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03-2018.03收治90例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认知、焦虑以及抑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内科血液透析采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认知 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2002-12/2003-12我们给65例胃肠减压病人进行适量饮水,并以常规方法护理45例作对照,在防治口唇干裂、口咽部感染、早期呃逆,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稀释胃容物易于吸出等方面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胃肠减压 适量饮水 护理方法 口唇干裂 口腔炎 胃肠道手术
  • 简介:背景:胃癌发生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结果,易感基因筛查对胃癌高危人群预警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上海某地区胃癌易感基因谱,并评估多基因危险度。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原发性胃癌患者152例,以人口学特征相匹配非消化道疾病、非肿瘤患者152例作为对照。采用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因多态性,筛选出胃癌易感基因,分析多基因交互作用,采用DEMCHUK模型行多基因危险度评估。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易感基因包括CYP2E1、NAT2M1、NAT2M2、NAT2、XRCC1194、MTHFRA1298C、VDRTaqⅠ,多因素分析筛显示胃癌易感基因型为CYP2E1(C1/C1)、NAT2M1(T/T)、NAT2M2(A/A)、XRCC1194(T/T)和MTHFRA1298C(A/C)。除MTHFRA1298C(A/C)与NAT2M1(T/T)和NAT2M2(A/A)基因外,其他基因之间存在明显协同作用(P<0.05)。多基因危险度分析显示多基因联合OR值与基因频率高度相关,随着易感基因数目增加,胃癌患病风险增加。结论:胃癌易感基因型为CYP2E1(C1/C1)、NAT2M1(T/T)、NAT2M2(A/A)、XRCC1194(T/T)和MTHFRA1298C(A/C),携带多种易感基因可明显增加胃癌患病风险。

  • 标签: 胃肿瘤 基因检测 危险性评估
  • 简介:背景:近年来,无痛内镜检查后24h内不能驾车规定受到越来越多质疑。目的:探讨无痛内镜检查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至少接受9年义务教育、进行无痛上消化道内镜检查(EGD)患者100例,100例进行普通EGD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丙泊酚麻醉或内镜操作前以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划消试验和数字符号试验(DST)进行认知功能测试,达到离院标准时重复上述测试,如结果劣于检查前,静息30min后进行第三次测试,直至结果恢复至或优于检查前水平。结果:200例患者均完成前两次测试,124例完成第三次测试。达到离院标准时,无痛EGD组数字划消试验结果显著劣于检查前(P=0.000);进一步按年龄段分组,青年组数字划消试验结果显著劣于检查前(P=0.000),老年组NCT-A结果显著劣于检查前(P=0.025);普通EGD对照组3项测试结果均不劣于检查前。完成第三次测试者各项测试结果均恢复至或优于检查前水平。结论:丙泊酚无痛内镜检查可影响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此种影响可通过适当延长离院时间得以恢复。患者最适离院时间以及多久后方可驾车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 标签: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深度镇静 认知障碍 病人出院 汽车驾驶
  • 简介:由于社会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2%~3.6%,比10年前高3~4倍。一但患病,终身治疗,特别是并发症,给身体带来严重后果是不可逆。所以,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现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教育方法。

  • 标签: 门诊健康教育 糖尿病病人 并发症 治疗 糖尿病患病率 改变
  • 简介:1.1一般资料2000-2003年我们做单纯性胆囊摘除术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最小24岁,最大68岁(平均40.3±岁);病程最短为2年7个月,最长28年(平均17±年)。术前检查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轻度增厚21例,单纯性胆囊结石囊壁未见明显增厚7例,单纯胆囊体积增大无明显其它病变4例。以上32例病人经B超反复检查胆总管均未见扩张。

  • 标签: 单纯性 胆囊摘除术 胆囊结石 手术方式 胆囊壁 轻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价值对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效果及消化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满意率、生理舒适水平、焦虑自评量表分数、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血液透析舒适程度、血液透析知识了解度、透析过程代谢紊乱、低血压不良事件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几率低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优势,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透析过程代谢紊乱、低血压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评价病人对三种清肠剂耐受性和对肠道清洁效果。方法9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改良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爽"3in1")、磷酸钠盐溶液。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患者对三种清肠剂耐受性;由肠镜操作医师评价肠道清洁效果。结果三种清肠剂中,和爽"3in1"和磷酸钠盐溶液在口味以及气味上易于为患者接受;磷酸钠盐溶液由于服用量少,患者易于为耐受,但和复方聚乙二醇相比,对患者夜间睡眠影响较大;在清肠效果上,三种清肠剂效果相当。但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相比,服用磷酸钠盐溶液肠道汽泡较多。结论三种清肠剂肠道清洁效果大体相当,和爽"3in1"和磷酸钠盐溶液由于口感、气味较好为患者接受。

