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嘉鱼县HIV/AIDS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经过WB法确认HIV/AID逐例进行个案调查,详细询问婚姻状况、婚外性行为史及性伴数、有偿供血史、受血史。对HIV确认阳性者配偶、子女全部采血,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全县累计有HIV/AIDS52例,其中外地4例,本县47例。在47例感染者中,男24例女2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18岁,20—49岁占87.23%;已婚30人,占63.8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65.95%;农民占72.34%;经性途径传播占78.72%、经血液途占19.15%、不详占2.13%。结论嘉鱼县HIV/AIDS传播方式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源主要是外出打工者,他(她)在外地感染后,将HIV传给他(她)们配偶和其他性伴。目前尚未发现母婴传播

  • 标签: 嘉鱼县 HIV/AIDS 传播方式
  • 简介:摘要探讨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现行阻断方式及其母婴传播概况,从健康教育、分娩方式、抗病毒药物应用、婴儿喂养方式及追踪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采取有效母婴阻断必要性,通过综合高效方式来有效遏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传播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不同麻醉方式给老年病人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分析。方法对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我院诊治确定要实施手术老年病人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对比手术后有关数据及结果。结果观察组发生POCD共19例,占比29.2%。恢复时间为16.2±2.1h。显著优于对照组发生POCD共24例,占比36.9%。恢复时间为24.1±3.3h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h和24h以及72h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6h以及24h和麻醉之前相比。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所有时段和麻醉之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对老年患者产生认知功能影响较低。且病人POCD发生率较低。恢复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不同麻醉方式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认知现状调查。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92例肺结核患者,以问卷形式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进行调查。结果①认知现状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认知较差,对核心信息知晓率太低,10%以上患者不知道该疾病为传染性疾病,86.96%%患者不清楚该疾病传染途径,67.39%患者不知道该疾病临床表现;②认知来源68例患者认知来源为医务人员,6例为亲朋好友,6例为书籍,12例为媒体。结论肺结核患者对于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认知情况较差,与国家结控项目要求还具有一定距离,疾控中心应结合检查治疗进行督促和指导,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

  • 标签: 肺结核 预防传播知识 认知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3年期间,在我院分娩孕期或住院时检测HBsAg阳性而肝功能正常单胎妊娠母亲及其儿童271对,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两组新生儿均正规进行主动及被动免疫治疗,随访以7月-1岁龄时HBsAg阳性作为母婴感染指标,比较两组婴儿病毒母婴传播率。结果两组母亲HBeAg阳性率和母乳喂养率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122例阴道分娩组婴儿有9例发生了母婴传播,感染率为7.38%;149例剖宫产组婴儿有6例发生了母婴传播,感染率为4.03%,两组婴儿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剖宫产没有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

  • 标签: 乙肝病毒 母婴垂直传播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福平注射液以及利福平胶囊用于肺结核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86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予以利福平注射液、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对照组予以利福平胶囊、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结果观察组使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1个月以及2个月后痰菌阴转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治疗1个月以及2个月后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肝功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患者可以取得很好疗效,且具有更高效、副作用更小特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肺结核 空洞 利福平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对40例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病人分别观察不同术后镇痛方式下镇痛与镇静效果、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术后12、48小时RAMSAY评分、MMSE分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72小时两组病人各项指标均无差异。结论老年患者术后镇痛只有选用更个体化镇痛药物搭配、更合理给药途径,才能产生良好术后镇痛效果,又能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 标签: 术后镇痛 老年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药房,是医疗服务终端部门,要求药师能开出正确调剂处方,并保证药物效果、降低不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自上世纪80年代,药学界提倡药学服务(PC)与优良药房工作,以患者服务为中心,扎根于临床药学,以推动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将分析医院药学定位情况,并探讨药学服务方式转变。

