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危重患者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转运,这是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救治的重要措施,但是对患者进行转运时存在一些难以提前预判的风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就可以更全面地对患者转运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提前预警,并且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近些年在国内外都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从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做具体综述,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临床应用的情况、意义以及当前临床应用的进展,以此为临床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危重患者 患者转运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对其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接收的78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5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13%,(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安全护理与病房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标识 静脉输液 护理管理 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改良Beck口腔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在口腔种植患者中慢性牙周炎管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接受口腔种植并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牙周病管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改良Beck口腔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清洁度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基于改良Beck口腔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较低的Beck评分、较低的口腔异味评分和牙菌斑指数,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改良Beck口腔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在口腔种植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管理中,能够显著改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口腔清洁度,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研究强调了改良Beck口腔评分系统在口腔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慢性牙周炎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方向。

  • 标签: 改良Beck口腔评分 口腔种植 慢性牙周炎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发作颅脑损伤并经证实的病例采用应急预警评分系统之上对层级护理加用的作用状况。方法:对9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症出现并经我院证实的病例抽选,实验开展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遵循随机特征分组,各计45例,对照组遵科内常规急救,观察组除应急预警评分系统运用外,择层级护理加用。结果:经对各设计方案应用,观察组各环节用时参数值统计结果居于更少(P<0.05)。经综合评估,观察组有更高的急救成功率和更低的并发症率(P<0.05)。结论:急诊过程中采用应急预警评分系统的同时,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例施以层级护理干预,可显著压缩各环节用时,并有明显的提升急救成功率的作用,对并发症的发生亦可做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应急预警评分系统 层级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 急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联合风险管理在骨盆骨折合并腹膜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在我院骨科住院接受系统急救治疗的骨盆骨折合并腹膜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骨盆骨折合并腹膜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诊疗及护理方案;观察组则给予早期预警联合风险管理。比较骨盆骨折的干预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骨盆骨折的干预效果、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且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警将骨盆骨折合并腹膜损伤患者可能发生的腹腔脏器、尿道、生殖系统损伤、神经损伤均考虑在范围内,给予前瞻性判断和处理措施,及时挽救危重症患者性命,将脏器损伤等风险事件造成损害降至最低。

  • 标签: 早期预警 风险管理 骨盆骨折 腹膜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AIS-APS评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 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6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包括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AIS-APS评分指导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存质量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早期护理干预中应用AIS-APS评分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对临床干预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卒中相关性肺炎 早期护理 AIS-APS评分 生存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分级联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5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预警分级联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静脉开通、CT检查、入院至溶栓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感染等5项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为0.00%,对照组为13.7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预警分级 急诊护理绿色通道 抢救效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重症脑卒中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实施风险预警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研究对象均为重症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风险预警模式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13%VS25.04%),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ICU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风险预警模式护理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神经功能,减少ICU住院天数,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 风险预警模式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的风险预警与安全管理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鉴于骨科手术等治疗方式可能涉及一定的风险,对患者的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和预警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风险以及可能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骨科患者的风险预警与安全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骨科患者 风险预警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骨科临床护理是一个涉及诸多复杂医疗环节的领域,从术前术后的护理、康复训练到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骨科护理风险的有效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综述骨科临床护理风险,探讨其预警指标及量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科临床护理 预警指标 量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时,选择随访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间接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应用传统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随访护理配合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75例研究样本。护理结束以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恢复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评分,另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完成后,由医务人员记录患者的手术质量,并评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康复护理相关差错事故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实施后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随访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并提高患者的康复状况和心理状态。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治疗 放疗 化疗 随访护理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预警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以确定该方法对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以常规护理模式、安全预警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预警护理模式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可增强护理人员的预警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安全预警护理模式 神经内科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预警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以确定该方法对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以常规护理模式、安全预警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预警护理模式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可增强护理人员的预警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安全预警护理模式 神经内科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脑卒中应用ICU快捷护理流程,并探讨该方式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改善情况。方法:病例来源于ICU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经随机方式平均划分为2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快捷护理流程,据此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对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接诊至确诊等指标用时更短(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以及GCS评分在护理后呈现更佳状态(P<0.05);观察组NIHSS、Barthel护理后状态更好(P<0.05);观察组护理后mRs、FMI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深静脉血栓、肺部以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更多者为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满意人数更少(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给予快捷护理流程干预时,该模式能够给予规范且细致的护理,在确保抢救效率的同时,提升急救效果,减少疾病为患者带来的损伤,优化预后,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ICU 快捷护理流程 NIHS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提高小儿危重病护理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本院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200例危重病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实施PCCNS,可以提高小儿危重病护理质量和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护理 危重病 护理评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阴囊托在腹股沟疝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32例在我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应用改良阴囊托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4%,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阴囊托减少了腹股沟疝术后患者阴囊水肿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改良阴囊托 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改良口腔护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肺部感染评分)以及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改良口腔护理干预能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口腔护理 卒中相关性肺炎 脑卒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警管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例数为44例,接受预警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儿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采取预警管理进行护理可以很好的减少风险事件,消除新生儿黄疸,患儿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警管理 新生儿黄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护理中行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1例脑梗死患者为例,时间为2022.05-2023.01之间,将101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应用常规措施护理对照组,观察组基于前组上应用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结果:表1中所示,对比2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抑郁、恐惧情况。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抑郁等不良情况共9人,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人。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应用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肢体和神经等功能有效恢复,且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护理干预 脑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肝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68例慢性乙肝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负性情绪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乙肝 优质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