素联合疗法治疗恶性疟,使得恶性疟发病率有了显著降低。近年青蒿素联合疗法疗效有所下降,作者对疗效下降与恶性疟原虫K13基因突变(对青蒿素耐药基因)关系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恶性疟原虫 联合疗法 青蒿素 遗传变异 疗效 恶性疟疾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两种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一致,评价新型基于银盐扩增技术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体温〉37.5℃,且具有流感样症状患者,同时采集双份鼻拭子标本。采用IMMUNOAGCartridgeFluAB试剂盒(简称AGl法)与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简称CV法)同时检测,并作PCR检测以确证。结果共检测患者91例,AGl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3例;CV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其中弱阳性3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0例,其中弱阳性4例;PCR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阳性8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60例。AGl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7.5%,特异度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8.3%,特异度100%。CV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7.5%,特异度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3.3%,特异度100%。AGl法与CV法两种抗原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符合率100%,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符合率94.3%。结论两种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方法一致较好,AGl检测法可以减少针对弱阳性标本的人为判读误差,可应用于流感早期诊断。

  • 标签: 流感 快速抗原检测 免疫层析法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病原菌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治疗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发生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38例患者作为感染组,未发生溃疡感染82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病原菌特点和影响感染相火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38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革兰阳性菌22株,占51.2%;革兰阴性菌18株,占41.9%;真菌3株,占7.0%。位居前3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均为7侏,各占1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合并视网膜病变、溃疡数目〉2个、合并骨髓炎以及合并肾病等与感染密切相关(P〈O.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以及溃疡数同、骨髓炎是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因此临床应加强对这些因素预防和控制,以降低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率。

  • 标签: 糖尿病 足部溃疡 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考察替加环素对肺炎克雷伯菌潜在耐药性。方法测定替加环素对于药敏背景不同肺炎克雷伯菌防突变浓度(MP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MIC与MPC之间相关,考察是否能用MIC推测MPC值。结合MPC和防耐药突变窗(MSW)与替加环素药动学参数评估替加环素单药治疗对于肺炎克雷伯菌潜在耐药性。结果碳青霉烯类耐药、喹诺酮类耐药组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MPC较碳青霉烯类敏感、喹诺酮类敏感组高出8倍。替加环素对于肺炎克雷伯菌MPC范围在4~512mg/L,MPC90为64mg/L,远高于替加环素血药浓度。结论替加环素长期单药治疗对于肺炎克雷伯菌潜在耐药率较高,不宜单独使用,提示临床应加强监测替加环素菌株敏感性及替加环素疗效。

  • 标签: 替加环素 肺炎克雷伯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和小婴儿应用夫西地酸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方法对2012-2014年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应用夫西地酸半岁以下患儿用药前后血清胆红素等指标进行回顾分析,比较用药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所有138例应用夫西地酸治疗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新发黄疸或原有黄疸加重情况;其中64例用药前后检测了血生化指标,治疗前后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Ibil/Tbil)比用药前下降了约8%。结论该系列应用夫西地酸患儿未见该药对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影响。

  • 标签: 夫西地酸 胆红素 不良反应 黄疸
  • 简介: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比较初治与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差异。方法HBeAg阳性CHB患者90例分2组,替比夫定初治组和替比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初始疗效不佳序贯组各45例,疗程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DNA及耐药变化。结果替比夫定疗效好,肝功能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1.1%、80.0%、57.8%和30.0%。初治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序贯组(P〈0.05),但有早期应答患者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早期应答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显著好于无早期应答患者,而且发生病毒学突破也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疗效肯定,初治疗效好于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患者,但后者有早期应答反应时其治疗104周各项疗效指标与初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早期抗病毒应答反应,及时进行优化治疗。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病毒学突破 序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