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ABQ法是Algorithm-basedqualitativemethod的简称,是被国际上誉为“椎折女王”的留英博士姜贵蓉(ABQ国际骨健康联合会主席)历尽艰辛发明的骨质疏松椎骨骨折诊断法。ABQ法是对流行了几十年腰椎骨折诊断错误的拨乱反正,自发表以来已经受到全世界的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赞赏。ABQ已被国际各文献引述80多次,于2009年的英国骨质疏松大会上开设专题辅导,并于2010年在英国的专业杂志上正式隆重彩版推出,2011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将ABQ法正式纳入教材,国际标准也随之做了相应的更正。

  • 标签: 培训讲座 国际标准 骨质疏松 2009年 椎骨骨折 诊断错误
  • 简介:2011年11月10一13日,在荚丽的珠海市召开了2011年第二期全国骨质疏松诊疗与研究医生培训班暨第十六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和第十三届全国钙剂年会。广东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腾纯武教授,珠海遵义医学院第五届医院(本次会议第一协会单位)院长、珠海市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安荣泽教授,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付任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主编刘忠厚教授出席会议讲席话。来自全国有厂家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骨质疏松 珠海市 培训班 年会 钙剂 医生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成角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经前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者172例,测量术前、术后、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随访时进行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生活质量评价(SF-36问卷调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39个月。所有病例术后与术前的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与随访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小(P=0.141)。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0°~5°组、5°~10°组、10°以上组三组间的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满意度、VAS疼痛评分及SF-36八个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患者腰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均与术后侧凸大小无关。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并发症 冠状面Cobb角 侧方成角
  • 简介:在力学的刺激下骨骼会发生适应性变化,对骨的重塑和构建产生影响.回顾近年来有关力学刺激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向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的分化和细胞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充分揭示力学刺激可以使骨产生适应性改变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证实力学刺激能使MSC向OB分化和OB信号通路产生适应性变化.本文主要综述力学刺激可能影响骨量和骨细胞形态适应性变化的细胞分子机制,提出运动产生的力学刺激可能使MSC向OB分化和OB产生适应性变化,为运动健骨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骨骼 力学刺激 运动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