  • 标签: 清肠剂 耐受性 肠道清洁效果
  • 简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严重腹部外伤后常见并发症,血肿内常伴有腹内脏器和大血管损伤,病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术中是否切开血肿探查,不易把握,常有争议,是临床手术中限时需解决而又棘手问题。我院对35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病人进行手术处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 腹部外伤 并发症 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间叶肿瘤,其发生主要与Kit基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基因突变有关。伊马替尼对GISTs有显著疗效,但也存在耐药问题。GISTs对伊马替尼耐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耐药与Kit外显子9和PDGFRα外显子18突变有关,继发性耐药与Kit基因继发性突变有关。本文就GISTs发生分子机制以及伊马替尼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伊马替尼 分子机制 治疗
  • 简介:1.1一般资料我们2003—05/2004—05收治择期腹股沟疝25例,均为男性,其中斜疝22例(1例为双侧疝),直疝3例。在25例手术中,Ⅰ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4例,Ⅱ组行其它传统方式11例(Bassini8例、Ferguson3例)。无张力组年龄为59.5±12.5岁(32~80岁),传统手术组年龄为52.5±22.0岁(18~76岁)。两组之间显著性差异(P=0.296)。

  • 标签: 传统手术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年龄 双侧 择期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器官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并将无用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以及带来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影响也非常严重。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器官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并将无用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以及带来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影响也非常严重。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器官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并将无用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以及带来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影响也非常严重。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器官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并将无用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以及带来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影响也非常严重。I.不要吃后悔药:预防消化疾病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作者: 侯静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 简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器官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器官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将我们食用食物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并将无用垃圾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是人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工作重要环节,也是人体健康关键之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认健康卫生问题。目前,消化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也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化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胃癌、直肠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消化系统疾病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明显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以及带来长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而且可能成为重大社会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癌,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就被诊断,对他们家庭和社会生产力影响也非常严重。

  • 标签: 消化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秒钟负压抽吸法和BardMagnum切割针自动切割法经皮穿刺肝活检优缺点。方法在3322例次住院肝病患者肝活检中,分别采用抽吸法3059例次和切割法263例次。对抽吸法获取标本长度小于1.5cm或为碎片组织病例行2次或3次肝穿刺;切割法为经皮肤上同一针孔、肝内不同部位连续2次以上肝穿刺,即"一孔多点切割法"。结果抽吸法和切割法肝活检第一针穿刺标本平均长度分别为2.06±0.62cm和1.29±0.50cm(t=17.089,P=0.000);在221例抽吸法获得碎片组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者184例(83.26%),对不能诊断为肝硬化37例患者再行"一孔多点切割法"肝活检,结果35例(94.6%)为肝硬化。结论抽吸法较切割法获取肝组织多,应作为肝活检首选方式,肝组织呈碎片标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多是肝硬化,"一孔多点切割法"几乎能检出所有的肝硬化患者。

  • 标签: 经皮穿刺肝活检 取样误差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行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以及呼吸频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h后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RR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几率为2.17,%,显著低于常规组10.87%,P<0.05。结论: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呼吸衰竭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将其广泛推广。

  • 标签: 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消化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腹腔切除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观察三组患者苏醒时间(以睁眼时间为准),术后1h,6h,12h,24h,48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及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患者苏醒时间,静吸复合麻醉组均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MSE评分方面,24小时内静吸复合麻醉组均优于其他两组,然而24小时后,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其余两组。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可以减少老年腹腔镜切除术后昏迷时间,提高术后MMSE评分,具有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优势,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情况,尤其适用于老年腹腔镜切除术患者。

  • 标签: 腹腔镜切除术 静吸复合麻醉 MMSE得分
  • 简介:DII4/Notch1信号通路是肿瘤血管形成、血管发育领域研究热点.然而其在消化道血管发育不良(AGD)中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沙利度胺常用于治疗AGD所致消化道出血。目的:探讨DII4/Notch1信号通路在消化道AGD形成中作用以及沙利度胺干预机制。方法:收集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经胶囊内镜和(或)小肠镜检查确诊为AGD患者25例和因AGD致消化道出血接受沙利度胺(100mg/d.疗程4个月)治疗者10例,1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以ELISA法检测血清DII4、Notchl浓度。结果:AGD组血清DII4、Notch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DII4与Notch1间呈正相关(r=0.900,P〈0.01)。沙利度胺治疗前后,AGD患者血清DII4、Notch1浓度无明显改变;根据性别和疗效进行分层分析,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II4/Notch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消化道AGD形成.沙利度胺对该信号通路调节作用不明显.

  • 标签: 血管发育不良 胃肠出血 受体 Notch1 Delta—Like配体4 沙利度胺 治疗