  • 标签: 药学 定位 服务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病患术后认知功能造成影响、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进行手术麻醉老年病患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析,一组为硬膜外组、另一组则为全麻醉组,并对两组实施麻醉后患者认知功能进行对比。结果患者于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并与手术前相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病患认知功能存在很大影响及差异。结论所有老年病患进行全身麻醉后,其认知功能受到影响,多数是与老年患者年龄、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深度因素相关。与吸入麻醉药物异氟醚更为密切,应注重对麻醉老年并患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观察,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确保老年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麻醉方式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高龄病人应用三种不同全身麻醉方法之后,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需经全身麻醉高龄患者共6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A组、B组还有C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A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B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C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对比3组患者在手术之后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结果3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12还有24小时认知功能均有所下降(P<0.05);A组还有B组患者在48小时功能认知低于进行手术之前(P<0.05),C组患者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3组患者在术后72小时均与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种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高龄患者认知功能在24小时之内会造成一定障碍,而在术后72小时能够恢复,其中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方法能够让患者认知障碍较早恢复。

  • 标签: 高龄病人 认知功能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采用MMSE简易智能量表分别对患者术前1天、3天及1个月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1天MMSE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两组患者术后3天及1个月MMSE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参照组患者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明显少于使用全身麻醉。

  • 标签: 老年人 髋部骨折 麻醉方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人脐带血中含有丰富造血干细胞,是除了骨髓以及外周血以外另一种造血干细胞来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和淋巴瘤疾病中发挥着治疗作用。所输入脐带血中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是影响移植成功与否首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脐带血采集质量,分离获得足够多造血干细胞,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制约脐带血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应用于更多患者瓶颈。本文分析了采集方式对脐带血采集质量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一些常见对采集质量产生影响因素。

  • 标签: 脐带血 采集质量 采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母婴阻断试验中,HIV感染孕妇传播途径及配偶感染情况。方法对28例HIV感染孕妇背景资料、配偶资料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艾滋病传播特点及配偶间感染及交叉感染情况。结果28例HIV感染孕妇多为居住在城区或城郊无业人员、农业人口,她们及配偶文化程度均普遍偏低,配偶大多也属农业或无业人员,女性感染传播方式依次为多性伴、配偶吸毒被动性传播、自身吸毒感染、纹身。配偶检出感染14例,多为吸毒人员,检测阴性8例,拒绝检测6例。孕妇妊娠结局终止妊娠9例、剖宫产及阴道分娩17例、宫外孕1、待产1例。结论HIV感染孕妇及配偶文化、社会地位普遍较低,配偶间交叉感染较严重。针对城区及城郊高危人群、农民外出务工不员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婚前进行HIV检测甚为必要。

  • 标签: 孕妇 配偶 HI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对社区老年居民骨质疏松认知影响。方法从南翔镇2015年骨质疏松症筛查人群中抽取1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文字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图文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骨质疏松认知水平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1)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骨质疏松认知水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3、6、9、12个月后实验组骨质疏松认知水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对照组加入实验组后,对照组骨质疏松认知水平评分明显提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家庭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老年居民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良好,可提升骨质疏松认知水平。

  • 标签: 健康宣教方式 老年居民骨质疏松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15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77例,A组和B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和全身麻醉方式,观察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术后1d、3d、5dA组患者认知功能评价均优于对B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可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属于安全有效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104例进行胃部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各52人,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B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结果B组患者术后意识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实验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以及术后6d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在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面,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比静吸复合麻醉更有优势,临床上同等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全凭静脉麻醉。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影响松江区孕妇孕期保健及分娩方式认知情况基本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整群收集松江区14家卫生服务中心680名建册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在不同户籍(P<0.05)、文化程度(P<0.01)及分娩经历(P<0.01)孕妇中统计学差异有意义。分娩知识认知在不同文化程度(P<0.01)及分娩经历(P<0.01)孕妇中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根据不同孕妇孕期保健意识方面差异,应当有针对性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指导,促进孕产期保健工作发展。

  • 标签: 孕期保健 分娩方式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老年创伤患者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43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全麻会导致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伤,而腰硬联合麻醉则能够降低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因而腰硬联合麻醉是老年创伤患者比较理想麻醉方式

  • 标签: 麻醉 老年创伤患者 早期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TKA)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影响。方法将老年TKA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48例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吞咽反射出现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2d、3d时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缩短老年TKA术患者苏醒时间,减轻疼痛并改善术后认知功能状况。

  • 标签: 麻醉方式 老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 苏醒时间 认知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取80例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全麻,患者共40例;实验组予以硬膜外麻醉,患者共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情况理想,术后3天内POCD发生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智能状态理想,MMSE分值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认知功能理想,MoCA分值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麻醉 认知功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