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在美国有关男性和男性气质研究(MasculinityStudies)论著频频出现,男性研究出现直接受到女权主义者对性别差异传统解释批判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男性气质(Masculinity)是指男性自治、男性支配和家庭中男性独立于女性控制。它关注于两个方面,其一,男性为获得支配地位所产生焦虑、紧张以及所获经验;其二,男性在社会和历史环境中如何应对这种焦虑和紧张。男性研究把男人看作一个社会群体。目前在美国男性研究趋向跨学科、跨文化。

  • 标签: 美国 男性 男性气质 男性危机 主流男性气质
  • 简介:为了增强编辑部与广大读者、作者以及专家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已正式开通。我们会通过手机微信形式为大家提供本刊编辑部最新动态以及《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最新载文信息、优先出版文章、医学科普文章、全国学术会议最新消息,欢迎广大皮肤科学界同仁加入!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或微信平台建议或意见,可直接通过微信留言。

  • 标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公众 医学科普文章 信息反馈 皮肤科学 编辑部
  • 简介:今年6月,为进一步控制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先消除儿童新发感染,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自2015年起在全国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由于梅毒在早期阶段可实现治愈,尽早进行梅毒筛查和诊断,及早预防和治疗,对尽早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梅毒传播意义重大。

  • 标签: 梅毒检测 疾病传播 计划生育委员会 质量 母婴传播 切断传染源
  • 简介:通过分析对比传统课堂和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虚拟课堂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应用研究中发现,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下虚拟课堂有开放式交流平台、有利于针对敏感话题探讨与调查,以及能够对传统课堂不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发展。将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用于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对于传统教与学都是一次重要变革,虚拟化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课堂不仅可以更快提升人群素质,拓展传统课堂深度和广度,还可以推动社会对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重要性重新认识,可以影响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政策制定,进而推动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开展。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青春期性与性别教育 传统课堂
  • 简介: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TD)误诊因素,旨在提高临床医生正确诊断.方法:对临床15例STD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STD患者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急慢性咽喉疾病、口腔赘生物、鼻息肉、病毒性疱疹、皮肤病,但根据STD自身临床特征仍可鉴别诊断.结论:干预STD误诊措施,医师应警惕与性疾病有关致病因素,重视病史详细询问,对可疑患者应及时做一些特殊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STD 误诊因素 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治疗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和非法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病毒(HIV)事件知晓情况,探索农村AIDS防制工作可行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经采供血传播HIV疫情较为严重某乡全体乡村医生为调查对象,应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数据录入和分析应用EPI6.0软件。结果共调查33人,有效问卷率100%。结果发现:95%以上调查对象对AIDS性传播、血液传播和传染性问题有正确认识,而几乎50%对母婴传播和唾液、汗液、蚊虫叮咬、共用浴缸坐便传播HIV途径缺乏认识;80%以上调查对象了解本村血液组织者目的、村民卖血高峰时间、血液传播疾病危害和反对卖血行为;27.3%调查对象偶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5.2%调查对象将使用过~次性注射器丢弃或卖掉。结论农村地区存在较为严重医源性交叉感染隐患,乡村医生迫切需要AIDS防制知识正规培训,而且有望成为农村AIDS防制工作核心力量。

  • 标签: 农村地区 供血传播 艾滋病 采血传播 AIDS
  • 简介:传播疾病(STD)由各种感染性微生物通过性接触传播,目前已成为全世界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STD混合感染是防治重点和难点,也是STD传播主要来源.

  • 标签: 福州地区 女性 性传播疾病 微生物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了解天津市性罪错人员对性传播疾病(STD)认知及防护意识,以及2011年度天津市公安局收容性罪错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患病率.方法对2011年度天津市公安局收容859例性罪错人员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B)检测,统计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4种STD患病率,并随机抽取其中200例完成有关STD认知及防护意识问卷调查.结果性罪错人员STD患病率为42.8%,其中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单病种患病率分别为38.6%、1.6%、6.4%和0.2%,4种STD发病均女性多于男性,且存在4种STD混合感染现象;性罪错人员性生活混乱且关系复杂,对STD认知差且无主动意愿了解有关STD知识,无明显防范意识,且感染STD后治疗不积极、不正规.结论性罪错人员对STD认知和防护意识差,其ST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存在4种STD混合感染现象.

  • 标签: 性罪错人员 性传播疾病 认知情况 患病率 流行病学
  • 简介:细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2.5)是城市大气重要污染物,因其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故而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其致病机制研究,如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和损害,基因突变和DNA损伤,但具体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就以上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PM2.5 过敏 氧化应激 DNA损伤
  • 简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山东工商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性知识、性观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性知识非常贫乏,缺乏获取性知识正规途径;大学生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由传统性观念向现代性观念过渡;加强对大学生性教育刻不容缓。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性观念
  • 简介:目的:了解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生殖健康方面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这一群体男性健康现状和需求。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海淀区外来务工男性进行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文化程度、对男性健康认识程度和相关知识。使用SPSS13.0软件录入和统计。结果: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8份,回收率96.40%。56.3%外来务工男性年龄〈30岁,初中以下文化占51.4%,从事体力劳动占38.9%。21.3%男性从未听说过男性健康相关知识,33.0%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书籍,45.0%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电视节目或讲座,但81.8%受调查者表示有必要加强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结论: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男性生殖健康认知、态度等方面水平偏低,但迫切需要相关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应进一步加强男性生殖健康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

