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栓塞综合症(VOD)的防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9年3月我科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预处理的12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3例VOD,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完全缓解.结论:早期有效预防治疗,安全有效的护理配合,是Allo-HSCT后VOD防治的关键.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肝静脉 栓塞综合症 回顾性分析 VOD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我院46例行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ONFH患者采取手术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做好心理及健康宣教、备齐手术必需物品,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术后做好器械保养工作及康复训练指导。结果46例ONFH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手术平均时间为(69.74±4.21)min,平均住院(12.36±2.43)d,随访3个月后,95.65%患者关节疼痛消失。结论对ONFH患者行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时,要求护理人员熟练配合,以降低并发症,控制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髓芯减压 骨髓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抢救创伤性胸患者时胸腔自体回输的方法及其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11月收治的54例创伤性胸患者利用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采血袋、输血器将血液回输。结果:52例经过使用上述方法后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生命体征平稳,获得了进一步治疗的时机。2例严重多发伤虽经积极抢救仍无法挽回生命。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自体输血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对中等量以上、无明显污染的胸腔自体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方法。

  • 标签: 自体输血 急诊抢救 创伤性血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与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末梢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静脉方式进行检验,探究检验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经过血常规检验后的相关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抽取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指标结果,从而促进治疗,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IgG、IgA与维生素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儿童门诊及住院部接诊的3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呼吸道感染组,另选取300例正常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IgG、IgA与维生素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血IgG IgA 血维生素A水平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葡萄糖广泛应用于日常的医学治疗,但其造成电解质变化(尤其磷)较少引起人们注意。本文对40名患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葡萄糖,观察注射葡萄糖前后磷变化,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非糖尿病清醒的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1~87岁,平均64.2±16.9岁。

  • 标签: 葡萄糖 静脉注射 低血磷 不同剂量 电解质变化 非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记录和生化测定两种方法对低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低钾患者同时记录心电图和测定血清钾浓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心电图检出低钾症的准确性高于生化测定(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能更准确地反映机体缺钾状况.

  • 标签: 心电图 生化测定 诊断 低血钾 准确性 比较
  • 简介:目的:总结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播散型肺结核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情好转28例;恶化5例,其中4例为HIV感染患者,1例为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死亡2例,均为长期卧床、重度营养不良,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行播散型肺结核诊断的警惕性,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胸片及PPD试验是快速正确诊断本病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血行播散 肺结核
  • 简介:目的:总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11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11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均合并严重感染,经治疗后均显效,有效率100%,感染治愈率90.9%,仅1例因故中途放弃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有效提高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病人的粒细胞水平,对及时控制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临床资料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第5d、第10d的APACHEⅡ评分差异明显;治疗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第5d时两组血清TNF-α、CRP、GOT、CK、CK-MB、LDH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且除LDH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10d时两组仅血清TNF-α及CK有显著差异。结论:必净能降低病死率,有效地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必净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脓毒症。

  • 标签: 血必净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疏通治疗脑梗死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7例,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疏通治疗,观察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事件,并比较。结果两组的临床事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分别为(4.58±0.21)分和(13.80±0.47)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出血、寒战,提示为“很可能”,因果评价恶心、血小板升高,提示为“可能”。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疏通治疗时,可能出现寒战、血小板升高等不良反应,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控制频率及用量。

  • 标签: 脑梗死 不良反应 疏血通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C)为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纵向排列的单层扁平细胞,它为血管内血流提供一个光滑的表面。研究表明[1,2],VEC的损伤及功能

  • 标签: 内皮细胞脓毒症 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PHEO)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PHEO的临床资料。结果:肾上腺PHEO占87%,肾上腺外占13%,恶性占9%。阵发高血压型占65%。24h尿VMA、5h尿VMA/Cr测定、B超、CT或MR、^131I-MIBG测查阳性率分别为85%、75%、82%、96%、96%。结论:PHEO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长、病情重者引发心、脑、肾、消化、内分泌等系统严重并发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十分重要。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临床特征 术前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西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两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后WBC、CRP均下降,PLT、FG升高,PT、TT、APTT均缩短,APACHEⅡ评分,乳酸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患者28天病死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瘀血证 凝血功能障碍 活血化瘀法
  • 简介:目的:探讨必净对外科感染性疾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外科感染性疾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9例给予必净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观察必净注射液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病人短期内感染得到控制,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未有明显增加。结论:必净是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较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感染性疾病 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乳酸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致病机制与预后关系。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共68例。生存组38例,死亡组30例,每组均动态观察乳酸浓度的变化,测定初始、12、24、48、72hr乳酸浓度,入院初同时观察其血气分析中pH值、PO2、平均动脉压及24hrAPACHEⅡ评分,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资料。结果:1、生存组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且下降趋势大于死亡组。2、两组APACHEⅡ评分有显著差异,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呈正相关。结论: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乳酸越高,病人预后越差,乳酸浓度变化对判定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病情发展和预后有意义。

  • 标签: 肺心病 乳酸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不足的疗效。方法:44例椎基底动脉供不足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23例)和低分子右旋糖苷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21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参数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61%),对照组痊愈4例(1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亦高于对照组(76%);治疗组中治疗后椎动脉各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各参数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应用阿加曲班治疗椎基底动脉供不足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加曲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36例心脏术后混合静脉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6例病人分别于心脏术后半小时(Ⅰ组)及术后6~8h(Ⅱ组),分别测定动脉PH值、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混合静脉pHv值、氧分压(PvO2)、氧饱和度(SvO2)及计算出氧利用率(O2ER)。并按SvO2均数分为≤65%(A组,n=11)、>65%(B组,n=25)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数。结果:心脏术后病人的氧耗明显增加,SvO2与O2ER呈明显的负相关,A组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低氧症发生率及ICU停留时间和B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SvO2是衡量心脏术后病人组织氧供需平衡的良好指标。心脏术后早期SvO2水平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手术 氧耗 氧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