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流行性传染病传播方式并针对其提出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流行性传染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这12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分析常见流行性传染病种类及疾病传播方式,并对预防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果常见流行性传染病主要包括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粪口传播、血液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方式。结论传播途径和传染病病原是流行性传染病扩散必然条件,因此根据传染病特征制定综合性控制对策,可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传播

  • 标签: 流行性 传染病 传播方式 控制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一系列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以及抑郁负性情绪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为肺癌患者30例纳为本次参研对象,分析患者心理反应,随机均分为两组,心理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完成相关护理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反应变化以及生存质量。结果心理组效果更为显著,对疾病正确认可率得到提升,且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肺癌患者采取一系列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降低焦虑以及抑郁负性情绪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肺癌 焦虑 抑郁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contact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术前、术后眼前节参数、拱高及角膜像差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行ICL植入术高度近视患者40例(74眼)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观察,使用iTrace像差仪测量角膜曲率K1、K2值,角膜像差参数角膜总像差(CTA)、角膜高阶像差(CHOA)、角膜低阶像差(CLOA)。使用Pentacam眼前节全景分析仪测量前房角宽度(300~900方位)(ICA)变化。使用眼前节OCT检查测量前房深度(ACD)变化、ICL拱高变化。结果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角膜波前像差参数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前房角宽度较术前明显变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ICL拱高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植入术使高度近视患者眼前节参数发生改变,改善了患者视觉质量,ICL拱高位置也比较稳定。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眼前节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剖宫产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指征产妇65例为本次观察组,同时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剖宫产再次妊娠实施剖宫产产妇70例为本次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降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指征可以实施阴道试产,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且产妇出血量少,产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新生儿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30例心理焦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后,大大缓解了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均达到较满意疗效,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实施有效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慌心理,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随机分组,就全身麻醉方法(n=40,参照组)及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n=40,研究组)实施后对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免疫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方法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比,后者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几率较低,且患者各项免疫指标较正常,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态度,为有效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1—2月,应用自编问卷,对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810名医务人员和835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医患双方公认导致医患纠纷主要原因包括治疗效果未达到患者期望、医患对病情和治疗效果认识不一致、医患之间沟通问题,认同率均>70.0%;对于预防医患纠纷措施,医务人员认同率较高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97.8%)、平衡医疗资源(97.3%)涉及政府、社会层面的宏观措施,而患者认同率较高是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态度(92.7%)、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技巧(92.5%)医院方面可操控措施;在第三方调解、法律仲裁、行政调解、双方协商4种纠纷解决途径中,医务人员首选第三方调解和法律仲裁,但患方则首选双方协商和行政调解。

  • 标签: 医患纠纷 医务人员 患者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母婴传播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妊娠梅毒患者54例,在自愿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未采取预防措施,观察组给予规范抗梅毒治疗措施,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足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早产率、死胎率、先天梅毒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梅毒患者采用规范抗梅毒治疗措施,可以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梅毒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治疗效果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关系,并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特点。方法选取80例LA患者,根据不同分级对其分组,对比不同组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对所有患者认知功能进行量化评定,对比不同组间评分差异,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特点。结果LA-IV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和LA-I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三组(P<0.05);LA-I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也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两组(P<0.05);LA-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P<0.05),而MoCA评分则远低于后者(P<0.05);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均与LA分级有明显关联(P<0.05)。结论LA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关联,且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损害都有明显关联。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医患纠纷调解现状,明确医患纠纷调解内涵,探索多元化医疗纠纷调解措施积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积极改善医院管理水平,严厉打击职业医闹、医托;以诉讼为后盾调解机制,发挥人民调解优势作用;主动宣教知识,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从源头上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 标签: 医患矛盾 医患纠纷 调解机制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分析技术在帕金森病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者早期诊断应用。方法用定量脑电图(qEEG)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40名帕金森病(PD)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患者,33名患有一般性头病头晕神经症患者(对照组)脑电图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PD按MMSE成绩分为痴呆和非痴呆两组。结果PD患者慢波(δ、θ频段)功率值显著增加,而快波(β1、β2频段)功率值显著降低。PD痴呆组δ波功率值与PD非痴呆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qEEG,可评定PD认知功能,是评定PD有效手段之一。qEEG可在PD早期进行评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定量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在血液科患者输液港延续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科植入TIVAP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3月~2017年9月在我科植入TIVAP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科植入TIVAP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TIVAP相关知识知晓率、TIVAP按时维护率、TIVA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TIVAP相关知识知晓率、TIVAP按时维护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IVA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血液科病人TIVAP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输液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在现今社会中,心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残率和死亡率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三类药物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其分别为抗凝药、抗血小板药以及溶栓药,虽然这些药物具有很好预防和治疗血栓疗效,但是他们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应用,因此抗血栓药物研究开发具有极大空间,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血栓性疾病防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且中药有着多靶向、多途径、低毒副作用优点。但是抗血栓中药作用机制还难以完全掌握,所以活血化瘀中药开发及应用也受到了很大阻碍。本文概述了血栓形成机制和,介绍了传统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溶栓药作用机制及不足,并指出了从中草药中寻找抗血栓成分方向,以供抗血栓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人士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血栓 凝血系统 血小板聚集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将2016.03.02日至2017.11.02日在本院就诊44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采取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将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认知功能加以对比。结果训练一段时间后,观察组22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11.25±1.13分)、认知功能得分(26.59±0.24分)都比对照组更令人满意(p值<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认知康复训练方案,能够使其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早日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骨折凝血功能常规实验检测改变及其价值。方法采用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外伤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合格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外伤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测数据。结果经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后发现,观察组外伤骨折患者检测指标有较大变化,其变化较正常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研究显示,外伤骨折患者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改变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机体障碍,严重时可伴发血栓形成。

  • 标签: 外伤骨折 凝血功能 血常规 肝肾功能 机体障碍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口腔科环境感染传播四个主要途径分析探讨防治其感染传播重要举措,具体从环境清洁、空气、水和医疗废物4个方面找出预防口腔科环境感染传播措施,以为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规范、科学、可行参考。

  • 标签: 口腔科 环境感染传播 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溃疡治疗护理知识认知现状,以期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取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下肢静脉溃疡知识调查表对 16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 80%( 78.12%)患者不了解下肢静脉溃疡对身体危害, 68.75%患者不知道溃疡愈合后下肢局部护理方法,虽然有部分患者使用弹力袜,但是仅有不到五分之一( 18.75%)患者表示了解压力疗法注意事项。患者获取相关知识途径多为他人传播( 71.87%)。结论 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性溃疡认知水平普遍偏低,需开展多元化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增强其采取正确治疗、护理方法意识。

  • 标签: 下肢静脉溃疡 护理 下肢静脉溃疡教育 弹力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肛周脓肿患者(100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方式(分2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比2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评分情况、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应用效果。

  • 标签: 肛周脓肿 术前术后 护理 观察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五脏机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失眠是当今社会常见一种疾病,笔者在潜阳宁神汤课题试验中发现,患者对此方有着不同疗效反应,据此推测,失眠不仅仅只是阴虚阳亢,遂查阅经典,在前人经验总结上得出失眠普遍存在诱发因,包括情志损伤,阴阳不交,阳虚心悸,饮食伤脾论,风邪乘心,胸膈郁热多种可能诱发因,而在辩证论治上也有不同,用药更是千差万别。于是总结概括失眠病因病机及部分治疗方法,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作用。

  • 标签: 失眠成因 中医 治疗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