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高建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230
  • 简介:产妇十月怀胎娩出胎儿,怀孕期间及分娩后,产妇身体和心理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调整恢复。那么,对于产妇来说,产后恢复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又该怎样帮助产后恢复呢?

  • 标签: 产后恢复;产妇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肿瘤MRI形态学表现在临床诊断中价值。方法对9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MRI特征,明确良、恶性乳腺病灶在MRI下影像学特点,并加以鉴别。结果99例患者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乳腺MRI发现恶性肿瘤54例,良性肿瘤43例,误诊2例,诊断率为98%。结论乳腺MRI能够检出乳腺X线摄影及临床上隐匿性早期和小乳腺癌,是乳腺检查重要补充。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心理学中有名“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在任务难度不变时,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呈倒U关系,即并不是越紧张工作效率越高;并且,难度越大任务,所需动机强度越低,也就是说面临高难度、高强度工作时,越应该放轻松。

  • 标签: 心态调节 工作效率 动机强度 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
  • 简介:有时你对男人爱恋表示,可能会令毫无准备他手足无措。如果交流方式不当,你越想努力与他接近,反而会让他离你越远。

  • 标签: 情感危机 谈话方式 引发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心电图主要表现。方法从本院2015年6月开展第二代四通道胎儿心电图技术检测孕龄≥16周以上孕妇中选取305例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病例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5例宫内缺血缺氧胎儿共有283例表现为胎儿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2.8%,主要表现为"紊乱型"胎儿心律失常,其中又以胎儿心动过速、胎儿心动过缓交替性反复出现最为常见;有22例表现为FST段异常偏移,发生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心电图表现与成人表现存在差异,心电图以胎儿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 标签: 胎儿心电图 胎儿宫内缺氧 心律失常 心电图表现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较强传染性,他可以通过母体直接传播给婴儿或是胎儿,这种病毒感染在妇女怀孕或是分娩、哺乳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英文缩写为HIV。如果没有任何干预,阳性艾滋病孕妇发生母婴传播概率较高,最高约达50%。但是实际上,不干预情况很少出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医疗环境和医疗水平之间差异也是很大。因此,在发达国家其艾滋病母婴传播明显要低于发展中国家。

  • 标签: 艾滋病母婴传播 母婴阻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医疗环境 发展中国家 英文缩写
  • 简介:<正>本文发表于2013年11月《AmJObstetGynecol》上。既往针对高危孕妇研究显示,外周血游离DNA检查诊断胎儿非整倍体敏感度高,假阳性极低。最近一些研究却发现,部分病例外周血游离DNA检查显示18-三体和13-三体,然而细胞学检查结果正常,这可能反映了外周血游离DNA检查这种定量方法在阳性预测值方面的一些局限性,

  • 标签: 检查诊断 孕妇外周血 假阳性 非整倍体 细胞学检查 游离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方法。方法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2772例羊水,离心后将沉淀接种于培养瓶中,37°C5%CO2培养箱中培养。结果通过进行培养方法优化,逐步改善细胞培养环境,筛选出可提高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最佳方法,培养成功率达99.9%以上。结论快速、及时处理羊水标本,控制细胞培养环境及条件,抓住细胞收获时机方可提高羊水培养成功率。

  • 标签: 染色体病 羊水 细胞培养 产前诊断
  • 简介:锻炼法则一:注意衣着,防止感冒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气温已经开始有些低了,锻炼时一般出汗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危险。所以,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时间。可以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关节,稍微休息一会儿再下床。

  • 标签: 锻炼方式 秋季 锻炼法 伸懒腰 感冒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实施效果。方法:摘取我市4家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00名孕龄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问卷调查之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宣教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措施。在1年之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同样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并对比。结果:共回收问卷1024份,其中观察组回收501份,对照组回收523份。观察组和对照组避孕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54±O.42和6.11±0.3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此外,在主动采取避孕措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非计划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对于育龄女性而言能够使她们更好掌握避孕相关知识,有效提高其避孕措施使用比率,提高生殖健康。