  • 标签: 外来务工 男性 生殖健康
  • 简介:婚姻冲突是夫妻生活不可避免问题,如何解决婚姻冲突更是影响个体婚姻长久、生活幸福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婚姻冲突解决作用为主线,从婚姻冲突解决研究方法、分型和对婚姻、子女影响几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为以后婚姻冲突研究提供一些方向。目前国内学者已经注意到婚姻冲突解决对个体婚姻和子女健康有重要作用,但因为国内关于婚姻冲突解决研究起步较晚,所以研究内容较为笼统,而且对个体冲突解决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夫妻冲突解决过程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 标签: 婚姻冲突 婚姻质量 冲突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了解外来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变化情况,探索有效干预模式。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系列宣传干预、持续同伴教育综合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认知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农民工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为56.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1.8%。干预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多项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对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到63.8%(P〈0.01)。结论: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知识较缺乏,针对该人群特点实施同伴教育为主综合干预可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认知度,减少危险性行为发生。

  • 标签: 艾滋病 建筑工人 知识知晓 干预
  • 简介:目前性健康教育课程尚未纳入到我国高级中学教学体系之中,绝大多数高中生没有受过系统、规范性健康教育。在本研究调查301名高中生中,性健康知识认知度偏低,及格率仅为58.8%;高中生性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依次为同伴、父母、书本和老师;高中生掌握性健康知识大多是偏面错误信息。对高中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学校、社会及家庭动员起来要构建三位一体性健康教育体系,不仅要高中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性健康基本知识,消除对性神秘感和好奇心,还要培养高中生正确性观念,建立良好性道德,学会自尊、自爱、自律,使高中生成长为全面发展高素质接班人。

  • 标签: 性健康 教育 高中生 认知度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卵巢功能、骨质丢失以及性生活影响。方法:临床纳入宫颈鳞癌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中卵巢保留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激素水平(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骨质丢失情况、性生活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为(97.0±16.1)pmol/L、(8.3±0.9)IU/L、(7.1±0.7)IU/L,对照组分别为(34.7±5.2)pmol/L、(86.3±7.2)IU/L、(51.1±3.0)IU/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为(114.2±20.2)pmol/L、(9.3±0.6)IU/L、(8.5±0.2)IU/L,对照组分别为(41.3±3.9)pmol/L、(76.5±8.0)IU/L、(46.7±2.5)IU/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骨质丢失率为0.46%、0.72%,对照组分别为4.08%、5.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性生活恢复率分别为16.67%、38.89%,对照组分别为2.78%、16.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抑郁量表总分分别为(49.5±13.9)、(39.2±15.5),对照组分别为(57.4±15.4)、(51.4±1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中保留卵巢能够有效避免宫颈鳞癌患者术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防止骨质丢失以及性激素缺乏。此外,还能够改善患者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卵巢 宫颈鳞癌 雌激素 骨质丢失 性生活 生活质量
  • 简介:由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北卡大学、广东省皮肤病医院联合举办“第三届岭南-北卡性传播疾病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7月16日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来自美国及英国MyronCohen、SenaArlene、SparlingFred、KevinFenton、DavidMabey国际知名性病艾滋病领域著名教授,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教授,围绕性传播疾病临床治疗中新方法、新理念以及研究中热点难点进行广泛而深入探讨。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临床治疗 高级研修班 岭南 论坛 国际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对麻风病认知和态度行为情况,为下一步麻风防治工作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262名18岁以上村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麻风病知识知晓情况,麻风病知识来源以及对待麻风病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结果: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获得麻风病知识主要来源是通过亲朋好友(占69.7%),其次是电视、报纸和网络(占26.26%);对麻风病传染性、致残性及临床表现知晓率低,回答正确者分别占61.62%、44.44%及36.36%;只有25.26%村民了解国家免费治疗麻风病策略;超过50%村民对麻风病存在恐惧和歧视。结论: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对麻风病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病患者存在恐惧和歧视,今后需要加强对大众进行麻风病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

  • 标签: 村民 麻风病 认知 态度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省江门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4种性传播疾病发病情况,为本市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开展酒店、桑拿、发廊、站桩点场所外展活动,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FSW基线调查问卷对FSWs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做血清学梅毒、艾滋病检测及宫颈分泌物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1285例FSWs中4种性病总阳性231例,阳性率17.96%;特异性梅毒血清学(ELISA法)阳性率9.25%;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TRUST)阳性率5.52%;艾滋病血清学(ELISA法)初筛阳性5例,WB法确证阳性4例,阳性率0.31%;淋球菌阳性率1.94%;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率6.45%。结论:近年来,FSWs已成为江门市性病高危人群,应定期对其监测并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女性性工作者 梅毒 艾滋病 淋病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 简介:由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北卡大学、广东省皮肤病医院联合举办“第三届岭南一北卡性传播疾病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7月16日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来自美国及英国MyronCohen、SenaArlene、SparlingFred、KevinFenton、DavidMabey国际知名性病艾滋病领域著名教授,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教授,围绕性传播疾病临床治疗中新方法、新理念以及研究中热点难点进行广泛而深入探讨。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临床治疗 高级研修班 岭南 论坛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