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开展入科培训提高护生在急诊科临床实习质量。[方法]将152名护生分为两组,对照组75名进行简单入科介绍,观察组77名在护生进入急诊科第1天即开始以急救技能小讲课、环境教育、专科素质教育、急诊规章制度、法律意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入科培训。对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综合素质考核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科时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入科培训的实施有助于使护生尽快进入最佳状态,取得良好实习效果并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急诊 护生 入科培训 实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使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 选取我院骨科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实施专科护理培训前收治的 80 例患者将其分到非专科护理组,同时选择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2 月实施专科护理培训后收治的 80 例患者分到专科护理组。构建完的骨科专科小组,并对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确定,以德尔菲法完成,以此对护理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要详细记录两组数据,尤其是技能操作考核优秀率、理论知识考核优良率以及满意度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比较。 结果: 非专科护理组和专科护理组,比较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优秀率,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此外,两组满意度相比,非专科护理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在骨科护理工作中进行骨科专科护理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骨科护理 专科护理培训 质量影响
  • 作者: 邱桂红乔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分层培训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17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将其分为N0、N1、N2、N3、N4五个层级,依次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时间3个月,比较分层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层培训前,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依次为(93.57±2.66)分、(95.43±1.97)分、(95.70±2.04)分、(95.51±1.80)分,培训后为(98.03±1.02)分、(98.34±0.98)分、(98.61±0.88)分、(98.1±1.03)分,分层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分有显著提高(P<0.05);分层培训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各项评分依次为(91.17±4.07)分、(90.81±5..11)分、(91.91±5.36)分、(91.06±4.22)分、(91.33±5.57)分,培训后为(93.86±3.45)分、(94.50±2.97)分、(94.86±2.28)分、(94.38±3.23)分、(94.01±3.87)分,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得分(P<0.05);分层培训前,患者满意度情况为:满意70例,39.77%,一般76例,43.18%,不满意30例,17.05%;培训后为:满意95例,53.98%,一般78例,44.32%,不满意3例,1.70%,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级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妇产科手术室护士实施系统化培训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妇产科手术室护士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系统化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3.15±4.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67±5.12)分(t=6.204,P<0.001);观察组护士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5.28±3.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42±4.59)分(t=6.664,P<0.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4.320,P=0.038)。结论:对妇产科手术室护士实施系统化培训,可显著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手术室 护理质量 培训方案 系统化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培训培训模式在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护理骨干3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6年护理骨干32名为实验组,采用改良的培训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分别对2015年及2016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比较2组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操作技能水平。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水平好于对照组,2016年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水平也好于2015年组。结论通过实施改良的培训培训,使培训者的行为修养、带教师资能力得到提升,被培训的低年资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达到规范化、同质化,确保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落实。

  • 标签: 改良 培训者培训 护理操作技能 规范化 同质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培训培训( TTT)模式在内科伤口治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由内科 2名取得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证的造口治疗师担任教育者,设计 28周的伤口造口培训课程,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 29名培训者(内科伤口联络员)进行培训。再由培训者对其所在科室的护士 进行二次培训。结果 对培训前后培训者伤口相关理论知识和培训能力进行评价,抽查内科各层级护士,评价二次培训前后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上指标在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结论 运用 TTT培训模式对内科护士进行伤口造口等知识的培训,为内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伤口联络员,更好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护理服务。并且能够提高临床护士对伤口造口知识等专业综合素质能力。

  • 标签: 培训者培训 在职培训 伤口造口护理 内科护士 管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护士分层教育培训方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本院各科室计划所培训的层级护理人员167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组(n=83)和实验组(n=84)。分析两组综合素质评分。结果:可以看出培训前两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实验组护士综合素质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护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层教育 护理质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沟通培训在综合性医院培养体检护理专业人才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应用护理人员沟通培训模式对体检护理骨干进行体检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釆取临床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医院体检医学科为主、多学科合作和养老机构为辅进行临床实践。结果:培训后,体检护理专业人才的体检护理知识与技能、个案管理能力、考核成绩优良率及体检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均

  • 标签: 沟通培训 体检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针对护士开展分层教育培训的意义。方法 择30名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开展分层教育培训,总结培训结果,统计护士培训前后临床技能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以此体现培训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培训前后统计数据对比,两组统计数据对比,培训前护士临床技能评分对比培训后较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培训前护士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较培训会评分较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护士开展分层教育培训,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士临床技能,确保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培训效果理想,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护士 分层教育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提升介入治疗专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100例介入治疗患者、4名介入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培训前由4名护士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对50例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对4名护士进行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并由受训护士对另50例介入治疗患者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干预后,培训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介入操作配合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将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应用于介入治疗护士培训中,可显著提升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改善其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效果。

  • 标签: 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 介入治疗 护理质量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构建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素养培训模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67名规培护士归入至对照组,将73名规培护士归入至观察组,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对照组护士应用传统护士人文素养强化培训模式,观察组护士应用多元化护士人文素养培训强化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两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护士人文素养 培训模式 人文执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规范ICU工作人员手卫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ICU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的225名工作人员,包括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实习生、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110人,实验组1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式,两组在进行培训前先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考核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讲授法和操作示范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自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培训。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在干预前、后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正确率及执行率.结果:培训后,实验组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思维导图 工作人员 手卫生 培训
  • 简介: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在探讨增加腹膜透析使用率的可能性。但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仍存在许多并发症,如腹膜炎、漂管、营养不良等,导致其不能继续腹膜透析治疗。随着中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逐年增加,中老年透析患者的比例在全球呈快速进行性增长趋势。

  • 标签: 腹膜透析 健康教育 培训对象 腹膜炎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专科培训对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本文以护理人员专科培训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角度,在对培训需求分析对护理人员专科培训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培训需求的分析情况,探讨提出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专科培训效果的方法,旨在为开展护理人员专科培训工作提供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 标签: 护理人员 专科培训 培训需求
  • 简介:本文综述了护士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护士培训现状是基本以单向知识传递为主的教育模式,多为院内培训,存在强制培训的问题,教学环境有待改善。认为在未来的护理教育中应该创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选择正确培训方法。

  • 标签: 护士培训 “三明治”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线培训管理系统在新入职护士培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新入职护士60例为对象,其中30例实施常规培训,视为参照组,30例实施在线培训管理系统,视为研究组,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对比两组护士的学习成绩、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评分(92.13±5.43)、操作知识评分(91.68±5.69)与综合知识评分(92.09±6.56)高于参照组各指标(P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对患者的健康,对患者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整体的服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护士是患者的直接接触者,因此在医院里,护士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面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目的:探讨分层次多样化护理培训在中医科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服务满意度 工作效率 医疗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以2019年2月-2020年2月行常规培训的50名护士为对照组,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习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的50名护士为观察组,对两个阶段护士岗前培训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在培训的过程中,护士的基本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得分更高,培训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三位一体 培训模式 护生岗前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134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33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制定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方案对新护士实施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好于对照组,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 标签: 协作 护理人员 分层无意识 主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