  • 标签: 计划生育 育龄期妇女 避孕措施 相关调查
  • 简介: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安全性提高,社会因素介入,首次剖宫产指征放宽,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大多数医院报道剖宫产率在40%-60%,部分医院甚至达到70%-80%,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成为困扰产科医生难题之一。本文对64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分娩方式 再次妊娠 疤痕子宫 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分娩方式对围生儿影响。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89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采用不同分娩方式围生儿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选择性剖宫产与急诊剖宫产、阴道分娩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为羊水过少最佳分娩方式,可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 标签: 羊水过少 剖宫产 围生儿预后
  • 简介: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致病因素。因此,应用HPV疫苗进行宫颈癌防治成为全球研究热点。目前已经上市HPV预防性疫苗有2价、4价和9价疫苗,但全球多个国家疫苗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近日,2价疫苗Cervarix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市许可,且中国自主研发HPv预防性疫苗已处于Ⅲ期临床阶段,本研究总结了目前HPV疫苗研究进展以及HPV疫苗认知度和接受度现状,以期为HPV疫苗上市后推广和普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癌 HPV疫苗 认知度 接受度
  • 简介:<正>母源性抗体是指婴幼儿或新生儿通过胎盘或乳汁从母体所获得抗体。新生儿可通过乳汁获得特异性分泌型IgA(secretoryImmunoglobulinA,sIgA)[1],但是通过胎盘获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仍是母源性抗体主要成分。母源性抗体能保护新生儿和婴幼儿抵御相应病原体感染,但也可影响婴幼儿疫苗接种后主动

  • 标签: 母源性 疫苗接种 抗体滴度 免疫保护 IgG Immunoglobulin
  • 简介:目的探讨延期妊娠终止妊娠时机,以确定适当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5年10月-2007年9月分娩妊娠41-41州周且无妊娠合并症初产妇278例临床资料。结果延期妊娠组羊水过少、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和剖宫产率均较足月分娩组高(P〈0.05);延期妊娠引产干预组羊水Ⅲ度污染、剖宫产率均较延期妊娠自然临产组高,而阴道自然分娩率低(P〈0.05);用地诺前列酮做引产前预处理+催产素引产较直接催产素静点引产组有较高自然分娩率和较低剖宫产率及引产失败率(P〈0.05)。结论延期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在综合监测提示胎盘功能良好状态下仍可继续妊娠,不适当干预可增加难产率,引产前预处理可增加自然分娩机会。

  • 标签: 延期妊娠 妊娠结局 引产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助产方式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于2011年10月至2014年8月经阴道分娩1857例初产妇,按照不同接生处理方法分为A、B、C、D组,A组398例为单纯无保护会阴接生,B组459例以导乐助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C组418例以双侧会阴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D组582例同时采用导乐助娩与双侧会阴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比较4组接生成功率、会阴完整率、疼痛情况临床效果。结果D组无保护会阴接生成功率、会阴完整率、新生儿评分高于其他3组,产后出血、第二产程时间少于其他3组,产妇满意度、产妇情绪状态优于其他3组(均P〈0.05)。结论导乐助娩与双侧会阴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提高了产科接生质量,安全有效。

  • 标签: 自然分娩 导乐助娩 双侧会阴阻滞麻醉
  •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产妇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PRL)影响。方法孕足月初产妇120例分为四组;A组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B组为剖宫产术后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PCA);C组为剖宫产术后未行镇痛;D组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L浓度,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24h后,B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8h不同时间,C组疼痛评分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前,C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早、母乳量充足时间晚、7d纯母乳喂养率高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48hPRL水平均明显高于产前(P〈0.01);C组产后24h、48h,PRL水平均低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产后镇痛未见对血PRL水平及泌乳影响,疼痛是影响产妇泌乳因素之一。

  • 标签: 剖宫产 镇痛 芬太尼 布比卡因 泌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